進階搜尋
0
搜尋
進階搜尋
新品上架
全館新書
館長推薦
全館新品
禮品專區
即將登場
注目優惠
校園書饗特惠
全部特惠案
禮品品牌專區
預約專區
延伸閱讀
校園書饗
特選書單
電子書
讀饗生活
影音專區
本週66折
新品上架
全館新書
館長推薦
全館新品
禮品專區
即將登場
注目優惠
校園書饗特惠
全部特惠案
預約專區
全館分類
電 子 書
聖 經
新 舊 約 聖 經
和 合 本
和 合 本 標 點
新 標 點 和 合 本
和 合 本 修 訂 版
現 代 中 文 譯 本
新 譯 本
新 漢 語 譯 本
新 普 及 譯 本
當 代 譯 本
其 他 中 文 聖 經
簡 體 聖 經
英 文 聖 經
N I V
K J V
N K J V
N A S B
E S V
M E S S A G E
G N B
N L T
其 他 英 文 聖 經
外 文 聖 經
中 外 文 聖 經
和 合 本 / N I V
和 合 本 / N K J V
新 標 點 和 合 本 / K J V
新 標 點 和 合 本 / N R S V
和 合 本 修 訂 版 / E S V
現 代 中 文 譯 本 / T E V
新 譯 本 / E S V
新 譯 本 / N I V
新 普 及 譯 本 / N L T
其 他 中 外 文 聖 經
註 釋 本 聖 經
選 摘 本
基 督 教 書 籍
聖 經 論 叢
參 考 書 工 具 書
讀 經 法
釋 經 法
聖 經 概 論
聖 經 史 地
聖 經 歷 史
聖 經 地 理
新 約 歷 史
聖 經 人 物
登 山 寶 訓
耶 穌 生 平 與 教 訓
聖 經 文 學
聖 經 故 事
聖 經 神 學
偽 經 次 經
摩 西 五 經
創 世 記
出 埃 及 記
利 未 記
民 數 記
申 命 記
歷 史 書
約 書 亞 記
士 師 記
路 得 記
撒 母 耳 上 下
列 王 記 上 下
歷 代 志 上 下
以 斯 拉 記
尼 希 米 記
以 斯 帖 記
舊 約 註 釋
新 約 註 釋
智 慧 詩 歌 書
約 伯 記
詩 篇
箴 言
傳 道 書
雅 歌
大 先 知 書
以 賽 亞 書
耶 利 米 書
耶 利 米 哀 歌
以 西 結 書
但 以 理 書
小 先 知 書
何 西 阿 書
約 珥 書
阿 摩 司 書
俄 巴 底 亞 書
約 拿 書
彌 迦 書
那 鴻 書
哈 巴 谷 書
西 番 雅 書
哈 該 書
撒 迦 利 亞 書
瑪 拉 基 書
四 福 音 書
馬 太 福 音
馬 可 福 音
路 加 福 音
約 翰 福 音
保 羅 書 信
羅 馬 書
哥 林 多 前 後
加 拉 太 書
以 弗 所 書
腓 立 比 書
歌 羅 西 書
帖 撒 羅 尼 迦 前 後
提 摩 太 前 後
提 多 書
腓 利 門 書
教 牧 書 信
普 通 書 信
希 伯 來 書
雅 各 書
彼 得 前 書
彼 得 後 書
約 翰 壹 、 貳 、 參 書
猶 大 書
其 他 書 信
啟 示 錄
新 約 歷 史 書
使 徒 行 傳
神 學 類
系 統 神 學
神 、 創 造
基 督
聖 靈
救 恩
人
末 世
教 義
護 教 學
神 學 專 題
其 它
信 徒 神 學
靈 界
啟 示 論
教 會 論
實 踐 神 學
宣 教 差 傳
社 會 參 與
教 牧
輔 導
醫 治
倫 理 學
其 它 團 契
教 會 歷 史
歷 史
中 國 歷 史
外 國 歷 史
派 別
異 端
文 獻 信 條
與 其 它 宗 教
教 會 復 興
台 灣 歷 史
生 命 造 就
初 信 造 就
禱 告
靈 修
培 靈
事 奉
講 章
其 它
見 證 傳 記
福 音 見 證
生 活 見 證
傳 記
見 證
福 音 佈 道
佈 道 講 章
單 張
小 冊
佈 道 工 作
福 音 叢 書
文 選
生 活 教 導
倫 理
交 友
婚 姻
家 庭
兒 童
青 少 年
成 人
職 業
特 殊 問 題
生 活 教 導
專 題 論 述
教 會
講 道
管 家 職 份
崇 拜 、 儀 式
靈 恩
教 育
文 字 工 作
小 組 教 會
訓 練 材 料
小 組 材 料
工 作 訓 練
研 經 材 料
兒 童 教 材
青 少 年 教 材
幼 稚 教 材
成 人 教 材
主 日 學 教 材
歸 納 法 研 經
紙 品
文 藝 類
小 說 故 事
詩 、 散 文
劇 本 遊 戲
兒 童 故 事 C D
畫 冊
音 樂
詩 本 樂 譜
音 樂 叢 書
詩 歌 本 譜
節 慶 樂 譜
C D
中 文 詩 歌 演 唱 C D
外 文 詩 歌 演 唱 C D
福 音 演 奏 C D
節 慶 C D
信 息 . 見 證 C D
影 音 軟 體
兒 童 故 事 C D
福 音 禮 品
福 音 飾 品 配 件
福 音 項 鍊
福 音 耳 環 / 耳 夾
福 音 手 環 / 手 鍊
福 音 戒 指
福 音 胸 針 / 別 針
福 音 匙 圈 / 吊 飾
福 音 服 飾 配 件
福 音 其 他 飾 品 配 件
福 音 家 飾 用 品
福 音 桌 飾 品
福 音 布 軸 掛 畫
福 音 壁 掛 框 匾
福 音 相 框
十 字 架
福 音 掛 飾
福 音 水 晶
福 音 座 台 盒 用 品
福 音 抱 枕 / 套
福 音 生 活 雜 貨
福 音 服 飾 布 品
福 音 鐘 錶 類
福 音 磁 鐵
福 音 雜 貨 禮 品
福 音 遊 戲 品
福 音 3 C 電 器
福 音 香 氛 美 妝 保 養
福 音 春 聯
福 音 食 器 廚 房
福 音 收 納 瓶 罐
福 音 食 品 / 飲 品
福 音 杯 款 / 茶 壺
福 音 馬 克 杯 / 咖 啡 杯
福 音 茶 具 / 酒 具
福 音 保 溫 瓶 / 隨 身 瓶
福 音 玻 璃 杯 / 水 杯
福 音 茶 壺 / 水 壺
其 他 福 音 杯 壺 款 及 周 邊
福 音 食 器 / 鍋 具
福 音 文 具
福 音 資 料 夾 袋
福 音 辦 公 用 品
福 音 書 寫 用 品
福 音 證 件 用 品
福 音 筆 記 手 冊
福 音 文 具 紙 品
福 音 年 日 誌 曆
福 音 包 裝 用 品
福 音 文 具 雜 貨
福 音 卡 片
福 音 受 洗 卡 片
福 音 生 日 卡 片
福 音 萬 用 卡 片
福 音 謝 卡 / 邀 請 卡 / 慰 問 卡
福 音 金 句 盒 卡
福 音 貼 紙
福 音 明 信 片 . 書 籤
福 音 季 節 卡
福 音 小 禮 卡
其 他 福 音 卡 片
教 會 儀 式 用 品
福 音 包 夾 類
一 般 禮 品
一 般 卡 片
生 日 卡
萬 用 卡
謝 卡 . 邀 請 卡
其 他 主 題 卡
小 禮 卡
盒 卡
貼 紙
明 信 片 . 書 籤
季 節 卡
一 般 文 具
日 記 . 筆 記
鉛 筆 袋 盒
春 聯 、 紅 包
筆 類
證 件 用 品
雜 文 紙 品
辦 公 用 品
資 料 夾 袋 、 相 本
文 具 禮 盒
萬 用 手 冊
年 月 曆 . 日 誌
食 器 廚 房
瓶 瓶 罐 罐
杯 盤 壺 碗
馬 克 杯 / 咖 啡 杯
茶 杯 / 茶 具
酒 杯 / 酒 器
餐 具 / 鍋 具
保 溫 瓶 / 隨 行 杯
水 杯 / 玻 璃 杯
廚 房 雜 貨
食 品
傢 俱 燈 飾
暢銷排行榜
延伸閱讀
校園書饗
特選書單
電子書
讀饗生活
影音專區
會員服務
登入/加入會員
忘記密碼
檢視歷史訂單
修改個人資料
喜愛商品清單
FAQ常見問題
購物車
0
登入/註冊
【網路書房家庭和好月】安撫內在角色,不再內耗.精選書籍3本以上75折!
最近閱覽過的商品
看見啟示錄:以視覺釋經揭開啟示錄的圖像世界、文本信息與現代應用
more...
商品分類
電 子 書
聖 經
新 舊 約 聖 經
和 合 本
和 合 本 標 點
新 標 點 和 合 本
和 合 本 修 訂 版
現 代 中 文 譯 本
新 譯 本
新 漢 語 譯 本
新 普 及 譯 本
當 代 譯 本
其 他 中 文 聖 經
簡 體 聖 經
英 文 聖 經
N I V
K J V
N K J V
N A S B
E S V
G N B
N L T
其 他 英 文 聖 經
外 文 聖 經
中 外 文 聖 經
和 合 本 / N I V
新 標 點 和 合 本 / K J V
新 標 點 和 合 本 / N R S V
和 合 本 修 訂 版 / E S V
現 代 中 文 譯 本 / T E V
新 譯 本 / E S V
新 譯 本 / N I V
新 普 及 譯 本 / N L T
其 他 中 外 文 聖 經
註 釋 本 聖 經
選 摘 本
基 督 教 書 籍
聖 經 論 叢
參 考 書 工 具 書
讀 經 法
釋 經 法
聖 經 概 論
聖 經 史 地
聖 經 歷 史
聖 經 地 理
新 約 歷 史
聖 經 人 物
登 山 寶 訓
耶 穌 生 平 與 教 訓
聖 經 文 學
聖 經 故 事
聖 經 神 學
偽 經 次 經
摩 西 五 經
創 世 記
出 埃 及 記
利 未 記
民 數 記
申 命 記
歷 史 書
約 書 亞 記
士 師 記
路 得 記
撒 母 耳 上 下
列 王 記 上 下
歷 代 志 上 下
以 斯 拉 記
尼 希 米 記
以 斯 帖 記
舊 約 註 釋
新 約 註 釋
智 慧 詩 歌 書
約 伯 記
詩 篇
箴 言
傳 道 書
雅 歌
大 先 知 書
以 賽 亞 書
耶 利 米 書
耶 利 米 哀 歌
以 西 結 書
但 以 理 書
小 先 知 書
何 西 阿 書
約 珥 書
阿 摩 司 書
俄 巴 底 亞 書
約 拿 書
彌 迦 書
那 鴻 書
哈 巴 谷 書
西 番 雅 書
哈 該 書
撒 迦 利 亞 書
瑪 拉 基 書
四 福 音 書
馬 太 福 音
馬 可 福 音
路 加 福 音
約 翰 福 音
保 羅 書 信
羅 馬 書
哥 林 多 前 後
加 拉 太 書
以 弗 所 書
腓 立 比 書
歌 羅 西 書
帖 撒 羅 尼 迦 前 後
提 摩 太 前 後
提 多 書
腓 利 門 書
教 牧 書 信
普 通 書 信
希 伯 來 書
雅 各 書
彼 得 前 書
彼 得 後 書
約 翰 壹 、 貳 、 參 書
猶 大 書
其 他 書 信
啟 示 錄
新 約 歷 史 書
使 徒 行 傳
神 學 類
系 統 神 學
神 、 創 造
基 督
聖 靈
救 恩
人
末 世
教 義
護 教 學
神 學 專 題
其 它
信 徒 神 學
靈 界
實 踐 神 學
宣 教 差 傳
社 會 參 與
教 牧
輔 導
醫 治
倫 理 學
其 它 團 契
教 會 歷 史
歷 史
中 國 歷 史
外 國 歷 史
派 別
異 端
文 獻 信 條
與 其 它 宗 教
教 會 復 興
台 灣 歷 史
生 命 造 就
初 信 造 就
禱 告
靈 修
培 靈
事 奉
講 章
其 它
見 證 傳 記
福 音 見 證
生 活 見 證
傳 記
見 證
福 音 佈 道
佈 道 講 章
單 張
小 冊
佈 道 工 作
福 音 叢 書
文 選
生 活 教 導
倫 理
交 友
婚 姻
家 庭
兒 童
青 少 年
成 人
職 業
特 殊 問 題
生 活 教 導
專 題 論 述
教 會
講 道
管 家 職 份
崇 拜 、 儀 式
靈 恩
教 育
文 字 工 作
小 組 教 會
訓 練 材 料
小 組 材 料
工 作 訓 練
研 經 材 料
兒 童 教 材
青 少 年 教 材
幼 稚 教 材
成 人 教 材
主 日 學 教 材
歸 納 法 研 經
紙 品
文 藝 類
小 說 故 事
詩 、 散 文
劇 本 遊 戲
兒 童 故 事 C D
畫 冊
音 樂
詩 本 樂 譜
音 樂 叢 書
詩 歌 本 譜
節 慶 樂 譜
C D
中 文 詩 歌 演 唱 C D
外 文 詩 歌 演 唱 C D
福 音 演 奏 C D
節 慶 C D
信 息 . 見 證 C D
影 音 軟 體
兒 童 故 事 C D
福 音 禮 品
福 音 飾 品 配 件
福 音 項 鍊
福 音 耳 環 / 耳 夾
福 音 手 環 / 手 鍊
福 音 戒 指
福 音 胸 針 / 別 針
福 音 匙 圈 / 吊 飾
福 音 服 飾 配 件
福 音 家 飾 用 品
福 音 桌 飾 品
福 音 布 軸 掛 畫
福 音 壁 掛 框 匾
福 音 相 框
十 字 架
福 音 掛 飾
福 音 水 晶
福 音 座 台 盒 用 品
福 音 抱 枕 / 套
福 音 生 活 雜 貨
福 音 服 飾 布 品
福 音 鐘 錶 類
福 音 磁 鐵
福 音 雜 貨 禮 品
福 音 遊 戲 品
福 音 3 C 電 器
福 音 香 氛 美 妝 保 養
福 音 春 聯
福 音 食 器 廚 房
福 音 收 納 瓶 罐
福 音 食 品 / 飲 品
福 音 杯 款 / 茶 壺
福 音 馬 克 杯 / 咖 啡 杯
福 音 保 溫 瓶 / 隨 身 瓶
福 音 玻 璃 杯 / 水 杯
福 音 茶 壺 / 水 壺
其 他 福 音 杯 壺 款 及 周 邊
福 音 食 器 / 鍋 具
福 音 文 具
福 音 資 料 夾 袋
福 音 辦 公 用 品
福 音 書 寫 用 品
福 音 證 件 用 品
福 音 筆 記 手 冊
福 音 文 具 紙 品
福 音 年 日 誌 曆
福 音 包 裝 用 品
福 音 文 具 雜 貨
福 音 卡 片
福 音 受 洗 卡 片
福 音 生 日 卡 片
福 音 萬 用 卡 片
福 音 謝 卡 / 邀 請 卡 / 慰 問 卡
福 音 金 句 盒 卡
福 音 貼 紙
福 音 明 信 片 . 書 籤
福 音 季 節 卡
福 音 小 禮 卡
其 他 福 音 卡 片
教 會 儀 式 用 品
福 音 包 夾 類
一 般 禮 品
一 般 卡 片
萬 用 卡
貼 紙
明 信 片 . 書 籤
一 般 文 具
日 記 . 筆 記
筆 類
證 件 用 品
雜 文 紙 品
辦 公 用 品
食 器 廚 房
杯 盤 壺 碗
茶 杯 / 茶 具
餐 具 / 鍋 具
保 溫 瓶 / 隨 行 杯
食 品
傢 俱 燈 飾
商品資料
紙本書
電子書
看見啟示錄:以視覺釋經揭開啟示錄的圖像世界、文本信息與現代應用/Revelation: a visual/intertextual/rhetorical/narrative approach
作者:
曾思瀚
譯者:
吳瑩宜、曾景恆
出版社:
校園書房出版社
書系:
Library聖經圖書館
特價 NT
553
700
促銷專案:
2025【家庭和好月】安撫內在角色,讓你不再內耗★校園選書★單本79折、3本75折!
( 2025年06月30日止 )
參考庫存量:
23
(可訂購商品,若庫存數量不足,將於結帳後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加入購物車
加入喜愛商品
內容簡介
◆華人第一本視覺釋經專書
◇《啟示錄——狂波浪濤唱凱歌》全新增修出版
◆啟示錄的解讀新視野
啟示錄是一卷在聖經中豐富又特別的書卷,既有書信、預言又有天啟異象,可是它的難解也是可想而知的。約翰口中那些異象和畫面,常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在讀奇幻小說,揭開封嚴書卷後的七印、七號、七碗,層層疊疊,湧出一幕又一幕的審判異象,那些異象中出現的大力天使、婦人與龍、從海中上來的獸、從地中上來的獸、七頭十角的獸等,詭譎多變,讓我們看得瞠目結舌、嘆為觀止,也正是這些驚人的景象,不禁讓我們對於約翰究竟想傳達什麼信息感到好奇,但卻也因為不得其門而入,以致引出不少的錯讀和誤解。
尤其面對時局動盪的當代社會,我們常胡亂運用啟示錄諸多異象來預測和超連結未來,期望能一解內心的惶恐不安與擔憂,無論是認為666的印記其實是在指涉哪個將來的現象,或是那七頭十角的獸分別是在指涉哪些現今的執政者等。不然就是,我們把對於啟示錄的理解,永遠停留在第二至三章約翰寫給七教會的話,裹足不前。
然而,曾思瀚老師卻發現,這些誤解正是由於我們不理解約翰向原初聽眾傳講啟示錄的特性和意義使然。我們沒有從原初讀者的視野來看這些異象,以致在解讀異象時,其實從未碰觸過原初聽眾所站之地,也未忠於約翰寫給原初聽眾的文本,至終淪於憑空揣想。因此,老師特別透過本書點出,啟示錄是卷充滿視覺意象和修辭的文本,而且也是一卷讓讀者聽與看的書卷。在約翰的時代,聆聽和觀看才是這些信徒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面對蘊含如此豐富圖畫的異象,老師運用結合藝術、建築與文本的視覺釋經,幫助我們理解每幅異象圖畫中象徵與符號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意義,進而明白整幅啟示錄大圖畫的信息。當我們隨著老師的視覺釋經,不僅能重新發現這些異象其實並非超越原初聽眾所處環境之外的奇思妙想,而是藉由理解這些異象在視覺和建築層面對於他們的含義,真實應用信息於我們當代的生活之中。
看更多
收回
作者介紹
曾思瀚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聖經研究博士,現任馬來西亞神學院(Malaysia Theological Seminary)資深訪問教授,並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加拿大安布羅斯大學(Ambrose University)的恩道神學院教授新約和講道學,致力於世界各地推廣其研究和講課事奉。老師不僅為提升信徒的聖經閱讀能力,投注大量心力在教導和寫作,甚至他不停在聖經研究上拓深自己,善用也納入自己過往的豐富所學,如今我們看到的這本《看見啟示錄》,便是他運用早年修讀建築,以及研讀許多與古典文學和考古學相關內容的精采呈現。
看更多
收回
目錄
再版序/013
前言/019
研究啟示錄的必要性/019
作者、寫作日期及地點/023
-作者身分/023
-寫作日期/030
-地點/034
受書人/034
體裁/037
作者用意/045
結構/047
釋經方法論/048
-「歷史派」的解釋法/049
-「過去派」的解釋法/049
-「未來派」的解釋法/049
-「靈意派」的解釋法/050
釋經方法論的探討/050
納入正典過程/060
本書闡釋方法/061
第一章 耶穌基督的啟示/063
引言/063
-視覺釋經/063
-文本互涉敘事/067
為何需要另一本有關耶穌的著作呢?/070
為人熟悉的神:歷史的得勝者/077
不為人熟悉的使者/080
為人熟悉的基督:歷史的見證人/082
不為人熟悉的基督:即將來臨的
英雄君王/083
「那又怎麼樣呢?」─讀者的疑問/090
省思與應用/092
第二章 以弗所
信仰純正卻愛心冷淡的教會/095
引言/095
-視覺釋經/098
-文本互涉敘事/100
城市的特徵/100
基督的屬性/101
基督的全知/102
基督的責備/104
基督的糾正/104
基督的應許/106
省思與應用/107
第三章 士每拿
貧窮卻又富足的教會/111
引言/111
-視覺釋經/112
-文本互涉敘事/113
城市的特徵/114
基督的屬性/115
基督的全知/116
基督的安慰/118
基督的應許/118
省思與應用/119
第四章 別迦摩
勇敢卻走偏的教會/121
引言/121
-視覺釋經/121
-文本互涉敘事/124
城市的特徵/125
基督的屬性/127
基督的全知/128
基督的責備/128
基督的糾正/129
基督的應許/130
省思與應用/130
第五章 推雅推喇
一個成長卻容忍錯誤的教會/133
引言/133
-視覺釋經/133
-文本互涉敘事/135
城市的特徵/136
基督的屬性/137
基督的全知/138
基督的責備/139
基督的糾正/140
基督的應許/141
省思與應用/142
第六章 撒狄
好像活著卻是死的教會/145
引言/145
-視覺釋經/145
-文本互涉敘事/147
城市的特徵/149
基督的屬性/150
基督的全知/151
基督的責備/151
基督的糾正/152
基督的應許/152
省思與應用/153
第七章 非拉鐵非
軟弱卻又強壯的教會/155
引言/155
-視覺釋經/155
-文本互涉敘事/156
城市的特徵/158
基督的屬性/159
基督的全知/159
基督的應許/161
省思與應用/162
第八章 老底嘉
富足卻又貧窮的教會/165
引言/165
-視覺釋經/165
-文本互涉敘事/167
城市的特徵/168
基督的屬性/169
基督的全知/170
基督的責備/170
基督的糾正/171
基督的應許/172
省思與應用/173
第九章 當地上陰暗無望時,
天堂異象榮耀顯現(Ⅰ)/177
引言/177
-視覺釋經/180
-文本互涉敘事/183
坐在寶座上的/185
二十四位長老/188
七燈與七靈/191
四活物/192
異象信息摘要/193
省思與應用/195
第十章 當地上陰暗無望時,
天堂異象榮耀顯現(Ⅱ)/199
引言/199
-視覺釋經/200
-文本互涉敘事/203
誰配展開書卷呢?/204
配展開書卷者的身分/208
異象信息摘要/210
省思與應用/213
第十一章 審判的七印(Ⅰ)
逼近的災難/215
引言/215
-視覺釋經/216
-文本互涉敘事/219
第一印/220
第二印/222
第三印/223
第四印/224
異象信息摘要/225
省思與應用/227
第十二章 審判的七印(Ⅱ)
神子民的角色/ 231
引言/231
-視覺釋經/231
-文本互涉敘事/234
第五印/235
第六印/238
➡︎附記:第七印之前的附記/240
-144,000:地上的選民/243
-無法數算的天上選民/246
第七印/249
異象信息摘要/250
省思與應用/253
第十三章 號的異象(Ⅰ)
第一至四號,新出埃及?/257
引言/257
-視覺釋經/258
-文本互涉敘事/260
第一號/261
第二號/261
第三號/261
第四號/262
異象信息摘要/262
省思與應用/263
第十四章 號的異象(Ⅱ)
第五至七號,三樣災禍/265
引言/265
-視覺釋經/267
-文本互涉敘事/270
第五號:第一樣災禍/271
第六號:第二樣災禍/274
➡︎附記: 啟示錄第十至十四章
釋義的說明與戰爭記錄/276
-釋義的說明/276
-戰爭記錄:基督與敵基督之間的
-戰爭(十1~14)/280
第七號/286
-婦人與龍/287
-從海中上來的獸/293
-從地中上來的獸/297
異象信息摘要/305
省思與應用/308
第十五章 憤怒之碗的預備/313
引言/313
-視覺釋經/314
-文本互涉敘事/316
七災的性質/317
七災之前的讚美/318
異象信息摘要/320
省思與應用/321
第十六章 傾倒憤怒的
七碗/325
引言/325
-視覺釋經/325
-文本互涉敘事/327
傾倒七碗的命令/330
第一碗/331
第二碗/331
第三碗/332
第四碗/332
第五碗/333
第六碗/334
第七碗/336
異象信息摘要/337
省思與應用/338
第十七章 碗的闡釋
巴比倫的傾倒(Ⅰ)/341
引言/341
-視覺釋經/342
-文本互涉敘事/346
控訴/348
與地上君王行淫/348
對於教會的逼迫/353
對於基督的反對/354
傾倒的結局/356
異象信息摘要/359
省思與應用/363
第十八章 碗的闡釋
巴比倫的傾倒(Ⅱ)/367
引言/367
-視覺釋經/368
-文本互涉敘事/370
對於被擄之民的勸誡/370
毀滅的哀歌:第三樣災禍/372
哀歌的重點:引言與結語的宣告/373
異象信息摘要/375
省思與應用/376
第十九章 碗的闡釋
巴比倫的傾倒(Ⅲ)/381
引言/381
-視覺釋經/382
-文本互涉敘事/382
天庭的回應(十九1~10)/385
-二十四位長老與四活物的回應/385
-由寶座發出的回應/385
-好像群眾之聲的回應/386
婚筵的預備/389
異象信息摘要/389
省思與應用/391
第二十章 基督的新時代
基督的掌權(Ⅰ)/393
引言/393
-視覺釋經/394
-文本互涉敘事/396
騎白馬者/397
-馬的主題/397
-基督的異象/397
-基督的跟隨者/401
審判的筵席/401
千禧年/402
➡︎附記:有關千禧年的重大爭議/402
-龍的綑綁/404
-天上的景象或轉換時期/405
-地上的災難/407
➡︎附記:歌革與瑪各的背景/408
-白色大寶座/410
新耶路撒冷的來到/411
-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411
-君王來臨的宣告/413
異象信息摘要/415
省思與應用/417
第二十一章 基督的新時代(Ⅱ)/419
引言/419
-視覺釋經/420
-文本互涉敘事/425
神的聖城/427
-她的地位/427
-她的榮耀/429
異象信息摘要/442
省思與應用/446
第二十二章 基督的新時代(Ⅲ)/451
引言/451
-視覺釋經/452
➡︎附記/453
-文本互涉敘事/456
專心傾聽的呼籲/456
約翰的最後任務/457
異象的主要焦點/459
約翰自己的回應/463
異象信息摘要/464
省思與應用/464
看更多
收回
內容簡介
內容連載
再版序
儘管我的學術研究事業已步入後期,啟示錄卻依然令我嘆為觀止。我已教授這卷書好幾年,也決定重寫和補充先前由明道社出版而如今已斷版的著作。事實上,華人市場需要啟示錄的新研究,同樣由明道社出版的孫寶玲著作早已讓我們獲益良多,任何研讀啟示錄的人都知道,甚少人能夠宣稱完全精通這卷引人入勝又令人困惑不已的書卷,我只能按一己所知、略盡綿力貢獻社群。全職事奉之前,我修讀建築系;而我在史丹佛大學預備修讀碩士期間,研讀了許多豐富的課程,絕大多數與古典文學和考古學有關。
修讀博士學位期間,我研究修辭學和保羅書信;完成博士課程後,我專注研究敘事,也出版了好些探討敘事的著作。近年隨著更多研究第二聖殿時期猶太教的形成之後,我深信自己過去錯誤理解了啟示錄的文本互涉;這卷書有些記載跟舊約、甚至其他典外文獻,「如出一轍」。本書將反映我個人的學術旅程,我很高興明道社終止了第一版的出版,因為再版讓我可以更細膩研究啟示錄,而非純粹更新腳註。我會在闡述部分加入可能的文本互涉,盼望本書能成為以某些方法研讀啟示錄的指引,同時又保留簡單明瞭、有助於平信徒的特色,類似經典的威廉.巴克萊(William Barclay)註釋系列,省卻有如歐尼(Aune)的研究那樣的專門研究細節(雖然那也是肯定需要的)。
更新這次研究的原因很多。華人學界的啟示錄研究熱潮在過去十年早已冷卻,聖經研究學位課程本就很少人修讀,更別說是啟示錄!而其中一個更新本書的原因,就是很多讀過筆者早年專題研究《啟示錄的刻劃研究—英雄、女性與國度的故事》的讀者,似乎無法把啟示錄的圖像世界(pictorial world)與文本連結。出版該專題研究時,結合藝術、建築與文本的視覺釋經(visual exegesis,即 ekphrasis)在古典文學研究是熱門話題。
我要承認,我所做的並非新事,也沒有任何原創性,只是華人學界從未涉足過這種解讀方式,甚至才剛開始理解西方的聖經研究而已。有些人誤以為我撰寫了一部有關啟示錄時間的敘事(有時也是圖像或考古的)歷史,有些人甚至投訴本書是本末倒置,因為他們覺得歷史怎能比聖經文本重要,兩者理應徹底分開!我相信這種對本書的誤解,是出自於對希羅意象視覺修辭及第一世紀歷史的缺乏理解。因此,除了為每段補上啟示錄作者所取用希羅意象的討論之外,本書還將不厭其煩把前著的內容與這裡的文本連結,縱使這點對我顯而易見,可實質上對很多讀者則不然。
上述問題也指向聖經研究學者之中落伍的解讀方式,沒有注意到邁耶(Harry O. Maier)等人的研究。我的中文啟示錄著作出版時,邁耶在西方正好開始相同的研究,胡伯(Lynn Huber)也注意到這卷書的視覺材料,羅賓.惠特克(Robyn J. Whitaker)稍後亦以這種獨特方法撰寫、出版整部論文。
大眾對視覺釋經的方法缺乏理解,需要糾正!本書再次嘗試採用視覺和人物刻畫釋經,盼望讀者能夠明白羅馬世界的意象是如何直接連結啟示錄的信息與文本。上述這種脫節、不連貫的情形,說明了一件事:大部分閱讀啟示錄的福音派讀者,沒有能力解讀啟示錄這種囊括視覺、文化和考古處境的文本。即使啟示錄是個異象,大部分福音派讀者也沒有工具或能力從羅馬人的視野看異象;他們反而仍然被自身教會的神學背景影響,視啟示錄為「奧祕」,猶如懸浮半空中的外太空水晶球,處於半被提的狀態,從來就沒有觸碰過原初讀者所站之地。現代福音派先知特會這門大生意也是由此而生,令我們的神學知識蒙羞。我要忠於作者寫給原初聽眾的原初文本,阻止這門生意。惠特克確切指出,在古代修辭(從荷馬〔Homer〕、希羅多德〔Herodotus〕、修昔底德〔Thucydides〕到狄摩西尼〔Demosthenes〕)中,修辭老師會根據視覺來評論敘事描述。她的研究肯定了我之前類似的研究,倘若漠視她的研究,只會令我們在解讀(一卷充滿視覺意象)的啟示錄上徒勞無功。因此,我會在每章闡述的部分加插一段視覺釋經。摩爾(Stephen D. Moore)準確指出,身處在任何殖民情況下的被殖民者,時常會模仿侵略者的形象,藉此描繪另一個他們成為勝利者而非受害者的現實。我相信只要讓這些元素井然有序,那麼就能讓我對啟示錄的詮釋,是在平衡社會、歷史、文化和修辭的情形下來解讀。
除了需要更新腳註、與近期的學術研究展開對話、再版一部已斷版的著作,我也對啟示錄改變了一些想法。改變是好事!大部分學者可以改變更多而非一成不變,緊抓著同一個陳舊、「永恆」的教義。過往我常對類似啟示錄的書卷如何使用舊約存疑,因為它似乎沒有任何舊約引文;但如今我對啟示錄如何使用舊約改變了想法,並且有更加細緻的理解。通常當我們討論新約如何使用舊約時,學者會用「引文、典故(allusion)、回響(echo)」來區分。而伴隨啟示錄會有的問題是,主要的「舊約」材料皆屬於「回響」,其他零星出現的典故也導致我們去問:這些典故如何且為何在這卷書出現?它們又怎樣影響原初讀者?我並非要否定舊約會在新約出現,只是對於舊約的「無所不在」存疑。而這次研究,便是要嘗試從敘事探討文本互涉的典故和回響。華人研究之中,羅偉的博士論文《承先啟後》也幫助我改變想法。我相信這些研究的洞見需要以註釋的形式出版,讓人明白這些細節可以怎樣闡釋啟示錄。我會在每個部分加入討論潛在的舊約典故。其他出色的研究還包括朗文(Tremper Longman)近期的著作,雖然我不認同他很多詮釋,但他讓我有更進一步的思考。下文的討論將進一步探討這些典故的意思。我也很感激一些年輕學者,譬如林天祐博士的博士論文就讓我明白一些關於耶穌神性的主題。我特別感謝他在完成和出版論文之前與我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他的信任和知識是給老手如我的禮物。
還有另一個推出再版的實際原因,那就是需要緊貼我們時代的政治議題討論。有兩個議題在二○二三年浮現,那就是升溫的以色列-哈瑪斯和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甚至後來哈瑪斯的恐怖主義活動還演變成全面侵略與戰爭。然而,在聽過許多教會和YouTube講道和講座後,我深信有很多福音派教會有分於對啟示錄的誤解,更別提如今華人學界也反應冷淡、欠缺相關書籍出版,對這現象毫無幫助。在這種情況之下,誤解這卷書導致了很多錯誤的應用,包括無條件支持以色列錫安主義、胡亂預測末後的日子。
福音派集體凝視水晶球繼續風靡全球,再加上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情況每況愈下。這些錯誤之所以會有惡果,皆始於錯誤解讀啟示錄。我們只要看到近期教會對以巴戰爭的討論就可以知道,那突顯了教會對啟示錄如此重要的書卷有多無知。因此,我盼望這本書能有助於人明白約翰和他的天啟世界,也盼望原先舊版的讀者也能從這本更新後的新版中,好好學習。
看更多
收回
詳細資料
原書號:A1844
ISBN:9786267530931
出版日期:20250610
頁數:480
尺寸:16 x 23cm
排版方式:橫排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印刷方式:單色印刷
分類:聖經論叢/啟示錄
適用對象:適用所有人
購物說明
訂單備貨時間約3-5天不包含週末及國定假日,庫存足夠為當日或隔日出貨,如遇廠商調貨時間延長或絕版、缺貨等特殊情況,將另行通知。詳細請點選
常見訂單問題
。
線上刷卡金額僅為訂單成立時,銀行預先授權金額,並未立即扣款,待訂單完成寄出當日將進行請款,實際請款金額即為出貨單上金額,故如有更改訂單、缺貨或取消訂購,皆不會有刷退程序產生。
為維護您的權益,如因個人因素欲辦理退貨,請維持產品原狀並依原包裝包好,於收到商品鑑賞期七天內,將與欲退貨之商品、紙本發票及原出貨單寄回。詳細可閱讀
退換貨須知
。
如需寄送海外,歡迎閱讀
海外訂購常見問題
。
更多常見問題FAQ
你可能也會喜歡
啟示錄靈修
啟示錄要義
啟示錄的研究
美感聖經:ALABASTER Book of Revelation (NLT)
其他人也買了
耶穌的記號:解密約...
21世紀門徒成長學...
欲望的門訓:一切從...
為內耗立界線:從I...
從「滅教」運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