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資料
你能成就的,比想像的更大:內向爆發力的覺醒/The Powerful Purpose of Introverts: Why the World Needs You to Be You
葛.霍莉 (Holley Gerth)
蘇心美
道聲出版社
270300
1
  (可訂購商品,若庫存數量不足,將於結帳後為您進貨,請安心訂購)
內容簡介
★ 《華爾街日報》暢銷基督教作家最新力作!
  
  「天啊,我剛才說錯話了嗎?早知道就不要開口了。」
  「我很想祝他生日快樂,但太久沒聯絡了很怕尷尬,還是就安靜假裝不知道?」
  「明天要向全公司報告,我很怕上台講話,為什麼有些人一點也不緊張呢?」
  這些是你每天的內心小劇場嗎?別害怕,我不會讀心,我只是和你一樣的內向者。

  我們常常被人說太過安靜、反應很慢或不夠主動,在熱鬧的社交場合常覺得自己像是跑錯棚的演員;或是披著一層外向的戲服,在職場、朋友圈裡小心翼翼地生活,卻深怕哪個人揭開你的衣角。

  暫停一下,你的內向和真我,從來就不是錯誤,上帝造你是如此完美,一點差錯也沒有。

  内向和外向一樣美好!我想幫助你了解,那些格格不入的時候,反而是你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閃光時刻。相信自己,你能成就的,比想像的更大!

  內向者約占人口的一半,但大多數人並不明白作為內向者真正的優勢。在這本書中,霍莉分享了身為內向者,需要知道的一切。從腦科學到內向者的心理、關係和靈性,內容鞭辟入理。她還準確地指出,能幫助內向者戰勝掙扎並充分發揮優勢的方法,讓內向者能有獨特貢獻,活得開朗、勇敢又充滿自信。

  如果你曾對自己的內向性格有所質疑,或者所關愛、帶領、一起生活的人是內向者,那麼你真需要這本賦予力量和富有洞察力的書。

  在這個嘈雜、高速運轉以致使人迷失的時代,我相信內向者的重要性更勝以往,你我天生的安靜、平穩與規律,是給焦慮世代的安慰與拯救。

專家好評推薦

  「……這本書卻告訴我:真正的影響力不是獲得關注,而是建立關係。想一想你我生命中最有影響力的人,我們的答案可能是父母或師長,而不是諾貝爾獎得主或大企業總裁。的確,那些在公眾視野中的人會得到更多關注,但關注並不等於有意義的影響力……厚恩由衷地推薦這本好書,這是一本改變你核心觀念的關鍵之書。」——于厚恩,遠東福音會總幹事
 
  「如果你在職場或教會服事的崗位上感覺力不從心,甚至心力逐漸耗盡,我會向你推薦這本書。當我們對自我的了解不斷提升,我們將更容易在生活中找到付出與休息的平衡點。」——迺哥,基督徒、YouTuber

  「如果您是個內向的人,您一定要買一本《你能成就的,比想像的更大》來收藏,因為這本書將助內向者把主賜給他們的優勢給爆發出來;而如果您知道有誰自認是內向者,也請您一定要買一本《你能成就的,比想像的更大》送給他,因為他的優勢若被爆發出來,那麼身為他好朋友的您,也將連帶享受到他所帶出的福氣。」——施以諾,作家、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葛‧霍莉是位非常睿智且值得信賴的嚮導,他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內向的人如何茁壯成長。書中的這些章節對於任何內向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解脫、頓悟和宣言。」——安‧福斯坎(Ann Voskamp),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如果你曾經覺得自己被忽視或微不足道——這就是你為所有你最愛的人呈現最好的自己的新指南!」——布蘭登‧考克斯(Brandon Cox),首席牧師、Pastors.com編輯

  「無論你是一個需要尋找自己力量的內向者,還是像我這樣想要更好地愛和理解你周圍的內向者的人,你都會發現這本書非常寶貴。」——桑蒂‧菲德翰(Shaunti Feldhahn),社會研究員、暢銷書《男性限定》與《女性限定》作者

  「本書揭示了什麼是內向,它如何表現出來,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欣賞並感激內向的人給家庭、做事或聚會帶來的禮物。」——蜜雪兒‧本格森博士(Michelle Bengtson),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國際演講者和作家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我非常感謝這本書。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或愛一個內向的人,這本書可能會改變關係遊戲規則。」——西拉‧沃爾什(Sheila Walsh),LIFE Today 聯合主持人和暢銷書作家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與一個內向的人結婚,生一個內向的孩子,或與內向的人一起工作——你不想錯過這份給我們所有人的禮物。一部強調他們的人格、力量、力量和韌性的傑作。」——蒂姆‧克林頓博士(Tim Clinton),國基督教輔導員協會主席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通過這些章節,我變得更加引人注目和與眾不同。」——盧克麗霞‧貝麗(Lucretia Berry),博士、教育家、作家
 
 
作者介紹
葛.霍莉(Holley Gerth)

  葛.霍莉是《華爾街日報》的暢銷書作家、諮商師和生活教練。在她想像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成為我們起初被創造的模樣,利用我們的優勢與能力來服務他人,並且終生學習與成長。霍莉是部落格社群「(in)courage」的共同創始人,也是受歡迎的 podcast 節目「More Than Small Talk」的共同主持人。如想了解更多關於霍莉的資訊,歡迎造訪 holleygerth.com 並與她聯繫。
 
目錄
強力推薦
推薦序 于厚恩牧師
推薦序 迺哥
推薦序 施以諾教授
前言

1. 內向者的能力,令人驚奇
2. 深入了解自己是誰,是擁抱內向的第一步
3. 獨處一下再出發,更有力量!
4. 重質不重量,沙裡淘金的人際關係
5. 不要小看你的影響力
6. 大聲敬拜和安靜默想一樣好
7. 真正的幸福是找出內心深處的渴望
8. 別怕,憂鬱與焦慮不是你的對手
9. 善用敏銳思維,可將煩惱轉化為人生的禮物
10. 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11. 管理自己的能量帳戶,把它留給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12. 你很特別,這世界需要你做自己

繼續向前
給外向者的謝函
致謝
附錄
關於作者
 
內容連載
推薦序

內向,是一份禮物

  有時大家會有種誤解,覺得「外向」等於「喜樂」,其實並不一定。身為精神科職能治療的教授,容我這樣舉例,許多輕生的公眾人物都很外向,見到人都可以侃侃而談,甚至在輕生前幾天都還可以自嘲、開玩笑,讓人很難想像他們竟會做出憾事。但顯然他們笑容與話多的背後是人們看不出的憂鬱、惆悵,所以憾事才會發生。的確,外向的人未必就喜樂,話多的人未必就開心。然而,「外向等於喜樂」的迷思一直存在社會上,在教會圈子裡,更有人覺得「屬靈的人必然成天喜樂洋洋」,但其實也不一定。否則〈耶利米哀歌〉是怎麼寫出來的?難道耶利米就不屬靈嗎?顯然不是。但值得省思的是,許多人把「外向等於喜樂」、
「屬靈的人必然成天喜樂洋洋」這兩種刻板印象給兩相加總,便落入了「外向等於屬靈」的膚淺錯誤認知中。

  然而,許多時候「內向」是一份禮物!是一份上帝給某些人的珍貴禮物!比方說:內向的人擅長多聽少說,這讓他們更能擷取眾人的智慧、判斷人心的脈動,歸納出更客觀而切合這世代需求的論點,其實許多有屬靈影響力的知名講員、作家,私底下都是「內向」的人,而非成天叨叨念念。再者,內向的人也更能耐得住寂寞,許多論述與理論的研擬,其實都需要能靜下心來去思考、沉澱,是以許多著作等身的學者,其實也都是內向的人,若非如此,他們難以有這樣的成就。可不是嗎?內向,是一份禮物!外向有外向的好,內向也有內向的優勢。

  很開心看到道聲出版這本《你能成就的,比想像的更大:內向爆發力的覺醒》,本書探討到上帝賜給內向者的優勢與祝福。在教會圈子裡,我們一不小心會落入「外向等於屬靈」的膚淺錯誤認知中,覺得外向的人看起來似乎比較投入、彷彿比較敞開,這當然很可能,但我們卻常忘了上帝其實也創造了內向的人,看見內向者的美好,讓內向者的優勢爆發出來,將是這世代的祝福。

  如果您是個內向的人,您一定要買一本《你能成就的,比想像的更大》來收藏,因為這本書將助內向者把主賜給他們的優勢給爆發出來;而如果您知道有誰自認是內向者,也請您一定要買一本《你能成就的,比想像的更大》送給他,因為他的優勢若被爆發出來,那麼身為他好朋友的您,也將連帶享受到他所帶出的福氣。

施以諾
作家、輔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 內向者的能力,令人驚奇

你總是很安靜,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嗎?這個「弱點」的另一面,是強大的分析性思考;你總是比別人容易受到過度刺激嗎?這表示你在獨自解決問題時,經常會有與眾不同的想法;你說話時總是「嗯嗯啊啊」嗎?這是你的反思能力正在進行推敲。與其將內向性格視為你的最大缺點,不如將之視為你的最大優點。

珍妮.格蘭尼曼(Jenn Granneman)

早晨我坐在咖啡館裡,享受著義式濃縮咖啡和剛出爐的肉桂麵包。我對面的角落坐著一家人,他們的小女兒在座位上跳來跳去,好像那是蹦蹦床;我右邊的桌面上四散著文件,三名上班族一邊開會,一邊用紅筆做記號;熱鬧的讀書會霸占了後面的房間和大部分的藍莓鬆餅;另外有幾個像我一樣的孤家寡人,桌上擺著拿鐵咖啡和筆記型電腦。

回想你最近幾次和別人在一起的情景:也許是在餐桌上傳遞著馬鈴薯泥;或是在一個行程緊湊的預算會議上;也許是在學校、教堂或體育賽事中;或是一面和鄰居擦身而過,一面滑手機瀏覽社群網站。

根據你的經驗,你猜在世界人口中內向者的比例有多少?

A)24.6%

B)37.4%

C)50.7%

D)73.0%

如果答案是A或B,那你就和大多數人想的一樣。其實對於內向的迷思,以及內向者因為壓力而刻意表現得像別人,使得人們常常高估了外向者的比例。

如果答案是D,那你很可能是這個比例特高的群體之一。例如當我在holleygerth.com 進行調查時,一週之內有兩千多人作出回應,其中73%是內向者。

如果答案是C,那你就與邁爾斯和布里格斯基金會(Myers& Briggs Foundation)的觀點一致:他們查看了史丹佛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等機構三十年的測試結果,發現50.7% 的人是內向者。(有趣的是,近期有個全球領導力樣本顯示,內向者的比例略高,為56.8%。)

再想想你上次和別人相處的情況。無論在什麼環境,你周圍有一半或更多的人可能是內向者──即使看起來不像。現在我們來想像一個世界,在這裡的每個人,不論內向或外向,都勇於作自己。如果我們都了解自己的天性,願意發揮所長,有美好的服事,並在一生中興旺發達,那將會如何?如果你每天都像這樣生活,會有何等成就?我相信這是有可能的,我就是來幫助你達到這個目標。

內向者/外向者在坐標軸上的位置

雖然知道內向者和外向者的比例能幫助我們看清全貌,但實際上,人比數字更複雜──內向與外向並不是一分為二。其實我們都處於內向與外向的坐標軸中,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位置,能使我們成長茁壯。

是什麼決定了我們在這個坐標軸上的位置?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嘗試回答這個問題。希臘哲學家和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體液變化影響氣質」(variations in bodily fluids affected temperament)的理論;二十世紀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說,人喜歡用什麼方式來主導自己內在或外在的能量,就會塑造出自己的個性。不過,人類的心智與個人之間的差異,大多仍然是個謎。

然後,約翰.申克(John Schenck)自拍了一張他的大腦照片。雖然現今幾乎每家醫院都在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機器,但在1982 年春天,這種技術尚未存在。科學家們不知道使用這麼強大的磁力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有人能活下來嗎?

申克是一名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的醫生,他自願去尋找答案。實驗當天,護士們監測著他的生命跡象,準備隨時因應無法預測的緊急情況。結果申克毫髮無傷,並且繼續開發核磁共振技術。幾個月後,他的第一張大腦圖像改變了醫學史。

腦科學仍然是一個新領域,不斷有新的發現,但如今我們更了解身體構造如何影響內向/外向在坐標軸中的位置。也許你聽說過,個人喜好、社交方式,或是否害羞怕生決定了內向性。這些並非事實,是你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決定了你是內向還是外向;你的神經傳導物質、神經系統和大腦路徑,都有助於決定你在內向/外向坐標軸中的位置。

內向者的神經系統

把神經系統看成是你身體的反應網絡,包括大腦、神經、脊髓和感官(眼、耳、鼻、舌和皮膚)。你的神經系統經由感官接收資訊、處理資訊,並啟動反應。如果聽到一個笑話,你會哈哈大笑,你的神經會向大腦發送快樂信號;如果聽到很大的噪音,你會本能地捂住耳朵,因為你的神經會發出抗拒信號。任何能引起神經系統反應的東西,無論是情感的還是物質的,都是「刺激」。當刺激來自外部時,我們稱之為「外部刺激」。

外部刺激的範圍從低到高。

內向者和外向者的神經系統對外部刺激的反應不同,主要來自三個原因:一、我們的神經傳導物質,二、我們偏向依賴交感神經系統或是副交感神經系統,三、我們的大腦路徑。

神經傳導物質

神經傳導物質是化學傳訊者, 有助於塑造我們的反應和行為。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在內向者和外向者體內的差異,是導致兩者不同的關鍵因素。

我們可以把多巴胺想像成咖啡因,每個人都有一個使自己感覺最好的多巴胺水平。太少的話,會感到昏昏欲睡和無聊;太多的話,會不知所措和不舒服。多巴胺促使我們尋求外部刺激,並在找到刺激時給予獎勵。外向者比內向者需要較多的多巴胺來讓自己感覺良好。

我的外向女兒最近和我一起喝咖啡。我選擇喝一杯義式濃縮咖啡,她喝四杯。研究表明,內向者比外向者對咖啡因更敏感。 如果我們點的是多巴胺,情況也是一樣。外向者可能會喜歡嘈雜擁擠的遊樂園(四杯),而內向者可能更喜歡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去公園散步(單杯)。過多的多巴胺使內向者感到焦慮,然後疲憊不堪。

珍妮.格蘭尼曼在《內向者和外向者相異之因:科學》(Why Introverts and Extroverts are Different: The Science)一書中說:「多巴胺是大腦中釋放的一種化學物質,它提供了尋求外部獎勵的動力,比如賺錢、提升社會階級、吸引伴侶,或被選中參加重大的專案項目……區別在於多巴胺獎勵網絡的活躍程度:多巴胺在外向者的大腦中比在內向者的大腦中更活躍。」

相比之下,另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在內向者的大腦中更為活躍。乙醯膽鹼幫助內向者感受到自己的最佳狀態,而內部刺激會觸發它。當內向者轉向內心、專注於想法、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做自認為有價值的工作時,大腦會釋放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內向者會受到內部獎勵的激勵,比如靈光乍現時的喜悅、深厚關係的慰藉,以及卓越工作表現的滿足。如果說多巴胺是咖啡因,那麼乙醯膽鹼就是花草茶,它能使人平靜,進入更寧靜、平和的狀態。

善意的外向者可能會鼓勵內向者在生活中「加點樂趣」,卻忽略了對內向者來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本身就是樂趣。內向者不是安於現狀,而是選擇讓自己最滿足自在的方式;內向者的大腦更喜歡乙醯膽鹼,並獎勵自己尋求更安靜的空間和較不激烈的活動。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

外向者天生會消耗精力,內向者則會保存精力。自主神經系統包括兩個部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系統讓我們做好行動的準備,與「戰鬥或逃跑」反應有關;副交感神經系統則使我們放鬆和恢復。

雖然我們都會使用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但瑪蒂.奧爾森.蘭妮(Marti Olsen Laney)博士說:「外向者與多巴胺、腎上腺素、消耗能量的交感神經系統有關,內向者與乙醯膽鹼、保存能量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有關。」

內向者在高刺激的情況下,被迫依賴交感神經系統會感到心力交瘁。蘭妮博士解釋說:「對於內向者而言,這些腎上腺素和葡萄糖很快就會讓他們感到疲憊不堪。這過於刺激、消耗太多的燃料,讓他們的油箱空空如也。」

我最近和一位外向的朋友去參加一個晚會。演講者喋喋不休,休息的空檔我還得與人寒暄交際,這讓我感到精力一分一秒地流失。我的副交感神經催促我回家,我不停地查看手機時間,想念我最喜歡的毯子、一本好書,還有丈夫依偎身旁。

我的朋友查看手機則是出於另一個原因。在晚會之前,她告訴我有十幾個人會來,但她只認識其中一人。晚會還沒結束,她就已經著手計畫趕赴下一場聚會。我看到她越來越興奮,她的交感神經驅使她朝向「更多、更多、更多」。

過去我會告訴自己,我需要仿效我的朋友(我確實很羡慕她),但現在我明白自己是重質不重量。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使我能夠做那些對我來說很重要、對我的朋友卻是深具挑戰的事情。我可以安靜坐著寫上幾小時的文章、長時間專心聆聽一個人說話、長途開車不聽音樂只為了思考、專注在單一項目、在雨天小憩時感到幸福。內向者的副交感神經系統使他經常在「更少、更少、更少」中找到快樂。

大腦的路徑

當黛布拉.強生(Debra Johnson)博士掃描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腦時,發現兩者使用的主要大腦路徑也不相同。這些路徑與智力無關,而是與如何處理問題有關。

內向者的大腦主要路徑更長、更複雜,更集中在內部;外向者的大腦主要路徑更短、更直接、更集中在外部。外向者依賴短期記憶,此時此地;內向者從長期記憶中汲取更多,考慮到過去、現在和未來。 由於內向者以那樣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因此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給出回應;內向者不是遲鈍的思考者,而是深度的思考者。

羅莉.赫爾戈(Laurie Helgoe)博士說:「測量大腦血流量的神經影像學研究(Neuroimaging studies)顯示,內向者的大腦活動集中在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負責記憶、計畫、決策和解決問題,這些活動都需要內在的專注和注意力。」

被創造為內向者

當我讀到關於內向者的科學知識時,心裡既驚訝又感激。想到詩人在詩篇中這麼說:「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139:14)亞當.麥克修(Adam McHugh)牧師寫道:「我們可以說,內向者是天生的,當造物主創造我們時,祂以這樣的方式形塑大腦,使我們在反思中找到滿足,在緩慢、平靜的生活中找到舒適。」

當我們轉向內心時,並不是退縮或壓抑,而是選擇置身於一個充滿創意、沉思和想像的神聖空間;我們的內心世界是洞察、創新、突破、解決問題,以及與上帝親密聯繫的發源地。

全球分析機構蓋洛普(Gallup)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87%的人相信上帝。靈性對許多內向者而言極為重要,你會在後續的篇幅看到這個論點。

接著,我們一起來看被創造為內向者的人,在身體、情感、社會、心理、實踐、靈性的各個層面上,也就是我們由內而外的特質和優勢有哪些。
 
詳細資料
原書號:958
ISBN:9789864004690
出版日期:20230501
頁數:280
尺寸:14.8 x 21cm
重量:388克
排版方式:橫排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印刷方式:單色印刷
分類:生活教導/生活教導
適用對象:適用所有人
 
購物說明
  • 訂單備貨時間約3-5天不包含週末及國定假日,庫存足夠為當日或隔日出貨,如遇廠商調貨時間延長或絕版、缺貨等特殊情況,將另行通知。詳細請點選常見訂單問題
  • 線上刷卡金額僅為訂單成立時,銀行預先授權金額,並未立即扣款,待訂單完成寄出當日將進行請款,實際請款金額即為出貨單上金額,故如有更改訂單、缺貨或取消訂購,皆不會有刷退程序產生。
  • 為維護您的權益,如因個人因素欲辦理退貨,請維持產品原狀並依原包裝包好,於收到商品鑑賞期七天內,將與欲退貨之商品、紙本發票及原出貨單寄回。詳細可閱讀退換貨須知
  • 如需寄送海外,歡迎閱讀海外訂購常見問題
  • 更多常見問題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