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推薦序之一 牧者心腸和神學洞見 滕近輝
推薦序之二 青少年工作者的靈性更新資源 蔡元雲
推薦序之三 神學路上的智慧導引 賴建國
推薦序之四 一種兼容並蓄的福音派神學 陸敬忠
序言 神學思考的旅程
第一部﹕神學的原委
第1章: 神學是什麼?
一、神學的定義
二、從閱讀聖經到研究神學
三、系統神學與其他神學學科的關係
(一)歷史神學
(二)哲理神學
(三)聖經神學
四、結論
第2章: 人人都是神學家?
一.人人都作神學思考
二.神學思考的層次
(一)坊間神學
(二)平信徒神學
(三)教牧神學
(四)專業神學
(五)純學術神學
三、神學思考的終極問題
四、結論
第3章﹕神學與生命有何關係?
一、神學研究與信仰落實
二、信仰落實: 聖經的例子
三、信仰落實: 神學家的例子
四、信仰落實: 智慧神學
五、結論
第4章: 研究神學有什麼好處與目的?
一、研究神學的益處
(一)研究神學可以幫助信徒更認識神
(二)研究神學可以使經驗與知識有所均衡
(三)研究神學可以幫助信徒辨別異端
(四)研究神學可以幫助信徒護教
(五)研究神學可以幫助信徒認識歷代神學家,並擴展個人思想領域
(六)研究神學有助於信徒能面對自己的信仰,進行反省和更新
二、研究神學的目的
(一)神是位宣教的神
(二)教會是宣教的群体
(三)信徒是宣教的子民
三、結論
第5章: 什麼是真理?
一、福音派的真理觀
(一)真理蘊含在字句命題裏
(二)真理蘊含在人的身上
(三)命題性啟示的再思
二、後現代的真理觀
(一)真理的相對觀
(二)真理的連貫觀
(三)真理的實用觀
三、維根斯坦的精神遺產
四、結論
第6章: 什麼是神學語言?
一、神是一位使用語言的神
二、人為神的形像
三、神學語言是類比性語言
四、聖經語言的功能
五、聖經語言與語言行動理論
六、結論
第二部: 神學的治學法
第7章: 怎樣從事神學研究?
一、研究神學素材的來源
(一)新舊約聖經
(二)教會歷史的傳統
(三)個人與群體的經驗
(四)跨科際的資源
二、研究神學思想的方法
(一)蒐集研究的教義之有關資料
(二)將經文加以詮釋
(三)把經文資料加以綜合整理
(四)把經文資料仔細分類和分析
(五)考察在基督信仰思想史中大師們的觀點
(六)涉獵聖經以外跨科際的資料
(七)確定該研究教義的重點和中心思想
(八)運用現代人思考和表達方法
三、神學思想是藝術,也是科學
四、結論
第8章: 怎樣獵取跨科際的資源?
一、哲學
(一)認為神學與哲學毫無關係
(二)認為神學與哲學相輔相成
(三)認為神學有些時候是被哲學所輔證的
(四)認為神學內容受哲學支配
(五)小結
二、心理學
(一)心理學可以在「人論」的研究上作出貢獻
(二)心理學可以在「罪論」的研究上作出貢獻
(三)心理學可以在「救恩論」的研究上作出貢獻
(四)心理學可以在「基督論」的研究上作出貢獻
(五)心理學可以在「聖靈論」的研究上作出貢獻
(六)心理學可以在「末世論」的研究上作出貢獻
三、社會學
(一)社會變遷的研究
(二)當地文化的探討
四、結論
第9章: 怎樣確定核心真理和教義本質?(上)
一、福音真理改造者 — 布特曼與宋泉盛
(一)布特曼的非神話化
(二)宋泉盛的神學治學法
二、近代釋經學
(一)高達美的釋經理論
(二)呂格爾的釋經理論
(三)赫爾胥的釋經理論
(四)解構學與讀者回應理論
第10章: 怎樣確定核心真理和教義本質?(下)
一、福音派的釋經原則
二、確定核心真理和教義本質的原則
三、結論
第11章: 怎樣在後現代作神學思考?(上)
一、前現代主義
二、現代主義
(一)培根
(二)笛卡兒
(三)牛頓
(四)康德的哲學革命
(五)現代主義思想特徵
三、後現代主義
(一)後現代何時開始
(二)後現代哲思先鋒: 尼采
第12章: 怎樣在後現代作神學思考?(下)
(三)後現代思想特徵
1.傅柯
2.德希達
3.理查‧羅逖
4.綜論後現代特徵
四、在後現代作神學思考
五、薛華之後現代神學建構
六、結論
第13章: 怎樣使神學落實在文化裏?
一、福音派神學與多元文化
二、神學全球化
三、福音派神學與處境相關化
四、福音派的處境相關化
五、結論
第14章﹕ 怎樣在後現代社會裏建構華人神學?
一、台灣乃至亞洲之後現代社會形態
二、建構處境關聯神學的前奏
三、建構處境關聯神學的內涵
四、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