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饗生活列表

自《立界線得自由》一書出版以來,許多父母都來問我們,包括在協談室、講座和廣播節目上,界線可以如何應用在孩子的教養上。父母不僅重視教出有愛心的孩子,同時也希望孩子有責任感,因此父母期待得到的,不只是挽救已破壞界線的方法,更希望預防界線問題產生,幫助孩子建立界線。這本書就是為他們而寫的,說明如何將《立界線得自由》的原則應用在孩子的教養上。


因此,大逆轉有助於了解福音本身。在一篇勾勒聖保羅所傳福音之大綱的文章中,劍橋學者蓋瑟科爾(Simon Gathercole)提醒道,傳統上許多人把福音整個定位在十字架,只傳「耶穌死了,為使你的許多罪都得赦免」。如此呈現的福音裡,復活只是事後才加上的一件奇蹟。晚近更有人為了竭力避免這點,傳福音時索性只說「耶穌是主」,這也一樣太簡化了,給人的印象是,遵循耶穌的教導就叫福音。當然基督徒要遵循耶穌的教導,但這樣一來就模糊了事實,因為耶穌的救恩並不是靠我們努力遵守道德要求,而是單單靠恩典而來。


過年假期的前一個禮拜,我突然收到家人的簡訊,請我有空探訪緊急住院的親戚。當我見到親戚時,才曉得原來親戚前幾天發病後,就被送往加護病房,待病情穩定才移到普通病房。親戚躺在病床上無奈說:「我這年紀的身體,現在一半已經在棺材了。」接著不忘叮囑我,工作之餘也要顧好身體。親戚的一番話,讓我意識到自己也會有老的一天,並且終究要面對死亡。我離開醫院已是晚上,看著漆黑的醫院大廳,有微弱燈光亮著,也因為那陣子剛好在讀新書《復活的理由》,就聯想起耶穌被釘十架的場景,耶穌身在極深的黑暗之中,看似是失敗的,可是祂的復活卻戰勝了死與罪,使我們這信祂的人,能因為祂的復活,有盼望的確據,也能倚靠祂面對將來的未知與挑戰!


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是畢德生的忠實粉絲。在擔任總編輯時,我們是盡可能地找到他的書來出版,幾年前他過世時,我以為應該沒他的書可出了,沒想到原來在美國有比我還熱心的粉絲,繼續收集他未出版的講章來出版,《活出神聖的想像力》這本書就是畢德生的講道集。


「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有保羅同行的宣講


畢德生長期以來鍾愛萊弗朵芙(Denise Levertov)的詩作〈從陸路到群島〉(Overland to the Islands)。於此詩中,詩人召喚出狗兒「專注而隨意」移動的畫面,在岩石和泥土上嗅來嗅去、跳上跳下,不鄙視任何一樣牠的鼻子在路途中注意到的事物。但這隻狗其實藏了一招,那就是牠總是不斷移動,改變速度和門路而非方向──「每一步,都抵達一處。」


基督徒奉「屬靈」為美德。我們心目中「屬靈人」的形象,往往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任何情感的纏累。基督徒作家毛樂祈分享閱讀暢銷屬靈書籍《情感健康的門徒》(中文版舊書名為《培養高EQ的靈命》)的心得,結合自己面對情感撞牆期的血淚經歷,告訴我們:情感其實是上帝所賜的禮物,成為情感健康的人,是邁向屬靈人的重要一步。


每個男人和女人都是按著神的形像所造的,只要身上任一個部分沒有受到妥善的照料,就會對我們與神、與人、與自己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有身心障礙的人,他們的心智和身體發展的缺陷,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來。以自閉症的孩子為例,就算在人多的遊戲場上,他們也能自顧自玩上好幾個鐘頭,不與人互動,明顯與眾不同。


「任何已經被繁瑣知識壓得喘不過氣,開始渴望真正智慧的人,都會迫不及待地想要與我們的先輩們坐下來,聆聽他們在聖經上的神聖討論。而我正是其中一人。」──畢德生


在校園書房出版社邀請下,我有幸擔任美國惠頓學院舊約教授華爾頓(John H. Walton)「失落的創世記」於 6 月初 3 天、12 堂講座的口譯,心裡有不少感觸。


當保羅說上帝將耶穌基督「啟示」(ἀποκαλύψαι)在他的心裡,他說的不只是上帝讓他明白了關於耶穌基督的奧祕,而更是耶穌基督以真實的大能顯現在他的生命中。耶穌基督闖入了他的生命,改造了他的生命。我也會在本書中說明,保羅認為這神聖的大能已經闖入了整個受造界,並且正在改造整個受造界。


曾幾何時,我們今天不斷轉向脫離肉身──成為一種解體去肉身化的信仰。我們正在經歷「去肉身」的過程,這過程使我們感到無根又疏離,越來越習慣以螢幕接觸外在的世界,而不是面對面與人互動。


本書的重點並不是在探討約會的本質,我們的重點在於人們面對約會關係時所遇到的問題。


最近我發生了一件理智線差點斷掉的事情,是界線挽回了我的人生!當時我跟朋友週末去宜蘭出遊,正在開開心心地做青花瓷手作,卻發現朋友表情怪怪的,問他發生什麼事了,他說「欸,我媽對妳沒回她訊息有意見……」。我心中一陣錯愕,手裡的青花瓷差點畫歪,想說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長輩覺得我沒回訊息給她,顯得很不重視她。我的心裡覺得冤枉,當我越想跟她澄清,內心的情緒反而越加戰火高升。我只好在心裡反覆默念「我的情緒是我自己的,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我的情緒是我自己的……」這句克勞德、湯森德界線大師傳授的話救了我,使我重新恢復鎮定,跟對方好好對話。


我們生活在充滿大量碎片式資訊的時代,人們可以透過網路隨時隨地獲取各種資訊,甚至透過AI獲取整理好的信息,與此同時,人們也面臨資訊過載的問題。近年「聖經文盲」成為美國基督徒中愈來愈普遍的問題,在美國宣稱自己是基督徒的人,實際上閱讀聖經的頻率不斷在下降,針對聖經內容的認識也愈來愈薄弱。同樣的趨勢也發生在華人教會中,近年我與許多神學院老師和訓練宣教士的教練聊天時,也聽到許多人感慨,今天的基督徒,包括有心唸神學投入牧養和宣教的基督徒,對聖經不熟的程度讓人驚訝!


我有個學生考上一所大學的中文研究所,他參加了一個喜歡的查經班,在信仰上也有很大的進步。最近,他跟我聯絡,聽到他的消息我感到很欣慰,因為持續有人關心帶領他;言談間他有個困惑:查經前他自己會先研讀聖經,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會參考一些註釋書,就像他自己研究所的專業訓練,一定要涉獵相關文獻,了解學者的詮釋;可是小組輔導跟組員屢次提醒他,不要依賴註釋書,要倚靠聖靈自己閱讀,才會有第一手的感動。我跟學生說:輔導這樣說也是好意,確實有些註釋書會過於學術、瑣碎,讓人失去感動,但追求聖經原意還是很重要。我仍然肯定他讀註釋書,同時也跟他說,好的註釋書作者也是依靠聖靈在寫書。


電子時代對身為講道者的我們,同樣也有影響。人造衛星科技讓講道者可以向全世界轉播講台信息。


「讀聖經有用嗎?」這個問題,從我小時候信主開始,一直困擾我到現在。這困擾源於我成長期間的觀察。在我所成長的香港,大部分小學、中學都是由基督教團體經營辦理的。這就是說,大部分香港人在求學的幾年甚至是超過十年期間,其實每週最少都會上一堂聖經課;在期末考甚至是大學入學考試中,也包括「聖經」這科目。當時我還是個學生,天真地想:「哇,我的同學跟我一起上聖經課,他們幾年後也都會成為基督徒!」


猶太教使用彌基錄的方式,指明這些書卷適合用於牧養。以色列人一年有五次敬拜活動,每次會讀彌基錄中特定的一卷書。神子民從巴勒斯坦各村莊及散居的各地,帶著對群體身分的認同,一起聚集過節,找到持續讚美、順服、信靠神的動機與方向,並以神的聖言與作為,定準他們的生活。對於委身活在與神所立之約中的百姓,每次的頌讀都有助於滋養生命的某個層面。而這些書卷,對於懂得聚集關注與神同在之生命的猶太民族而言,代表著可應用的牧養智慧:他們在逾越節讀雅歌,五旬節讀路得記,埃波月第九日(或聖殿被毀日)讀耶利米哀歌,住棚節讀傳道書,普珥節讀以斯帖記。


走筆至此,我所提到的信主——在信心中轉向神——和重生聽起來很像是同一件事。然而歷世歷代的神學家,已經幫助我們區分出兩者的不同。就某種意義上而言,這兩件事或許可說是一體兩面,因為它們總是一起出現。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八章3節說,「你們若不回轉……斷不得進天國。」約翰福音第三章也說,你若不是「從……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若這兩者都是絕對必要的,那就表示兩個條件都必須滿足,否則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基督徒、神國的百姓、神家中的兒女。


我在製作3-4月書饗年度預購案【讀經藝術三部曲】的試讀本時,驚歎《如何閱讀聖經》、《聖經導覽手冊》的作者戈登.費依,與道格拉斯.史都華,真是寶刀未老。


「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賽三十20)


《立界線得自由》這本書對我來說,並不完全是新書,它的前身《過猶不及》是知名的長銷書;如今,再度閱讀這本增訂、重譯的中文版,除了譯筆活潑令人驚喜外,兩位作者的話,還是令我打從心底認同!


大學時,我熱心傳福音,參加教會的佈道小組,定期拜訪未信主的親友、同學,甚至是社區保全大哥、在公園乘涼的奶奶,與他們分享信仰。我們談到基督信仰當中罪的觀念時,都會生硬地說:「『罪』的希臘文是hamartia,即射箭沒有射中靶心。」


快五點了,我有股強烈的衝動,繼續留在辦公室,再回幾封電郵,希望可以在收信匣多點斬獲,但同時我也有股想要回家,跟家人在一起的衝動。類似的情況,就是婚後我們看重對配偶的忠誠,同時卻忍不住遐想與人有外遇。或是我們堅信健康的生活習慣很重要,但是在自助餐的甜點區又掙扎著是否要海吃一頓。


在提過提摩太的榜樣、他必須順服的聖經權柄,以及從神來的呼召、恩賜與託付後,保羅繼續講到提摩太務要專心與持之以恆。「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並要在這些事上專心。」(提前四15)如此委身的目的在於「讓眾人看出你的長進來。」眾人不僅要看見提摩太全心投入自己的職責,也要看見他在屬靈上不斷成長。不論在生命或事工上,基督教領袖應該立下的榜樣是充滿活力且不斷進步的。人們應該不僅能注意到他們的生命,更能看見他們將成為的樣子,以作為他們在基督裡長大成熟的佐證。


繼2004年及2014年後,2022年校園第三度邀請楊腓力與台灣讀者分享,這次採用連線的方式進行講座,與讀者一起重新思考恩典與苦難的意義。講座共分為2場,分別在11/5及11/12的週六早上舉辦。本期講座報導,特別整理楊腓力在講座中的關鍵訊息。


12月初,我趁著台灣解封,跟家人出國到日本旅遊。有一天,氣溫只有9度,大巴在路上開著開著,一個過彎,突然「砰!」的一聲,我還來不及理解發生了什麼事,回神一看,才發現左側的窗子整片碎裂;而且碎玻璃還飛濺到座位上的夥伴,冷風從破裂的窗戶呼嘯灌入,整車人都嚇得心臟怦怦直跳。事故發生當時,第一個閃入我腦中的念頭是「該不會是昨天神社逛太多了?」但接著又想「難道上帝有這麼輕易離開信祂的人嗎?」,當然上帝不會因為我逛了神社就降災於我,這個意外反而開啓我思考,在這場事故中,上帝在哪裡?如果沒有神的保守,會不會如今損傷的就不只是一扇窗戶,可能整台車都撞毀?


有一位英國的家主,預備了足夠的雞蛋和培根,並交代管家要當作全家一連四天的早餐。到了週一早上,管家把雞蛋和培根捨棄不用,反而用魚來代替,家主生氣了,因為發出的指令遭到忽視。週二早上,管家供應雞蛋,但是沒有培根,家主又生氣,因為所交代的有一部分被刪減。週三早上,管家供應雞蛋,培根和香腸,家主仍然生氣,因為他所交代的,被擅自增添了。最後一天,週四早上,管家供應雞蛋和培根,完全遵照家主的交代,一樣不多、一樣不少,也沒有增加其他項目,終於讓家主滿意了!


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可能是自使徒時代以來最偉大的宣教士。他完全配得「現代宣教運動之父」的尊稱。


《找恩典的人》這本書是我在校園出版社的第十五本作品,其中有不少也在中國大陸發行了簡體版。


許多年前,我在一堂有關心理輔導的課堂上,看了一段印象深刻的影片。影片的內容,是一位美國心理系博士邀請在場學員,觀察教室中的「綠色」物品,他隨後卻詢問,有沒有人看到「紅色」的物品呢?現場鴉雀無聲。博士說,這個情況就好比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傷害」上,就無暇注意到「愛」。「當我們沒有感受到愛時,並不表示愛不存在。」看到這裡,我才驚覺到:原來,一旦我們沒有打開愛的接收器,別人再怎麼愛我們也沒有用。也許,就像多年來我一直執著於親人缺席所帶來的失落感,使我忽略了身邊其實有許多的愛?


基督徒在新約就讀到耶穌的故事,那麼我們為何要對舊約當中的古代以色列故事感興趣?舊約和新約都假定,要研究神學、認識上帝的身分、認識祂在世界當下的作為、認識祂如何與我們建立關係,關鍵途徑是述說祂一直以來的作為。為了達致上述的研究與認識,新約假定舊約的故事至關重要。


在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中,他遇見了耶穌,他發現「在我的傲慢和嘲諷自大中,也許我才是最需要幫助的人。」


第二聖殿歷史,對大部分人來說或許遙不可及,就先聊聊「歷史」吧。


從人的角度看,那都是無用、浪費,但上帝就是創造了這美麗、奇幻的「無用」宇宙。我常想,會不會上帝在展示祂的美,不為了任何用處,也不是為贏得讚美、注意,純然是一份禮物,從祂的本性中湧溢出來。


今年六月中,我和教會裡幾位朋友,一起去看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的展覽。這個展覽最備受矚目的亮點,莫過於1:1等比例復刻知名代表作「光之教堂」;久仰它的盛名,我當然一進場就趕緊進到這間「教堂」裡,挑了前排的椅子坐下,想要靜靜欣賞。教堂裡頭很暗,唯一的光源來自於正前方用一整面牆打造的巨大鏤空十字架。就在我仰望著十字架的那一刻,我心中瞬時湧起一股敬畏之心。也許是因為藉著十字架透進來的光線,讓我突然覺得,上帝也是這樣,在黑暗中以祂的光芒引領我們;十字架的偌大,顯出我們的渺小,但如此渺小的我們,卻能如此靠近偉大的上帝。那天在展覽裡看了什麼,我其實已經幾乎都不記得了,但這個震撼的體驗帶來的深刻感受,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


作為一個曾有牧會經驗的人,講道是我又愛又懼的事情。愛的是可以研讀經文並交互考據,不僅自己在過程中能有豐富的收穫,還可以和弟兄姊妹分享;懼的是這並非靠自己聰明或有靈感就能做的事,必須花很多時間縝密查考與沉澱反思,若想偷懶就一定會搞砸。我必須承認我曾經偷懶過,下場是讓自己面紅耳赤、羞愧不已。


人稱現代暴君的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今年二月底在歐洲點燃戰火。遭受攻擊的烏克蘭軍民,彷彿在用鮮血向世人控訴:「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十七9)然而,若仔細一想,人雖有原罪,但普亭出生時,也是金髮碧眼、一樣無辜可愛的嬰兒。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他的赤子之心變成狼子野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