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遇到靈性低潮期?或許你需要先好好成為情感健康的人

/毛樂祈(《我的人生施工中》作者,旅美文字工作者)

基督徒奉「屬靈」為美德。我們心目中「屬靈人」的形象,往往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任何情感的纏累。基督徒作家毛樂祈分享閱讀暢銷屬靈書籍《情感健康的門徒》(中文版舊書名為《培養高EQ的靈命》)的心得,結合自己面對情感撞牆期的血淚經歷,告訴我們:情感其實是上帝所賜的禮物,成為情感健康的人,是邁向屬靈人的重要一步。
 
高EQ,也不算太難?

說《情感健康的門徒》(中文版舊書名為《培養高EQ的靈命》)是改變我生命的其中一本書,應該不為過。其實這本書的英文版Emotionally Healthy Spirituality早就頗為有名,銷售有超過百萬冊。認真讀此書之前,我大概是草草翻過,沒太在意。

畢竟我自認EQ算是還不錯的。高EQ的某些特徵,自制力、熱忱、毅力、自我驅策力、社交能力、創造力,我好像不算差。[1]「培養高EQ的靈命」應該不是我的需要!更何況「高EQ」的概念更像是世俗成功學的技術思維,層次低了些。

後來才發現《情感健康的門徒》和我想像的不同。作者史卡吉羅(Peter Scazzero)沒有大談成功之道,也不是訴說成功背後艱辛的勵志故事,反而是去談成功背後的人性黑暗面。作者非常勇敢地自我揭露,娓娓道來他自己走過整合信仰與情感的歷程。雖然自己牧養一個大型教會,但是他坦承在許多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有許多不為人知、甚至自己也不知的弱點與黑暗面。比如說,會用屬靈藉口來掩飾軟弱;對別人需求無法拒絕,造成自己的耗竭和妻子的不滿。而他自己在講台上的宣講和真實生活也出現了巨大的落差:星期天宣講上帝的愛,星期一卻咒罵背叛他的同工;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妻子受不了他對家庭的忽略,跟他攤牌,想要退出他所領導的教會、甚至是離婚。

經過慘痛的教訓,他才真正意識到,儘管活了大半輩子、成為教會的主任牧師,但自己在情感方面仍舊是個嬰兒。他發現自己在神學院所受的裝備,以及所做的服事,都是集中在冰山的上面。儘管也有些成果,比如說定期參加聚會、更懂聖經、認識基要真理、不說髒話;但這些只占冰山那可見表面的百分之十,冰山下方的百分之九十,更關乎一個人本質的部分幾乎都無法碰觸到。

冰山作為英文書的封面圖像,正是他想要強調的焦點。在教會中,許多教導和事工所處理的都是可見的表象,很少碰觸到不可見的內心。甚至這些冰山表面上的門徒訓練反而成了某種防護層,阻礙信徒在情感上成長。外顯的進步,不管是在敬拜、禱告還是查經上,反倒成為藉口,讓人不必去面對混亂的內在。

這幾年,隨著我離開本族本家移居北美,不少危機也湧現。一方面我因此感到痛苦,但也感謝神給我機會,讓風浪沖毀我自以為EQ良好的假象,得重新檢視冰山下面的世界。

《情感健康的門徒》的核心洞見,是認為良好的靈命應該是結合「情感健康」與「默觀的靈修操練」,兩者若能相輔相成,對於基督徒的靈命將會有革命性的改變。福音派背景的史卡吉羅,正點出了福音派信仰所缺乏的兩個向度,以下分別就這兩個部分做點說明。

整合情感健康的靈性

教會較關注理性而忽視情感,相信本刊(校園雜誌)讀者對於這個觀點應該並不陌生。在強調「不變真理」的教會體系中,「感覺」是如此善變、難以捉摸,最好是被放逐到邊疆,甚至關在黑箱中,不要出來作亂。其實若要追本溯源,教會在希臘哲學體系的影響之下,有時候也把情緒當作是次要、等而下之的部分。系統神學甚至把例如無痛感性(impassibility)和不可改變性(immutability)視為上帝高大上的屬性。而華人教會多少受靈魂體三元論的影響,把情感和理性都放在魂的層次,當成是不屬靈的,進而常忽視和壓抑情感和理性 (當然可能華人文化中本來就是比較壓抑情感)。

如此一來,上帝很容易被看成冰冷的父親、嚴厲的審判官。但近年,不少聖經學者重新探索聖經,指出上帝充滿了各種情感,祂會恨、憤怒、嫉妒和憂傷;祂也有憐憫與喜樂,更重要的是,祂是位慈愛的上帝。[2]

史卡吉羅提到上帝是有情感的,而既然人類按祂形像被造,情感也是上帝所賜的禮物,不該被遺棄。他整合了許多心理學的洞見,[3] 來幫助信徒更多檢視自己的家庭背景及情感的健康,以加深我們與神、與他人、和與自己的關係。他甚至用嬰孩、幼童、青少年、成人的區別,來幫助我們檢視自己的情感健康,評估自己是否在情感/靈命上真正成熟。[4] 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不該絕對化;但比起過去一些只把外在行為當作屬靈的論述,史卡吉羅已經做出很大的貢獻。

重回默觀的屬靈傳統

除了情感健康外,史卡吉羅也強調默觀這屬靈操練傳統的重要性。華人福音派的靈修傳統較為單一,信仰很容易被侷限在某些特定神聖事務上(比如上教會與讀經)。正如前面所說,有時候我們無法真正觸及內在的生命;甚至許多看起來是為主的行動與忙碌,是出於自己缺乏存在感。但默觀的操練,卻要我們真正安靜下來,察驗自己的真實情感,時時刻刻去與神交通,享受經歷祂的愛與同在。

在《情感健康的門徒》,史卡吉羅廣泛援引聖本篤、十架約翰、依納爵、梅頓、巴默爾等基督宗教靈修大師的智慧,其中第六章提出的「穿牆之旅」更是跳脫了福音派教會常有的技術性思維(所謂技術性思維,就是任何問題一定都要有正確答案,甚至把痛苦、把人當作技術問題去解決),讓我豁然開朗。

史卡吉羅借用哈伯格(Janet Hagberg)與顧立奇(Robert Guelich)的整理,把這個旅程的階段做出劃分。其中一個關鍵,就是承認信仰之旅會有撞牆期。至少我從小到大,沒有在教會聽過信仰的撞牆期這件事,彷彿我們總有一些策略和公式,照著做就能夠信心充沛、達到屬靈的高峰。但其實這樣就忽略了人生的常態就是苦痛,苦痛的程度甚至如十架約翰所描述的心靈黑夜:「黑暗、無助、疲憊、失敗或挫折的感覺,貧乏、空虛與枯竭紛至沓來。」

很可惜的是,在許多情感不健康的教會中,信徒的痛苦、失落、對信仰懷疑、或對服事感到疲憊等常見的現象,常被看成是「異常」、不屬靈。而許多碰到撞牆期的人沒有被理解、牧養,反而漸漸對教會和信仰失望。史卡吉羅卻說,是神帶領我們走向了牆,目的是要讓我們在許多幻象破滅之後,更深經歷神的愛;這反而是一個契機,讓我們從外而內、從表面到深處的生命慢慢被神改變。

穿牆之旅,使我們能更大程度地遭破碎、能夠為奧祕尚未揭曉而感恩、可以更有能力等候主,最後是真正的自由超脫。正如這章的副標所說,穿牆之旅帶來的是「放下權力和掌控」。但弔詭的是,權力與掌控這正是許多教會發生「屬靈虐待」最核心的原因。

***

總而言之,《情感健康的門徒》一書,整合許多心理學與基督教靈修神學的洞見,結合作者自己的心路歷程,是一本非常豐富(可能太豐富)的入門書籍。若是你也對什麼是「屬靈/靈命」感到疑惑,這本書應該可以帶來不少的啟發。

到底什麼才是屬靈?我自己有了初步的想法:

藉著上帝的靈引導,能夠真實接受人生的有限與苦難,不為討好他人而活;卻能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恩賜、謙卑學習、賦能與他人,活潑有生命力地向著神好好生活。

我安慰自己,在傳統的定義中,我不大屬靈;但藉著這本書發現,至少有新的路徑可以嘗試。

願我們都在這條「屬靈」的道路上,少遇見試探、少點絆倒人,好好生活。


附註
1. 參高曼(Daniel Goleman)著,《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張美惠譯,台北:時報,2016。
2. David Lamb, The Emotions of God: Making Sense of a God Who Hates, Weeps, and Loves (Downers Grove: IVP, 2022).
3. 書中廣泛地整合了心理學的洞見,讓人看到心靈的健康並非一蹴可幾,但有跡可循。包括薩提爾(Satir)、高曼(Daniel Goleman),莫瑞.鮑文(Murray Bowen,常譯為「鮑恩」)的區隔化理論、依附理論及瑪吉.斯卡芙(Maggie Scarf)的海狸系統模式等等。
4. 參史卡吉羅的第一本書《建立高EQ的教會》(南帕薩迪納:麥種傳道會,2009)第四章,2021年出的《情感健康的門徒訓練》(Emotionally Healthy Discipleship,暫譯)則提供了一個更新的版本。

 
本文章摘自《校園雜誌》2023年5.6月號【屬靈屬靈,多少罪惡假汝之名?:整合情感健康的靈性】。經《校園雜誌》授權同意轉載使用。
新書簡介
情感健康的門徒:給每個大人的情感成長學

《情感健康的門徒》

作者:彼得‧史卡吉羅
譯者:柯美玲
書系:門徒培育SP
頁數:288頁
定價:370元
單本79折特價:292
3本以上75折特價:278
線上試讀
優惠期限
2024年4月30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