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
閱讀食堂

怎樣叫「屬靈」?——談這些年教會靈性觀的發展與校園出版品

/作者:黃旭榮(校園書房出版社總編輯)

畢德生說過:「要論一個人是否屬靈,不光看他在教會中的服事,也不光看他多麼熟悉聖經、多會禱告,也要看他在家裡是否搶著要去洗碗碟、換尿片,善待他的配偶、兒女,甚至如何愛護地球。」我想,這就是校園靈修學書籍的特點,我們提倡的,是一種全人的、生活的、品格的靈修學。
曾經,聖俗截然二分的時代

一九八0年代我剛信主時,那個年代的教會深受倪柝聲的靈魂體三元論影響。還記得那時剛上大學,系上學長為新生辦舞會,但是團契學長嚴嚴囑咐不可參加,因為舞會是在「黑暗中行事」。也最好不要去看電影,因為那都是人寫出來的劇本,都是「虛假的」。在那個年代,屬靈跟玩樂是明顯互斥的,耶穌是嚴肅、道貌岸然、不苟言笑的。而團契非常重視晨更、晚禱、靈修,愈早起來讀聖經,被認為愈是屬靈。這讓我想起一件往事;有一次團契小組相約早上七點,要到校園內的大石桌一起晨更;到了現場發現,早被會所的弟兄姊妹佔據了,我們決心要佔領回來。於是下週我們六點就去,結果再下一週,六點去時又被他們搶先,我們就改約五點半晨更。最後他們五點就開始晨更了,我們「只」好回到七點的時間。

那時候的靈性觀,把狹義的信仰相關之事視為「屬靈」,例如讀經、禱告、聚會、佈道等等;其他則屬於「世俗」。還記得那時教會的一位長老,每次輪到他公禱的第一句話都是:「感謝上帝!我們放下世俗的工作,來到你的聖殿敬拜你……」,教會裡隱約有一種氛圍,如果沒有全職的呼召,將來最好從事軍公教事業,或者當個工程師,最好不要讀商,更不要進入影藝圈,因為商業界充滿邪惡試探,影藝圈則紙醉金迷;最屬靈的莫過於當傳道人、宣教士。學生時代的我們雖不至於不用功讀書,但總活在矛盾、掙扎當中,好像信主之後若沒有投入全職傳道就是次等公民,上班的最高目的也是為了領同事信主。

那是個聖俗二分的時代,優點是塑造了良好的靈修習慣,打好聖經基礎;缺點是信仰與生活(職業)脫節,好信徒差不多就是看輕此世、天天期盼著主的再臨,以回到美好的天堂。再加上時代主義的影響,普遍認為廿世紀末就是世界末日,基督即將再來,信徒即將被提,更加深了聖俗二分的世界觀及狹隘的屬靈觀。

一九八一年,香港學生福音團契出版了傅士德的《屬靈操練禮讚》,風行一時。書中討論默想、禱告、禁食、研習、簡樸、獨處、順服、服事、認罪、敬拜、指引、歡慶等十二個重要操練,那一代敬虔的信徒莫不受之影響。傅士德將天主教許多古典的靈修傳統介紹給基督新教,雖然仍有些修道院聖俗二分的味道,但帶來許多好的影響,特別是默想、獨處等,平衡了其後發展起來的靈恩運動。

復活耶穌的「屬靈」示範

簡短爬梳了一點個人過去的經歷,該回到聖經的脈絡思想了:耶穌,是怎麼看待「屬靈」這件事呢?約翰福音廿一章記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主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天未亮主耶穌就出現在岸邊,指導忙了一夜卻一條魚也沒捕到的門徒們。門徒們上岸後發現,主耶穌已經為他們生火做了早餐!復活的主非但沒有責備他們居然去重操舊業,也沒有召聚他們開始短期密集查經班。畢竟主耶穌復活到升天,只有四十天在地上,按理說應該把聖經從創世記到瑪拉基書好好講一遍,再帶著他們禁食禱告、晨更靈修、建立團隊,然後分配他們往全世界去宣教。主耶穌沒有這麼做,祂在岸邊採集木頭、生火烤餅,然後跟他們一起吃早餐。那時可沒有卡式瓦斯爐,做一頓早餐是要花很多工夫的;我想這顯示出,主耶斯復活後仍然有一個肉身,而且過著與以往一樣的生活。其實聖經、猶太的靈性觀,是看靈、魂、體為一個整體的,但歷代的教會恐怕都壟罩在「諾斯底」的陰影之下:常是聖俗二分、輕視肉體。

一種全人的、生活的、品格的靈修學

畢德生曾說過:「要論一個人是否屬靈,不光看他在教會中的服事,也不光看他多麼熟悉聖經、多會禱告,也要看他在家裡是否搶著要去洗碗碟、換尿片,善待他的配偶、兒女,甚至如何愛護地球。」我想,這就是校園靈修學書籍的特點,我們提倡的,是一種全人的、生活的、品格的靈修學。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大部分的出版書籍都跟靈修學有關:靈修學一定根植於聖經(聖經相關書系),又可與歷代神學思想對話,汲取歷代思想家的洞見與養分(神學各書系),以避免錯誤的屬靈觀。靈修學又當實踐於生活每個層面,所以Living生活館、Work書系、Home書系也都是靈修學的展現。當然Move書系、Land書系更是靈修學的觀念篇,例如Move書系中魏樂德的《靈性操練真諦》,就是一種全人的、品格的靈修學;還有Land書系中,猶太拉比赫舍爾《安息日的真諦》的時間靈修學,都是經典之作,影響了許多基督徒的靈性觀,帶來更完整、適切的門徒生活。

回顧我自己的人生,可以發現屬靈觀深深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與信仰方式,而屬靈觀又與對聖經、教義的理解息息相關,找到合乎聖經的靈修學書籍,建立趨於正確的觀念是何等重要。這本書饗特刊,特別向大家介紹校園的幾位靈修學大師,也邀請一些牧者談談自己對靈修的心得,以及幾位神學院老師從比較理論架構的角度淺談靈修學,希望可以幫助每位基督徒,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更全面的對靈修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