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
閱讀食堂

建構當代靈修學整合的方法論

/作者:潘怡蓉(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

一個活潑有生命的群體傳統,需要在改變的處境中,重新詮釋繼往的傳統, 並尋求適切的理論和文本以豐富自己的實踐運用,整合新的實踐架構,提出新的應對方案,並繼續在對話中,不斷整合出對過往傳統的新理解,以調整在當代處境的應用。

「靈性」或「靈命」(spirituality)可以指一個人因相信耶穌基督的福音而有的新生命,[1] 這新生命藉著聖靈的更新,使人得以日漸脫離自我中心,經歷轉化 (transformation)而成長更像基督,並在生活、服事與工作中,因著感悟三一上帝的呼召,積極地回應與敬拜祂,發揮作光作鹽的見證,活出在基督裡的新人性(humanity),並參與祂國度而展現召命。[2] 整全(integral)的靈性觀所涵括的,包括群體性、社會性與末世性的多向度。因此,關於方法論的課題,要考慮整全與多向度培育,也要整合靈修理論與實踐行動、傳統延續與當代處境應用。因此有系統且有框架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清晰的步驟進行靈修反省,[3] 也得以進一步在神學反思的基礎上建構靈修神學。

經典處境化

當我仍在魯汶大學讀書時,藉著修讀大公教會不同的靈修傳統與研究靈修經典,不單對自己的生命有進一步的反思,也因著加深對其他靈修傳統與群體的認識,對自己的靈修傳統得以有不同角度的對比與反省,[4] 當時常常思考如何將這些歷史中遺留的信仰的經典介紹給華人教會,[5] 使更多讀者得以從這些作品的精隨中,得到新的洞察與啟發,以至於生命被感染進而在聖靈光照中被轉化。[6] 回到香港任教於神學院後,常思考二個基本的問題:如何將所學的靈修理論與經典運用在自己所服事的處境?如何在華人教會的牧養處境整合出因應時代的生命培育方式?被感染進而在聖靈光照中被轉化。 回到香港任教於神學院後,常思考二個基本的問題:如何將所學的靈修理論與經典運用在自己所服事的處境?如何在華人教會的牧養處境整合出因應時代的生命培育方式?[7]

我常在不同科目的教學中探討文本與教會群體在新處境中的對話方法,[8] 體會到將靈修理論與經典詮釋到處境中是一種對話的過程,[9] 這過程不是由上而下照單全收的應用方法,也不是一條線由前到後的邏輯步驟,而是一種不斷循環的交錯過程:就是在變化的處境中,能辨識出新的挑戰與需要,並觀察這些需要對教會牧養產生的訴求,因此也思考教會群體在面對挑戰時,所運用的靈修理論與經典的適切性,並觀察、分析與解釋因著運用靈修理論與經典所產生的轉變。一個活潑有生命的群體傳統,需要在改變的處境中,重新詮釋繼往的傳統,[10] 並尋求適切的理論和文本以豐富自己的實踐運用,整合新的實踐架構,提出新的應對方案,並繼續在對話中,不斷整合出對過往傳統的新理解,以調整在當代處境的應用。[11]

整合的方法論

以下我簡單分析理論與實踐交互影響的整合方法論,說明靈修傳統與經典處境化的四大範疇與八個元素互相交織的向度:

A. 第一個範疇是處境評量

意識處境轉變:社會處境因不同的年代產生新的改變,所出現的新需要與挑戰常常影響會眾生命掙扎的產生。不同年代的教會處境,也產生內部領導結構與會眾之間關係動力的改變,若能清楚地評量教會內外處境的轉變焦點,則可以朝建設性的方向,更新固有的運用資源與實踐框架,進而探討與開拓新的資源與解決方案。
檢討應對方式:個人面對社會與教會轉變處境中的需要與挑戰,會因每個人的性別、背景、個性、際遇與人生階段,產生不同的應對方式;而群體所依據的理論與傳統習慣,也會影響個人與群體在新處境中的反應。對於個人或群體應對方法的優缺評估,是產生新方向的開始。

B. 第二個範疇是文本分析

尋找適用文本或理論:在轉變的處境中,探討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說明其適用的理由與強處,包括對傳統中,已經被群體廣泛使用的文本或理論,也包括對其他未被強調文本或理論的探討與分析。藉此分析能夠聚焦討論文本或理論的強弱,從中吸取亮光和啟迪,將之補充在個人與群體的不足之處,針對處境的新需要提出建設性的指導與基礎。
對比相關文本或理論:在分析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時,進一步探討相關的作者觀點,可以視不同年代的作者對同一文本的運用,也可以是不同靈修作者對同一觀點的不同角度,透過對比的方式,反思不同作者的角度與詮釋方法,歸納出對文本或理論的神學反思,總結出基本的神學或理論反思。

C. 第三個範疇是實踐反思

分析與掌握實踐問題:透過調查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在教會的影響,運用問卷調察或是訪談,藉著分析所蒐集的資料,以坦承與求真的態度,評估適用的靈修經典文本或理論的不足與限制,或是優點與潛在可能發展性,掌握個人與群體靈性問題癥結所在,並透過探討、解釋與歸納主要問題之原因所在,進而尋找適合的解決之道。
神學反思與整合理論:將調查出的歸納結果與文本分析所得出的神學反思做對比,以調查結果評量文本與理論的適用性,對文本與理論提出建議與應用上的修正,也以文本分析所歸納的神學反思反省調查結果,這兩種的反思有助於整合出切合新處境的可行理論架構。

D. 第四個範疇是行動應用

提出行動方案:靈活地運用實踐反思所整合的理論框架,對會眾給予說明的基礎和成長的藍圖,並針對群體中不同的需要,加以調整而設計出應用的行動方案,例如對教會關懷的應用或是對婚姻家庭的應用等。使牧養與靈修陪伴的實踐,可以適切地幫助群體與個人的生命成長。
行動應用中修正:透過詮釋過程,讓新的理論框架進一步與當前新處境對話相遇,並從實際的交流與反思中,取得果效評估與影響回饋,分辨聖靈在其中的引導與提醒,以至於能對自己所選取的的靈修文本或理論再進行修正,以切合新處境中會眾的新需要。

整合的方法論模型

若按以上所提出靈修資源處境化的過程,可以簡單地畫成一個組合模型(model)。我將四大範疇(處境評量、文本分析、實踐反思、行動應用)與八個元素(意識處境轉變、檢討應對方式、尋找適用文本或理論、對比相關文本或理論、分析與掌握問題、神學反思與整合理論、提出行動方案、行動應用中修正)歸納成以下的模型。

在靈修神學、教牧神學和實踐神學的研究與實踐中,雖然常常是從對處境的思考開始,按以上六個步驟作有條理的分析與解釋,但這六個向度其實在現實生活的應用中是互相交織,因此可按不同次序處理不同靈修議題。這個循環思考方式不單單是研究方法,而是一種學習的態度,強調敏銳處境新的轉變、辨識生命新的掙扎與需要,反省自己的不足與限制,學習補充適切的新洞見、選擇應對轉變的新方向,藉著評估尋求聖靈在新路徑的引導。

祈願前行

過去幾年華人教會在靈命培育所面對的挑戰是多方的,因著社會轉變相當快速,政治、經濟、文化、環保與教育都激盪著處境中的教會,信仰群體不斷要面對的靈性培育,產生特別的處境議題與需要。但教會的培育卻常被批評與時代脫節、在現實中離地。這些都讓我深思,當代的華人靈性轉化,並正視世界與華人環境所產生新的挑戰,以尋找更適切的方式,探索新世代的靈命培育與塑造,這些都能促使個人與教會群體產生新的活力,也能在自己的處境與時代建構華人的靈修神學。


備註:
1. Mark A. McIntosh, Mystical Theology: Challenges in Contemporary Theolog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8), 9.美國的學者Mark A. McIntosh認為基督徒靈性的基本定義是“the new and transformative pattern of life and thought engendered in people by their encounter with God”,靈修學中對靈性不同的討論可參考McGinn, Bernard, The Presence of God: A Histoty of Western Christian Mysticysm, 6 vols. (London: Cross Road, 1991-2005)。
2. 靈修學者Sandra M. Schneiders 定義靈性為“Spirituality as lived experience can be defined as conscious involvement in the project of life integration through self-transcendence toward the ultimate value one perceives.” 她提出基督教靈性的特殊在於“When the horizon of ultimate value is the triune God revealed in Jesus Christ and communicated through his Holy Spirit, and the project of self-transcendence is the living of paschal myste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church community, the spirituality is specially Christian and involves the person with God, others and all reality according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se realities that is characteristic of Christian faith.” 參Sandra M. Schneiders, Essay, in Philip, Sheldrake, eds., The New SCM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Spirituality, 1.
3. 參Elaine Graham, Heather Walton, and Frances Ward, Theological Reflection: Methods, 2nd ed. (London/New York: SCM Press, 2019), 2-3;與Pete Ward, Introducing Practical Theology: Mission, Ministry, and the Life of the Church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17)。
4. 參傅士德、畢比:《一生渴慕神:基督徒靈修七徑》(台北:校園,2009)。
5. 對於靈修經典的定義與其深遠的影響可以參考David Tracy 的一段話:“The classic text’s fate is that only its constant reinterpretation by later finite, historical, temporal beings who will risk asking its questions and listening, critically and tactfully, to its responses can actualize the event of understanding beyond its present fixation in a text. Every classic lives as a classic only if it finds readers willing to be provoked by its claim to attention."David Tracy,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 (New York: Crossroad, 2000), 102.
6. 這方面的基本探討可以參考麥格夫所著的《基督教靈修學》(香港:基道,2004),第七章,頁234-248。
7. 參Miroslav Volf and Dorothy C. Bass eds., Practicing Theology: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Christian Life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Eerdmans, 2002)。
8. 參John Swinton and Harriet Mowat, Practical The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London: SCM, 2016); Richard R. Osmer, Practical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2008); Ray S. Anderson, The Shape of Practical Theology: Empowering Ministry with Theological Praxis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sity, 2001)。
9. 參David Tracy,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 (New York: Crossroad, 2000); Philip Sheldrake, S.J., “Interpretation,” in The New Westminster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Spirituality, ed. Philip Sheldrake, S.J.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5), 13.
10. Lieven Boeve, Interruption Tradition: An Essay on Christian Faith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Louvain/Dudley, MA: Peeters Press, 2003), 19-22.
11. 參Philip Sheldrake, Spirituality and History: Questions of Interpretation and Method (London: SPCK, 199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