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
閱讀食堂

如何跨越舊約的「釋經禁區」——從萊特《基督教舊約倫理學》說起

/嚴建基(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

主日下午,團契組長正在關心剛受洗的阿庭。

組長:阿庭,最近工作都順利嗎?
阿庭:差不多吧!我才剛畢業,就找到算穩定的工作,然後慢慢適應。
組長:感謝主的帶領,所以你更加要聽主的吩咐,把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主。
阿庭:十分之一?誰說的?
組長:這是在舊約裡,上帝吩咐以色列人做的奉獻。我和教會其他弟兄姊妹都有遵守。
阿庭:是嗎?舊約也記載以色列人在安息日聚集敬拜神,那為什麼我們基督徒沒有在禮拜六,而是在主日一起崇拜呢?組長,我們可以選擇性地遵守聖經嗎?
組長:這…….等我翻一下聖經……

有些基督徒奉聖經為信仰生活準則的根據,正氣凜然地高呼「唯獨聖經」。只是當他們對聖經的解釋遭質疑,彷彿神聖不可侵犯的「釋經禁區」遭入侵,他們就會嚴陣以待,卻無言以對。這時才發現,他們的「惟獨聖經」其實是指「惟獨我的釋經」。以下是常見「禁區」被侵擾的情形:為什麼神在西奈山吩咐不可殺人,卻命令進入迦南的以色列人殺死當地居民?究竟我們要愛人還是傷人?為什麼「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1 這句經文令我們戒慎恐懼,必須恭敬地十一奉獻;可是,同樣是舊約的記載,我們卻認為以色列人在安息日聚集敬拜的傳統,不合現今基督徒的時宜。

筆者也曾被這些「禁區」困擾多時,常常懷疑自己是否信心不足,抑或鑽牛角尖。直到我第一次閱讀萊特(Christopher Wright)的《基督教舊約倫理學:建構神學、社會與經濟的倫理三角》,讀經的鬱悶感漸漸消散,茅塞頓開。萊特怎樣把舊約的「釋經禁區」說清楚呢?他運用了以下三個工具。

工具一:「一致與多元」

校園在二○一一年出版萊特的《基督教舊約倫理學》,2 作者花了三十多頁的篇幅,透過疏理一九八○至二○○○年代重要舊約學者的觀點,帶領讀者進入舊約的「釋經禁區」遊歷一番。只要我們放下對舊約的某些成見,緊隨作者亦步亦趨,就會發現前方是一片豁然開朗——「禁區」裡面沒有窮山惡水,但有高山奇峰可以登高望遠,也有老樹清溪可以追本溯源。

萊特指出,舊約研究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年成果豐盛。總結多位學者的觀點,我們可以從兩對互相對照的觀點來欣賞舊約「釋經禁區」的風景。首先是「一致與多元」。「一致」是指從舊約歸納出有關神的特質以及以色列人信仰生活的一套原則;「多元」是指認清以色列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信仰生活面貌,不宜一概而論,讀者應該留意舊約個別事件的信仰內涵。3 支持「一致」觀點的學者認為,神對人有一致的道德要求,所以舊約中神對人具體的吩咐,可以衍生為普遍原則,在其他處境應用。他們提出「中介原則」的概念,把舊約的教訓在今天的生活處境落實。雖然如此,支持「多元」觀點的學者卻認為,舊約書卷所處不同的歷史情境,會促成不同的信仰教訓。例如以色列最早的時期是一個游牧民族,與之後他們所建立有體制的國家不同,也與後來他們作為被擄群體不同。我們不應把這個多元現象簡化為超越時空的真理。4 把這兩個觀點融合的學者,提出以色列人的判斷和行動,是受某種內化在心裡理想行為的圖像所影響。他們認為可以從舊約歸納出以色列人心目中理想行為的典範,作為給我們的教訓。但他們強調,舊約不同的文學體裁,展現出不同的行為典範。例如律法書描繪了珍惜生命、善用土地、憐憫客旅等原則,這些原則就形成家庭典範。5 正如學者對舊約裡面「一致」與「多元」有不同的觀點,萊特沒有給讀者一個標準答案。他強調兩者不應偏廢,反而應該互補,以促成一幅畫更完整多彩的舊約圖畫。

另外一對互相對照的觀點是「啟示與歷史」。「啟示」是指以獨一神雅巍與祂選民的互動,作為研究舊約信仰生活面貌的前提;「歷史」是指用歷史考據和社會學分析,把以色列人視為古代迦南歷史上其中一個民族,否定他們在神學上獨特的身分。6 支持「啟示」觀點的學者曾批評一九七○年代以來的舊約研究著作,沒有把舊約的教訓統合成中心原則。他們指出即使那些著重舊約的多元性的學者也會樂於歸納出幾個基於神啟示的主題,包括神的旨意、神的榜樣。具體而言,他們認為律法是由神向以色列人啟示的,當眾先知依照律法的標準批評外邦的道德問題,其實也顯示從神而來的律法也適用於外邦人。7 與這些學者大相徑庭的,是支持「歷史」觀點的學者,他們當中有人最早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採用社會學來研究舊約,甚至用馬克思主義的角度解釋舊約,因此招致猛烈抨擊。他們認為舊約給人的教訓不在於神的啟示,而是在於以色列人在歷史上努力嘗試,展現自由、平等、正義等價值,成為世人的榜樣。有的學者也仔細地把以色列與周圍的迦南民族,作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比較。8

有以上學者引路,我們到舊約的「釋經禁區」遊歷之後,必定滿載而歸。「一致與多元」提醒我們,把舊約的教訓歸納成今天的信仰生活原則時,要注意不同書卷對於同一件事的描述,會受不同的文學體裁、歷史處境影響,因此可能會帶出不同的神學涵義。例如,創世記所記載雅各在伯特利許願十一奉獻與瑪拉基書所記載神吩咐人十一奉獻,兩者可能有不同的神學涵義。「啟示與歷史」則開啟我們神學、歷史、社會學的眼光,幫助我們從多角度認識舊約。例如我們讀約書亞記時,心裡會納悶神為什麼吩咐以色列人大開殺戒,我們會被「神的屬性」、「公義的戰爭」等抽象用詞逼得喘不過氣。這時,我們可以從歷史、社會學的眼光,認識一下古時迦南地不同種族的社會制度、族群之間的關係。

工具三:舊約的倫理典範

《基督教舊約倫理學》作者最大的創見,就是借用「典範」(paradigm)這個科學概念來建立一套神學釋經的方法。他設計出上帝、以色列、土地的三角倫理典範,用來討論舊約所記載的以色列人怎樣在生活各個層面做「應該」、「不應該」的判斷。9 這個倫理典範涵蓋層面甚廣。萊特以八個課題為應用倫理典範的例子:生態、貧窮、土地、政治、公義、法律、家庭、個人。他「還原」舊約的世界,闡釋這個典範怎樣在上述舊約社會處境中應用,繼而探討怎樣在今天整個人類社會應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倫理典範有豐富的基督教神學內涵。三角倫理典範當中的上帝、以色列、土地,因為主耶穌賜給普世的救恩,就延伸為上帝、教會、團契的關係。以至在終末,這三角成為上帝、蒙救贖的人類、新創造的關係。

《基督教舊約倫理學》是一本值得向大家推薦的經典之作,因為作者敏於分析舊約的文學特性、各書卷的異同,幫助讀者恰當地理解不同文體的書卷所帶來的倫理教訓。除了文學特性之外,他也深入考究基督徒閱讀舊約的歷史處境,歸納出教會歷史中不同時代的釋經傳統,包括初代教父、宗教改革領袖,以至今天各個信仰派別的進路。

舊約研究的新發展

以下表格綜合了萊特的推介(工具一、工具二)和校園所出版有關舊約研究的著作,讀者可以按自己的興趣及程度來閱讀:


1. 瑪拉基書三章10節。
2. 原書在一九八三年出版,校園所翻譯出版的是原書在二○○四年的增訂版。美國IVP出版社在二○一一年為原書再度增訂出版。
3. 能在這兩個觀點之間游刃有餘的是舊約學者戈丁葛(John Goldingay)和楊仁(Waldemar Janzen)。
4. 同上,頁509~510。
5. 同上,頁522~523。
6. 凱瑟(Walter C. Kaiser, Jr)和高華德(Norman Gottwald)的論述分別代表了這兩個觀點。
7. 同上,頁514~516。
8. 同上,頁507~508。
9. 萊特著,黃龍光譯:《基督教舊約倫理學:建構神學、社會與經濟的倫理三角》(新北:校園,2011)。
新書簡介
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

《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

作者:孫寶玲
書系:研經叢書
頁數:944頁
定價:1200元加入購物車
線上試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