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
閱讀食堂

從《笑傲江湖》淺談「歷史耶穌研究」

/應仁祥(校園書房出版社主編)

馬丁.路德,便是「歷史耶穌研究」的一個重要奠基者。改教家希望以此作為基礎,來對抗龐大的傳統天主教釋經系統。
其實大多數的福音派學者,都可算是「第三問」的一員;他們努力回到第二聖殿時期猶太人的文化處境中,去理解歷史中耶穌的言行舉止,究竟意義為何。

有時候覺得,人真的就像聖經說的那樣,我們最大問題的來源,便是老想著要吃善惡樹上的果子。因為妄想用自己的是非對錯標準來評判某些事情,結果把好人看成壞人,把壞人視為知己。多少的麻煩,都從這裡開始。

在我心目中,金庸的《笑傲江湖》,便是一本提醒世人,重新檢視自己是非善惡觀念的好書。讀過《笑傲江湖》的人,一定會對書中好人與壞人的顛覆,印象深刻。透過主角令狐沖的眼睛,我們看到了江湖上許多所謂的名門正派,其實背地裡盡幹些骯髒污穢的事情;相反地,那些人稱「邪魔歪道」的人物,反而臥虎藏龍,裡面有著許多英雄豪傑,甚至比名門正派更重視真正的是非對錯。

萬萬沒想到,孫寶玲老師的《新約聖經研究導論》(校園2018年11月出版)也像《笑傲江湖》一樣,改變了我對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的刻版印象。原本應該是十惡不赦的「歷史耶穌研究」,在孫老師的介紹之下,才發現並非如此。事實上,過去數十年的新約研究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更是因為「歷史耶穌研究」扮演了關鍵角色的緣故。

為什麼會覺得「歷史耶穌研究」是邪魔歪道呢?主要還是因為,聽過太多關於這個學派的惡行惡狀了。就拿常跟「歷史耶穌研究」聯想在一起的「耶穌研討會」來說,一群學者聚在一起,根據各式各樣的歷史證據,投票表決四福音書中關於耶穌言談與行為的記載哪些是真的、哪些不是,將四福音書弄得支離破碎,結果很多關於耶穌神性的記載,通通被視為迷信而遭刪除。

也因此,在我心裡,總覺得「歷史耶穌研究」只是無神論者玩出來把戲,為的是想要用歷史和科學來否定基督信仰。如果新約研究中有所謂的魔教,應該就屬「歷史耶穌研究」那一群學者了。

笑傲江湖第一人:馬丁.路德

不過,在看過《新約聖經研究導論》之後(特別是裡面一篇「歷史耶穌」的文章),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歷史耶穌研究」的理解是錯的。雖然,「耶穌研討會」的確是「歷史耶穌研究」中的一個派別,然而「歷史耶穌研究」的光譜相當多元,除「耶穌研討會」外,還有很多名門正派、英雄豪傑,其實也都可說是「歷史耶穌」研究中的一員,他們既有扎實的信仰基礎,也有豐富的歷史研究能力。我不該把所有的「歷史耶穌研究」,都一概視為邪魔歪道。

好比說馬丁.路德,便是「歷史耶穌研究」的一個重要奠基者。當年的馬丁.路德,以及其後許多宗教改革者,他們用來和天主教傳統分庭抗禮的一個重要神學宣告:「惟獨聖經」,就是接下來數百年「歷史耶穌研究」的開端。他們希望擺脫數千年來天主教傳統對聖經的解釋,嘗試回到聖經的文本當中,去探討第一世紀四福音書與保羅書信作者筆下的耶穌,真正說了些什麼。改教家希望以此作為基礎,來對抗龐大的傳統天主教釋經系統。

誰在爭奪武林盟主:「第一問」與「無問」時期

到十九世紀後半葉,情況才出現改變。因為理性主義抬頭,科學研究日新月異,歷史研究方法開始出現許多新的可能,在這些方法推波助瀾下,「歷史耶穌」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變化。這一次,「歷史耶穌研究」的主要反抗對象,從天主教變成了新教;人們不滿意改教家的研究成果,想要用嶄新的歷史研究方法,去尋找耶穌的真實面容。

他們最主要的立論根基,是認為真實的耶穌其實是橫空出世的天才,他是出生在第一世紀的理性主義者,他的言談更接近希臘哲學而非猶太文化,是個住在中東地區,但是思想卻像蘇格拉底、柏拉圖一樣的哲人。可惜當時的猶太人太迷信了,把許多神蹟奇事硬套在耶穌身上,把他講的很「神」,新約便是這種扭曲下的產物,歷史耶穌研究就是要恢復耶穌希臘哲人的原貌。

面對這個來勢洶洶的思潮,孫寶玲老師形容為「歷史耶穌第一問時期」的質疑,教會也開始有些回應。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回應者,便是非洲宣教的史懷哲醫生,以及新約學者布特曼。因為這兩個人的回應--一個大方承認耶穌就是猶太人,阻絕了把耶穌詮釋成理性主義者或是類似希臘哲人的可能(史懷哲);一個大方承認福音書作者就是迷信,把耶穌的扭曲給神話化,偏偏我們眼前所擁有的歷史記載,就只有這些人寫的四福音,所以研究歷史耶穌根本就不可能(布特曼)--十九世紀下半葉非常火紅的歷史耶穌議題,到了二十世紀初期,算是暫時安靜了下來。孫寶玲老師便稱史懷哲與布特曼稱霸的這個階段,是「歷史耶穌的無問時期」。

二十世紀的風起雲湧:第二問時期

但是,隨著二十世紀上半葉歷史研究方法再次更新,以及考古學挖掘出更多第二聖殿時期(也就是耶穌生活的那個時期)的文獻,史懷哲和布特曼設下的結界開始鬆動。

先說布特曼這邊的鬆動。一方面,歷史研究在社會科學的幫助下,開始有能力去建構完整的第一世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面貌,藉著許多新出土的第二聖殿時期史料,讓歷史學家找到方法,繞過福音書對耶穌的「扭曲」,去描繪歷史耶穌的樣貌。另一方面,除了福音書之外,也開始找到像是多馬福音這樣跟耶穌有關的歷史文獻,有了新約以外的文本,可以拿來認識歷史耶穌。

這個孫寶玲老師所說的「第二問」時期,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仍然懷疑福音書、保羅書信對耶穌的描寫。他們認為耶穌一定跟猶太人很不一樣,否則不可能有人願意跟隨。在這思維下,才會有「耶穌研討會」這樣的組織出現,想用投票的方式,表決什麼是出於耶穌,什麼不是。標準就是,愈是跟那個時代的人不一樣的,才愈有可能真正出自歷史的耶穌。

猶太人的絕地大反攻:第三問時期

那麼,為什麼孫寶玲老師不走「第二問」的路,而是走進他所謂的「第三問」歷史耶穌研究呢?這就跟史懷哲的結界鬆動有關。史懷哲設下的結界,承認耶穌跟猶太人很像,相信神國即將降臨,世界即將終結。如果接受了史懷哲設下的結界,那麼耶穌應該就是福音書講的那個模樣:一個迷信世界末日的猶太人。然而,隨著第二聖殿時期史料的出土,以及歷史研究方法進步,開始有學者發現,「神國即將降臨」、「世界即將終結」這些現代人以為「很迷信」的想法,可能一點也不迷信。

特別是對於第二聖殿時期一種特殊文獻「天啟文學」(用了很多神國降臨、世界終結的語言和意象)研究的進步,學者開始發現,當猶太人講神國降臨、講世界即將終結,他們的意思並非現代人想到世界末日那樣,是一種時間、空間全然毀滅的情景。相反地,他們說到神國降臨、「世界終結」,指的是羅馬帝國的終結。面對第一世紀種種的經濟與政治迫害,讓猶太人渴望得到拯救,渴望曾帶領他們出埃及的神,再次興起一個類似摩西或是大衛的彌賽亞,帶領猶太人推翻當時的羅馬。整個國家因此從「被擄歸回」,重新回到神的統治底下(神國的降臨)。第一世紀普遍流傳的「天啟文學」,便是這種渴望的表達方式。

因此,相較於「第二問」的學者,認定耶穌和同時代的猶太人都迥然不同,「第三問」的學者則把耶穌放在猶太人的世界中,認為耶穌與猶太人的不同,是奠基在絕大部分的相同之上。其中最大的關鍵,就是對於「天啟文學」的解釋。耶穌所說的「天國近了」,以及各種類似「天啟文學」的預言,到底是新約作者塞進他嘴中的一種明智未開的宗教迷信,還是他真正這樣說過,而門徒如實記錄,既是宗教上的宣告,也是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宣告。「第二問」的學者普遍傾向前者;「第三問」的學者則為後者。

浪子回頭裡的笑傲江湖

走筆至此,讀者可能還是覺得有些抽象。我試著用個很熟悉的聖經故事,來整理一下「歷史耶穌研究」的發展。這個故事就是「浪子回頭」。從各個發展階段怎樣解讀「浪子回頭」的故事,應該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歷史耶穌研究」發展的軌跡。

除了「浪子回頭」,我們同樣也可以將這個表格,運用在福音書裡其他的經文,像耶穌的禱告、耶穌的比喻、耶穌的教導、耶穌的一些行為(在曠野四十天受試探、潔淨聖殿、對安息日的態度),耶穌行的神蹟(五餅二魚、行在水面上)等等。

第三問裡的英雄豪傑、名門正派

那麼,我們所熟悉的斯托得、卡森、海斯、馬歇爾等福音派的新約學者,應該屬於哪個分期?有一次,我請教孫寶玲老師這個問題。孫老師的回答讓我大受啟發,他認為其實大多數的福音派學者,都可算是「第三問」的一員;因為這些學者或多或少都在努力回到第二聖殿時期猶太人的文化處境中,去理解歷史中的耶穌,他言行舉止真正的意義為何。

在孫老師這樣的分類下,這才發現,校園書房出版社一直都在「第三問」的浪潮中啊!原來,斯托得主編的聖經信息新約系列、卡森的《再思解經錯謬》、馬歇爾的《路加:歷史學家與神學家》、海斯的《基督教新約倫理學》,甚至包括大部頭的《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21世紀新約主題辭典:後期書卷及其發展》、《新舊約背景註釋》,也都可以從「第三波歷史耶穌研究」的角度加以理解。

這真的很像《笑傲江湖》裡的令狐沖,出生在華山派裡,原本以為世界是繞著師父岳不羣而轉,僅僅分成了「五嶽劍派」這樣的「名門正派」,以及日月神教那樣的「邪魔歪道」。但是進到了武林,有機會從更寬廣的江湖歷史重新審視自己的背景,才發現現在的華山派早已不是當年威鎮一方的華山派,很多寶貴的武林招數,都在當年岳不羣也參與在內的華山派內鬥中失去了。也開始發現,以往的「正邪」之分,其實只是師父岳不羣灌輸的分類方式;真正的大是大非、大善大惡,遠遠不是師父岳不羣說的那樣。

很高興透過孫寶玲老師知道「歷史耶穌研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明白自己的福音派背景,是在這個偉大的傳承當中。不再把「歷史耶穌研究」全視為洪水猛獸,而是知道怎樣區分對錯,跟著正確的歷史耶穌研究道路而去。畢竟,成為基督徒的意思,就是不斷地去弄清楚耶穌到底說了什麼、祂真正的意思為何;這些問題,都是在追問「歷史上的耶穌」,到底說些、做了些什麼。只有真正認識這位在歷史中做事的基督,我們才能說自己是祂貨真價實的門徒。

新書簡介
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

《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

作者:孫寶玲
書系:研經叢書
頁數:944頁
定價:1200元加入購物車
線上試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