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赫舍爾《先知神學》線上試讀本
P. 5

પᑥҏɓc03




               是為公義的上帝發言,為上帝對公義的關切發言。」這種對於神
               聖公義的重視,會讓今天的讀者發現,在二十一世紀社會、政治
               的處境下,社會運動人士所倡議的公義,與聖經所談及的公義不
               盡相同。聖經所談及的公義也不是一個憑空的觀念或品格,赫舍

               爾這樣解釋道:「並沒有終極的律法,也沒有永恆的觀念。惟獨
               上主是終極與永恆的。律法是祂所創造的,道德觀念並非與祂分
               離的實體;兩者都是祂所關切的。事實上,道德觀念的位格化
              (personalization),正是先知神學不可或缺的預設。」換句話說,

               先知所談到的公義,與世俗的公義明顯有所不同。我們常透過報
               紙、新聞節目與網路資訊來認識世俗的公義,然而這種公義卻是
               缺乏神聖權威與神聖悲憫。
                    今天,強調跨學科、跨文化的研究,已經是很普遍的一件

               事;不過赫舍爾與「道」(Tao)這個中國觀念進行對話,至少就
               他那個時代的聖經研究而言,前所未見。這種不同文化、不同宗
               教之間的對話,旨在呈現聖經中的上帝與眾不同:上帝不該被

               看成柏拉圖(Plato)所講的善、伊壁鳩魯(Epicurus)所講的絕
               對自足、印度教所講的最高存有、自然神論者所講的不動的推動
               者、道家所講的道(有如沉默或寂靜主義)。赫舍爾指出:「先知
               所宣講的不是上帝的沉默,而是祂的情義。要認識上帝的道路,

               必須先服從祂的旨意。」赫舍爾在本書與「道」的觀念對話,大
               概會讓熟悉這觀念的華人讀者產生共鳴,使他們閱讀與理解本書
               時更加得心應手。

                    赫舍爾是一位猶太教拉比,因此他的著作沒有涵蓋到基督
               教傳統,也不會提到新約聖經文本、耶穌基督、新約與教會。我
               們只能想像,如果這本書也包含對新約的見證,其深廣會達到哪
               種程度。畢竟耶穌是被稱作像摩西、以利亞般的先知。神聖的悲

               憫與先知的悲憫交融匯聚,其中滿是愛與公義,這在耶穌生平中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