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視窗

《先知神學》作者赫舍爾帶給我們的祝福

/張大虹(校園書房出版社市場部同工)

先知書是「什麼碗糕」——打破我們對大小先知書的成見

我們基督徒很少細讀聖經,讀聖經也是被鼓勵讀新約;對於舊約,通常不會去細讀,認為與耶穌、救恩或生活教導無關。就算講到舊約,多以創世記出埃及的故事,或大衛王的故事為主。「先知書」?除了在聖誕節或復活節引用以賽亞固定的幾處經文,或鼓勵人上進的「如鷹展翅上騰」之外,幾乎大先知其他四卷書都很少提及,更何況十二小先知書,絕大部分信徒都不太清楚是「什麼碗糕」。校園書房出版的《先知神學》,正是幫助平信徒來認識什麼是先知、先知書到底是說了什麼有意思的話。這本書足以除去我們對聖經先知書的誤解與成見,大大開啟閱讀舊約的視野!

誰有資格講先知書——認識拉比

基督教的神學院老師或一般牧者,尤其在台灣,要講解先知書,都很可能是「隔靴搔癢」。因為最有資格講舊約先知書的,自然是猶太教的教授,他們稱之為「拉比」。「猶太教」實應稱為「猶太信仰」,因它自始不是一個宗教,而是一種生活與文化的形式(「基督教」這字詞本身也是如此)。赫舍爾二十歲左右就成為猶太信仰的教師,他的一生就是為教導猶太信仰的內容而活。

赫舍爾的生活——先知中的先知

赫舍爾成長於二十世紀初波蘭的一個「拉比家族」中,從小就有嚴謹的猶太教育,遵行神「妥拉教導」的「663條律令誡命」。他熟讀猶太經文註釋「塔木德」,熟悉先知書的意義。先知書的意義內容,都不出創世記到申命記的妥拉範圍,是猶太信仰(如今我們可以說是基督信仰)的生活指南針。赫舍爾青年起歷經戰爭動亂,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二戰時他從波蘭輾轉遷移到美國,和其他猶太人一樣「分散到世界的彼方」。他十分能體會猶太人在西元前七世紀到前四世紀時,被擄與歸回時期所寫成的大小先知書。他在猶太經文的先知書中,看到有感情的神、關心人生活的神,而不是在禮拜堂被敬拜者恭奉在高處,不動如山、不言不語、與人無關的神。神是在生活中和人建立感情關係的神。因此赫舍爾能夠將先知書的教導活出來:他辦猶太教育學校,他為社會弱勢發聲,他主張各宗教、各種族間要對話,他和馬丁路德金恩一起遊行爭取黑人民權,他與嬉皮青年同一陣線反對不公義的越戰。赫舍爾用先知性的言語和想像,應用到生活之中,因此他被稱為「先知中的先知」。

赫舍爾講的先知書——先知神學

赫舍爾認為,神有豐富的情感,如同人一樣。我們應該這麼說:因為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神有什麼,人就有什麼。我們不是發現神有情感情緒,而是神本來就有這些情感而將這情感的DNA植入人的靈魂性情中。因此,「先知書」的總義,就是先知因著自己的情感,被神聖的神觸動,體會到神對被擄時期前後猶太人當時的情感——生氣他們不遵守教導、擔心他們走偏了人生路、盼望他們歸回到以前生活的土地、報復那些欺負希伯來的國家、一直愛著以色列民族等等——先知將這些情感體驗忠實地記錄下來,是帶著充滿神聖教導旨意的書卷,堪為猶太人及今日基督徒警惕的「家訓」。赫舍爾從先知書講到神是有「神聖的悲憫」的神,祂會生氣、爆怒、嫉妒、擊殺、後悔……;祂也會喜樂、愛慕、悲傷、難過、鬱卒……。這樣一位與人性情相近的神,怎麼會離我們太遠呢?所以赫舍爾透過先知書的講解,讓我們基督徒整全的了解聖經,認識我們所信的這位創始成終的神,實在是以祂的豐富情感觸動了我們的情感,讓我們來愛慕祂、追尋祂、跟隨祂,好使我們禮拜一到禮拜天的生活工作,都活在先知傳講的神旨意中。這就是赫舍爾從神帶給我們的祝福。

新書簡介
先知神學:赫舍爾論舊約中上帝的悲憫

《先知神學:赫舍爾論舊約中上帝的悲憫》

作者:赫舍爾
譯者:鄧元尉、邱其玉、徐成德、應仁祥
書系:里程碑
頁數:736頁
定價:950元
79折特價:751加入購物車
線上試讀
優惠期限
2020年8月31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