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4月號:做禮拜,然後呢?:與新世代共創禮拜神學新想像

本期內容

Vol.65 No.2 Mar.-Apr. 2023|與神同行看世界  


【編者案頭】 口罩脫下了,讓我們走出敬拜的疫情時代  嚴建基


【寶貝之愛】孤寂也是一種力量  明明


封面故事


做禮拜,然後呢?:與新世代共創禮拜神學新想像  

新冠肺炎疫情對整體台灣教會的聚會人數,
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
跟2017年比較,疫情期間的2022年:

主日聚會人數減少33%
聚會人數超過千人的教會數目減少幾乎50%
疫情緩解後出席實體聚會的人數減少30-40%
估算基督徒總人口減少接近50%
兒童主日學人數減少接近50%
(資料來源:《2022台灣教會普查報告》)

關於禮拜,
我們都有不能說的真心話

資深基督徒:
講道好爛、敬拜沒Fu,我應該換教會嗎?
參考【禮拜現場】一定要「坐」禮拜嗎?:i世代的真心話,頁22

i世代(84年次之後生):
疫情讓一切都變線上,我以後再也不用去實體聚會了吧?
參考【疫情現場】從「真實」到「真理」的敬拜更新:給後疫情教會的建言,頁29

敬拜更新者:
教會的敬拜很空洞。應該學Hillsong、讚美之泉,還是泰澤、原住民聖樂?
參考【歷史現場】走出禮拜的黑暗時代:500年後復興提案,頁26

敬拜帶領者:
服事排得很滿,覺得burnout了,誰可以來幫我?
參考【門訓現場】教會敬拜健檢:帶領者與牧者須知,頁32

牧者:
我不會音樂,怎樣牧養才華洋溢的敬拜帶領者?
參考【門訓現場】教會敬拜健檢:帶領者與牧者須知,頁32


【禮拜現場】 一定要「坐」禮拜嗎?:i世代的真心話  神學少女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主日崇拜期間對週報、詩歌,甚至講員評頭論足,是真實(卻又不好意思公開承認)教會生活的一部分。傳道人兼基督教podcast主持人整理了會眾最直白的心聲,從教會社會學的角度,探討如何與i世代基督徒,一起明辨上帝的心意,更新教會禮拜。


【歷史現場】 走出禮拜的黑暗時代:500年後復興提案  蘇明思 著 ╱王湘琪 譯

作為基督新教徒,我們很容易會自以為義,認為宗教改革把基督徒的靈命從黑暗時代中拯救出來。蘇明思卻提醒我們,被現代性(modernity)扭曲之後的宗教改革神學,過於極端地強調「整個人生都是敬拜」,反而可能是今天敬拜生活不濟、萎靡,甚至墮落的濫觴。


【疫情現場】 從「真實」到「真理」的敬拜更新:給後疫情教會的建言  林汶娟

許多基督徒藉著社群媒體,把對於教會禮拜的意見公諸於世,是否容易形成情緒化、標榜真實性(authenticity)的同溫層?然而,追求「真實的敬拜」很容易讓敬拜者變得自我中心;我們需要藉著門訓,被上帝的真理形塑,務求向祂呈獻「真理的敬拜」(約四24)。


【門訓現場】 教會敬拜健檢:帶領者與牧者須知  蔡玉玲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敬拜帶領者竭力讓會眾投入在詩歌頌詞當中,卻可能缺乏方向感;牧者則自謙「不會音樂」,而把敬拜的策畫交給沒有受過神學訓練的會友。這樣,教會的敬拜生活就會容易處於「亞健康」狀態。舊約學者兼敬拜事工創辦人,整合聖經和實務,為我們的教會來個敬拜健檢。


編輯檯上


【新書預告】 重構世界的天啟新秩序:天啟保羅觀的新視野  張楷弦

「天啟保羅觀」(Apocalyptic Paul)已是近來保羅神學研究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學術思潮,但在華人作品中仍少有討論與引介;值得欣喜的是,新銳聖經學者張楷弦老師在即將出版的新書《天啟保羅:保羅神學與重構世界的天啟新秩序》,對此一詮釋路徑做出深入淺出的精闢論述。本文摘錄自新書緒論與第一章內容,以饗讀者。也同步推介張楷弦老師的線上講座:「基督教起源:闖入希羅社會的十字架社群」,期盼與讀者一同更深認識初代教會如何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活出天啟新秩序。


【「藝」論紛紛①】 安内才能攘外:「扒糞者」vs.「護教者」  邱慕天

藝人基督徒所組成的教會,能借助媒體曝光和知名度,為福音而一起發光。可是,今天媒體生態對藝人教會而言可能是一把自傷的雙面刃。作者作為媒體人兼神學工作者,指出教會如何在習慣、體制,以至信仰和靈性方面做出改變,以真正實現媒體宣教的目的。


【「藝」論紛紛②】 「藝起」見證上帝的榮耀?:五旬節∕靈恩傳統的觀點  葉先秦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藝起發光」事件有關見證的真偽和正當性,引發了教內外關注,更衍生「成功神學」與「十架神學」的討論。基督教研究學者藉著爬梳歷史、整理神學光譜,解析五旬節∕靈恩傳統的觀點,幫助我們了解基督徒「做見證」的深刻含義。


【北美筆記】 傳媒宣教迷思:從「藝起發光」教會事件談起  王凡

基督教會內部的紛爭,都是我們不樂見的;然而當事情發生後,我們並不是要積極地遺忘,而是從中獲取教訓。作者透過「藝起發光」教會事件,反省教會在世界中應當注意的五個面向,盼望所有牧者都能警醒,回歸初衷。


時事╱觀點


【我見我思】 對於聚會,我們的想法是……  陳怡安、陳彥龍 口述 ╱金子煥 採訪、整理

為什麼我們不想參加教會或團契的聚會?或者,為什麼我們很想參加?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讓聚會有些改變呢?本篇邀請校園福音團契同工陳怡安傳道,和同樣參與學生事工的陳彥龍牧師對談,從學校團契的聚會出發,進一步思考教會與團契中聚會的意義與更新的可能。


【讀力廣場】 回應2022年9、10月號〈對羅訴韋德案的反省〉  陳貞瑾

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耶利米書一5)


回應讀者來文:尊重生命之信仰實踐  潘秋郎


【讀力廣場】 令人深思的不只是喜悅  游任濱
回應2022年1、2月號〈因祂的喜樂存在我們心裡—讀《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神學前沿】 在現實與盼望之間做神學:留學初步觀察  一萬

《基督教實踐的危險:關於任性的禮物、傷害性特質和罪惡》(The Dangers of Christian Practice: On Wayward Gifts, Characteristic Damage, and Sin,暫譯)...不僅關注教會實踐(聖餐、禱告、洗禮)帶來的傷害,更認為這些傷害是這些實踐自身的固有特質。為此,作者勞倫.溫納(Lauren F. Winner)呼籲讀者,不可一味樂觀地強調教會實踐(如禮拜)帶來的正向塑造(transformation)能力,而忽略必然、潛在的走樣(deformed)。


影像╱文化


【鏡頭之後】 流麻溝裡的神學  張辰瑋

筆者認為...在流麻溝苦難的故事當中,劇情藉由嚴水霞來引出基督信仰的明線。...她在劇中扮演著引導主角杏子向善的角色,幾乎是位完人,也代表著面對白色恐怖時人性光明的那一面。而藉著嚴桑與杏子的對話與自白,我們可以來討論三個神學主題:身體與靈魂、犧牲的意義、復活的盼望。


【群學龐思】 象徵與實踐  陳宗文

藝術除了好看之外,更要有靈魂:想要傳達的意象與述說的故事;然而空有理念,卻沒有任何的實踐(包括繪畫或書寫),則無法帶來任何改變。德尼作為先知派的一員,不僅透過繪畫,也透過書寫論述,展現其象徵主義的理念,讓作品背後的理念影響更多的人。


聖經╱靈修


【故事的力量】 眼光:天國,你見過多少次?  吳仲誠


【凝視微光】 以宣福音於貧者(上)  伍偉亨

自啟蒙運動以降,宗教面臨新的攻擊與挑戰,即是理性的質疑。其中一大批評,來自馬克思與其後人,認為宗教阻礙了人類發展。作者對此提出疑問,「基督教會是貧困人的憐愛者?還是壓迫者的共犯?」並探問「既入世卻復內在仳離的辯證法則」,教會可以往何處前行?


閱讀╱故事


【微光時刻】 向下移動的風景  洪以忻

遍體鱗傷的父親,遇見心靈千瘡百孔的自閉兒,能夠突破重重困境嗎?


【尷尬少年遊】 故事重生者:露塔.蘇佩提斯  黃瑞怡

陷落海底的我們使勁想要摸著天空。我醒悟到如果我們支撐彼此,也許會靠近天空一點。


【讀書趣】 新書上架  金子煥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