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現場

一定要「坐」禮拜嗎?:i世代的真心話

/神學少女(《不在教會的日子》podcast主持人)

主日崇拜期間對週報、詩歌,甚至講員評頭論足,是真實(卻又不好意思公開承認)教會生活的一部分。傳道人兼基督教podcast主持人整理了會眾最直白的心聲,從教會社會學的角度,探討如何與i世代基督徒,一起明辨上帝的心意,更新教會禮拜。

我坐在這裡幹嘛?
好想拿手機出來滑!
看樣子今天又會超時?
等下中午要吃什麼?

強如聖經的儀式感

身為一個老基督徒,你會不會跟我一樣,做禮拜期間腦中雜思不斷?不諱言地說,靈性低潮時,最嚴重的症狀就是不想去教會了。欸!看到這裡,先不要論斷我信心冷淡。在我最不想去做禮拜的那幾年,內在可有一顆火熱的心。當時在福音機構全職服事,除了沒有主日事奉外,大大小小的聚會活動可沒少;在操到爆肝的日子,過勞的服事者只求週末能在安穩的睡眠中敬拜上帝。但是,撐了幾年下來,我受不了內心不平衡的狀態,又老是覺得不滿足。終於在服事將近十年後,我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踏上三個月巡遊歐洲之旅。對我自己來說,這是為了整理靈性而申請的安息假。

我本來以為旅途中自己會很「聖潔」——天天捧讀聖經!事實上我一個字都看不下去,但我確實在好幾間大教堂靜坐沉思,有了兩次深刻的靈性經驗。一次是在米蘭大教堂聽見彌撒吟詠,莫名地在一股平安中流下眼淚;另一次是漫步在聖家堂,仰望鑲嵌著玻璃夢幻般的屋頂,好像有一種與建築師高第(Gaudi)、與上主心意相通的共融,難以言喻的觸動感。我想這就是《欲望的門訓》討論崇拜時,蘇明思提出「我們的想像力就是審美的器官」的意思。我們的心弦會受到故事、音樂、隱喻來撥動,並不受限在認知層面。而我回來後確實改變了,重新調整生活與事奉的順序,也終於下定決心去讀神學院。

美感的觸動是上帝創造時設計我們的天性,而崇拜的許多元素,包含空間氛圍的營造,可說是帶有形塑生命作用的儀式感。基督教崇拜應該能恢復我們內在對神渴慕,將微小的我們放回聖經的宏大敘事中;在最莊嚴與脆弱的時刻,認出自己天國子民的身分,能重新得力,再投身於世界,參與上帝的更新計畫!

跟禮拜說「掰掰」的原因

可是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教會的主日禮拜看起來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我透過《不在教會的日子》臉書、IG平台募集聽友回應。我們先來看看大家對禮拜興致缺缺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有一則精簡答案,聽友說「坐不住」、「講道講幹話」,坦白得讓我捧腹大笑!老實說,拆解開來想想,其實還真的有這回事,讓我們先從一成不變的主日禮拜談起:

咱們基督新教反動天主教,不同於天主教以儀式成為一切活動的中心,新教讓聖經成為禮拜的焦點。但是實際上宗教改革過後,新教對崇拜禮儀僅僅有微幅改變:牧師取代神父的地位,依然讓上帝的百姓擔任無聲的觀眾,年復一年每週日讓他們乖乖坐在教堂的長椅上,成為消極被動的參與者;或是做些站崗接待、分發週報的小事。事實上這樣反而妨礙信徒靈命成長,限制會友發揮自己的才能。難道你真的相信行禮如儀的敬拜程序,不會變成照章行事,再落入敷衍了事嗎?在資本主義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都會地區教會,本來就偏好安穩舒適的生活。我倒覺得這種主日崇拜的儀式,更多是向會友暗示——只要每週忍受完主日聚會這兩小時,就可以放心替信仰蓋章認證,覺得自己是好棒棒基督徒,盡了該盡的義務。

當做禮拜變成「坐禮拜」,信徒之間真有建立連結關係嗎?這樣消極被動,算是在群體中敬拜神嗎?

世代差異的禮拜挑戰

重複讓人覺得無趣,我抱頭苦思一番,有哪一套神學能說服我?加爾文的禮儀神學會告訴你,在重複中操練順服,沒錯!嬰兒潮世代的教會特別偏愛結構與流程,強調理性邏輯論證。[1] 基督新教崇拜以講道為主,符合他們所認同高舉理性的現代主義;古典詩歌與規規矩矩的解經,即使脫離現實問題,恰好可以安定人心、忽略外在的動盪。但是,受後現代思潮影響的我們,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很難全盤接受單一的論述。現代人期待在經歷一週的耗損後,回到信仰群體,得到療傷止痛與重振旗鼓。枯燥重複的禮儀,尚且讓他們疑惑這些禮儀如何拉近「信仰與自己」的關係,何況要求他們委身教會、一週又一週地穩定聚會,又怎能不讓他們退避三舍呢?

徒具形式的花俏聚會

於是,大型教會興起,以跨國企業方式行銷經營,提供華麗精采的表演。每場主日禮拜像是演唱會般讓人忘我,會眾聽著牧師振臂疾呼,要你靠信心得勝(錢),要你相信夢想追求卓越;信徒依賴每週打完雞血,才甘願回到現實。只是這種實用主義很容易淪為人為操控,在教會實際運作上,只要行得通、人數能增長,都會大受歡迎!到頭來,當人們發現信仰宣告與實踐兩者有極大落差,對教會失望透頂,自然會從後門默默離開。不論是歡騰崇拜,還是傳統聚會,對於會眾而言都是失去意義的空泛活動。(以下標楷體皆為聽友回應)

主日聚會徒具形式,沒有享受只有忍受真的很痛苦,一點都不歡喜快樂。
不喜歡照著教會傳統或流程走。為什麼強制我只能透過參與儀式認識神,那對於我跟神的關係有什麼意義?
每當我在教會提出信仰問題,牧者只要我自己去看書。我並沒有在這裡感受到什麼,卻被要求要付出,硬排我去帶兒童唱歌跳舞。

再來讓我們拆解講道問題,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講員沒有用心預備:
台上講員根本沒有在講道,而是閒聊生活瑣事、人生成就,或是開口閉口講「神跟我說」,甚至照搬屬靈書籍,或他人講道內容。(有時候事先知道講員是誰,如果不想浪費時間就會翹掉!)

(二)講道內容與會眾的生活脫節:
講員分享自己生命見證,因為年齡世代不同的關係,沒有共鳴。
內容不合時代,跟現實生活無交集,如:男人是頭,女人要順服;順服就蒙福,要多為先生禱告云云。

(三)重複說教:
講道內容一成不變,像是要常常禱告、要交託、要相信。牧師的教導給人很多壓力,基督徒應該要怎麼樣怎麼樣,例如:沒有十一奉獻就得不到神全然的祝福,一直要進步進步,聽完不但讓我卸不下重擔,反而覺得壓力更大了……

會眾真實的兩難

當中一段聽友投稿,算是最完整地表達現在不穩定聚會信徒的心聲:「我三年來都在思考:來教會的原因是什麼?沒有到場心裡很自責,來了感覺也是空空的回去,開始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在家聽很多線上講道,聽了很感動,也覺得有回答到我的疑問,久了就覺得我還要回去自己原本的教會做什麼……」

新教的崇拜聚焦在聖經,自然以講道為中心。可是讓「基督的身體」呈現的方式,就只有牧師一個大嘴巴,會眾都是許多小耳朵;[2] 能加入詩班的人幸運點,還能有個小嘴巴唱唱歌。我們回頭來看耶穌帶領的開放性聚會,場地千變萬化,隨時可以因地制宜;即興發生,讓小孩吵鬧,讓聽眾插話發問與挑戰。再回想以色列民族剛離開埃及,那場史上空前百萬人大敬拜:米利暗手裡拿著鼓,眾婦女也跟她出去拿鼓跳舞;敬拜是當下對神的回應,情感由衷自然地流露。這些都讓我思考,如何讓上主的子民都能主動參與在敬拜之中呢?

……(文未完,全文刊載於《校園》雜誌2023年3、4月號)

《不在教會的日子》三月將在podcast推出「一定要『坐』禮拜嗎?」單元,節目會分享過往三年我嘗試開放性聚會的經驗,以及邀請年輕人討論做禮拜的意義,作為對本篇文章的回應。


附註:
1. 董家驊,《21世紀門徒現場:實踐神學新探索》(新北:校園,2019),頁296。
2. 法蘭克.威歐拉、 喬治.巴拿,《參雜異教的基督信仰?》,顧華德譯,台北:基督教中國佈道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