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10月號:女性神學開啟的教會大未來

本期內容

【編者案頭】當教會與女性神學相遇  梁耿碩


【寶貝之愛】封面裡「她」彷彿是個年老的探礦者  明明


封面故事


女性神學開啟的教會大未來  

女性神學究竟是什麼,和女性主義有什麼關係?
如果大家已經知道兩性平權的重要,還要談女性神學嗎?
除了控訴父權體制之外,女性神學還要帶來什麼改變?

如果這些是你的疑惑,
那麼,透過教會女力的深度訪談,
與女性神學發展史及女性釋經的突破,
你將發現,
當教會跳脫傳統的家庭意識型態或性別框架,
姐妹們更有機會用自己真正的身分在教會現身,
不只是誰的妻子與母親,或未來某個人的妻子與母親。

透過女性神學的視角,
我們也將意識到性別不平等所帶來的壓迫,
看見隱而未現的弱勢者、家庭、邊緣者、性暴力等複雜議題,
看到女性對神國公義不一樣的追求。
最終,你將發現,女性神學開啟的,
是關乎教會與全體人類社群和受造物的大未來。


【#教會女力】姐妹——乘風破浪的教會女力  郭宇欣 採訪.撰文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當社會上有更多人關注「女力」、婦女議題時,教會姐妹們的想法是什麼?本期主題文章採訪十一位來自不同機構、地區、世代的女性教牧同工,希望稍稍一瞥女性在事奉過程中遭遇的處境與心路歷程。每位受訪者所處的位置與觀點不盡相同,卻在表達自己的觀察與真實經歷時,都重複、細緻地強調「不是所有弟兄或姐妹都是如此,其中一定有個人特質、背景或所處脈絡的因素」。


【#女性神學簡介】一趟未竟的旅程——女性神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邱淑嬪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在教會女力崛起的過程中,伴隨的是女性神學所開啟的不同視角,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女性神學的發展為教會帶出許多改變。邱淑嬪老師從女性神學發展五階段、緣起與任務到女性神學的釋經進路,勾勒出至今的發展與未來的展望。無論讀者先前是否聽過女性神學,相信都能夠藉此對女性神學的內涵稍加掌握,感受到其中的多元面貌與生命力。


【#女性神學典範】神學家伊莉莎白.莫特曼—溫德的覺醒與蛻變  黃亮維

說起伊莉莎白.莫特曼─溫德(Elisabeth Moltmann-Wendel,1926-2016),不只是眾所周知盼望神學家莫特曼的太太,也是貢獻卓越的女性神學代表人物;不管是提出女性神學方法論,或是連結眾多女性主義神學家和社會運動者,在在發揮巨大的影響力。本文藉由描述伊莉莎白.莫特曼─溫德的生命史與學術貢獻,介紹她的蛻變過程與其於今日的意涵。


【#女性神學典範】解構與復和並重的轉化神學:認識女性主義神學家蘿特  潘怡蓉

女性主義在教會往往遭標籤為解構傳統、破壞體制的激進思想。今年五月離世的女性主義神學家蘿特(Rosemary Radford Ruether),卻以八十五年的人生,在張力中創建女性神學,融合解構與復和,同時建立教會,啟迪世人朝向正義的平等關係。


【#女性釋經】出埃及記的「神力女超人」:婆婆媽媽的信仰  艾瑪斯 著 ╱編輯室 譯

教會裡婆婆媽媽的角色,往往被認為不是插花就是預備愛宴。用後殖民、女性觀點做神學的古巴裔新銳神學家艾瑪斯(Kat Armas),則顛覆了這個印象。在她的作品《婆婆媽媽的信仰》(Abuelita Faith: What Women on the Margins Teach Us about Wisdom, Persistence, and Strength)的第四章,她把加勒比海的熱情,融入嚴謹的釋經當中,訴說三千多年前的婆婆媽媽,如何為主所用,成為出埃及記的「神力女超人」。


【#牧養視角】女性的養成──走出厭女創傷陰霾  陳張慧嫈

無論在教會或社會中,女性遭遇的厭女創傷歷歷在目,而作者分享十五年來藉著心靈輔導實務及過程中的陪伴關係,承載女性養成的種種創傷情感,更期待尋見基督十架的福音信仰,如何讓人跨出創傷陰霾,成全女性的養成。


時事╱觀點


【我見我思】賢妻良母之外——跨越刻板印象的姐妹牧養  郭宇欣


【OPEN講時事】將上帝的歸上帝:一個台灣基督徒對羅訴韋德案的反省  潘秋郎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影像╱文化


【鏡頭之後】向死而生——《86:不存在的戰區》  陳琬蓉


【搖滾以載道】何處是兒家?——《貓王艾維斯》觀後感  王凡

無論是東西方,提到貓王,幾乎是無人不曉;他於樂界的聲望、地位即使於逝世後將近半個世紀的今日,也沒有絲毫動搖。他的音樂啟蒙、悲歡人生,他生命中的謬思、魔鬼,都將透過這一部傳記電影,再一次激動與摧折人心。


【群學龐思】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就是完成一場個人的象徵革命  陳宗文

象徵革命意指「對事物的認知方式、規範標準以及價值判斷等,都發生了劇烈的改變」。畫家馬內揚棄製造視覺假象,在藝術場域開創藝術的象徵革命;社會學家布迪厄畢生投入社會學研究,尋求在社會場域,建立新的社會。若是借用布迪厄的理論體系,省察我們與信仰的關係,會否發現深具顛覆力的信仰,早已悄然帶下屬於個人的象徵革命?


聖經╱靈修


【曠野跫音】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  李約


【石頭記】從神來的惡魔?  胡維華


【凝視微光】歷史、聖經、神學(上)  伍偉亨

在基督信仰中,歷史究竟扮演何種角色?許許多多信徒、學者、宗派皆嘗試提出主張,回答此一世紀難題。其中有的視歷史為福音之所寄;有的嗅到危險,建議為兩者重立界限。有的擁抱歷史科學;有的信奉耶穌神話。有的力行聖經批判;有的疾呼聖經無誤。歸根究柢,作者問,我們如何才算真正明白聖經?


【拉比傳奇】抓月亮的人  周學信 著 ╱吳昱萱 譯 著 ╱吳昱萱 譯


閱讀╱故事


【惡水築書橋】在槍響之前——讀邊緣少年小說《漫長一分鐘》  黃瑞怡

「惡水築書橋」專欄是從典兒十三歲、曦子十歲左右開始刊載,如今典兒已經二十二歲了呢。我也從每天帶著兩隻「小鳥」接來送去、忙碌不已的媽媽,變成半空巢媽媽。帶大兩個都是自閉症光譜上的孩子,每一步都是恩典。這個專欄是恩典路上的文字立石紀念。這一篇稿子碰觸了美國極具爭議性的槍枝暴力議題,但是保持著專欄初衷,就是當生活裡有衝擊時,相信親子間的閱讀和討論(即使孩子已經成年)能幫助我們連結、沉澱、前行。


【讀書趣】新書上架  汪瑩瑩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