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讀者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在別人眼中讓人感動得不得了的作品或是作家,自己卻是怎麼看,也看不出到底好在哪裡,只能暗自懷疑自己尚未開竅,或者,是別人的稱讚太過誇大?原先,對我而言,唐慕華就是這樣的一位作家。

這得從我怎麼認識唐慕華開始談起。我所欣賞的兩位香港作者(駱穎佳及胡志偉牧師),曾經這樣評論她:「唐慕華是當代福音派一位極具份量的文化神學家,她對當代文化(包括教會文化)有極具洞察力的分析及批判……」;「她敢言的『先知式聲音』猶如耶利米先知那股不能抑制的火在文字與言語內燃燒……」。不僅如此,她也與畢德生牧師合著《顛覆文化的牧養之道》,又是基督教倫理學及聖經博士,擔任加拿大維真神學院靈修神學講師。他人的種種推薦,加上她豐富的經歷,讓我忍不住陸續買了她的著作中譯本來看,比如《俗世中的安息日操練》等書。可是,初步的印象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真是「乾」啊!文字似乎平淡到一個程度,讀來都沒有「觸電」的感覺,每一段的論點好像也是簡簡單單、似曾相識。於是我只好先把書擺回架上。我仍然相信她是一位很棒的作者,但是真的必須承認,當時我還沒有學會欣賞她。

幸好這段「與唐慕華接觸史」沒有就此結束。最近,接下了唐慕華的 365靈修系列《擁抱每一天》的編輯工作,於是從頭到尾細細咀嚼了幾遍,越讀越覺得有味道;我不禁疑惑了起來,這是我過去所認識的那位唐慕華嗎?怎麼每一段文字都那麼深刻簡鍊、直指核心?原來,在細嚼慢嚥之下,其中的好味道才漸漸跑了出來。此刻我才真正懂了;她的作品雖然不像某些神學家那般大開大闔,讀來教人直呼痛快,卻是樸實內斂,曖曖內含光。原來,她所做的是將最深邃的神學反省和聖經研究,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闡述出來,再與最實際的生活應用結合在一起。隨著年歲的增長,以及在教會生活中的種種體驗,今日的我才得以體會到,她看似平常的「通俗」教導,竟是這般地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能在具體的處境中產生清楚的引導。

讀畢《擁抱每一天》,最深刻的印象是編者將唐慕華著作的內容,分別排進一週七個主題的循環當中來呈現;從星期日的單單敬拜主,到星期一的發展群體關係,以及星期二論及日常生活的三個重要層面(服事、教養、性),星期三學習面對生命中的孤寂,星期四教導我們如何面對試煉與爭戰,星期五則學習定睛在神的信實上,而星期六則是透過反省安息日的精神,學習預備和期待主日的來臨。透過這七個主題,可以說是將唐慕華著作中所關注的核心議題清楚地勾勒出來。在這裡,所關乎的是一種時間的架構:七日的第一日乃是一週的焦點,其餘的每一天都從中得著活力與盼望,藉著活在六日工作、一日休息的神聖節奏中,我們得以享受真正的安息。而教會禮儀年的各項節期,更讓我們活在神恩典運作的氛圍裡。不僅如此,這也是關乎一種行動或身分的架構:我們不是個別地見證神,而是共同成為一個與世界價值觀全然相異的另類群體,也就是屬神的子民。我們不是前往教會參加聚會;我們就是教會,要一同學習如何在世界中活出神子民的品格與價值觀。透過這種時間與行動的架構,我們的人生好像找到靈魂的錨,可以安穩而滿有喜樂地活出每一天,擁抱每一天。在每一天中,我們也能學習與神、與人、與世界、與自己和好。

希望這本《擁抱每一天》,能把唐慕華豐富的思想帶給更多的華人讀者。這一次,也請讀者諸君不要和以前的我一樣,錯過這位最溫柔、也最堅強的神學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