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號:畢式信仰──紀念畢德生牧師

本期內容

【編者案頭】牧師的牧師  黃旭榮


【深淵相應】讀者、作者、編者對話錄  


封面故事


畢氏信仰──紀念畢德生牧師  

人稱「牧師中的牧師」畢德生(Eugene Peterson)過世了。這個世界,正分裂成兩個無法溝通的時空,不管是婚姻平權還是美中的貿易戰,畢德生卻用其一生,連結兩個看似不同的世界。
本期介紹畢德生牧師的貢獻,以紀念這位「朝著同一方向」忠心順服的信徒。他生命的最後一句話說:Let's Go,願我們能夠因為他的榜樣和文字,一起繼續往前走!


聖經可以吃?!  

聖經不只是神聖的天書,等待被人們研究,更是關係性的、吃進去的食物,能塑造信徒的生命。


【聖經】追尋一種愛與創造力的語言  張慧嫈


【聖經】重見聖經的美麗新世界  徐成德


俗世中的靈修  

靈性是排除一切雜亂,在詩歌中忘我地舉手,還是在混亂中活出豐富的生命?


【靈修】生活中的靈修操練  張慧嫈


【靈修】塵世生活的拯救  毛樂祈


不追隨市場化的牧養  

在數字化和數人頭的世界洪流中,牧養如何可能不隨波逐流?如何讓牧者成為牧者,教會成為教會?


【牧養】謝謝畢老救了我  潘秋郎


【牧養】如是‧牧者  陳季讓


再見了,畢德生  楊腓力 著 ╱張以慧 譯


巴特《羅馬書釋義》一百週年紀念  

一本聖經,各自詮釋?在後現代強調多元的氛圍下,該如何「解經」?許多神學家強調回歸「神學釋經」的傳統,而巴特在一百年前出版《羅馬書釋義》,具有重大意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巴特所處的文化脈絡與他的學思歷程。


重回神學釋經之道  謝木水


巴特的三個跨時代啟發  邱慕天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巴特是上世紀基督教最重要的神學家之一,隨著鉅著《教會教義學》的中譯本陸續出版,學者對他的討論和研究仍將持續不輟。巴特對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有什麼啟發?


時事/觀點


【Views我見我思】畢德生的「罪論」  應仁祥


【Open講時事】同婚公投之後……  葉光洲、游任濱、王道維


【北美筆記】他太優雅了,幾乎不適合當總統——側寫老布希  王凡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喬治.赫伯特.華克.布希生長在一個虔誠的聖公會家庭中,小時候父母親每天早上必然帶領全家禱告,然後以誦讀聖公會《公禱文》開始一天的活動,將聖經的教導活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群學龐思】科學的強與弱  陳宗文


聖經/靈修


【靈程地圖】翱翔中的牧者  潘怡蓉


【曠野跫音】我們中間有一道冰封的牆  李約


【石頭記】父與子,誰才明白上帝的心意?  胡維華


【聖經青春物語】邪惡就在我們心中  王礽福


閱讀/故事


【閱讀神聖空間】鮮為人知的後山宣教工場(下):公東高工聖堂  王裕華、蔡清徽


【工作‧想像】皮卡第三度  邱雅靖


【書會說故事】黃金交叉:兩個全壘打作家  吳鯤生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五十多年前,不少基督徒眼中,天主教會似乎不是兄弟,反倒隱約有點「敵對」的味道。沒有想到,台灣和香港兩地的基督教與天主教出版社,竟然英雄惜英雄,使兩位西方作家盧雲(Henri J. Nouwen)和楊腓力(Philip Yancey)的著作突破教派的藩籬。


【讀書趣】新書上架  陳琬蓉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