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我推的大書】
第四話:主人半夜回家不洗洗睡到底是在做什麼?

 
/Alice(《走入中東看耶穌》責任編輯)

相信大家對「主人服事的比喻」都不陌生。在比喻中,晚上主人去參加婚筵,半夜的時候主人回來,發現僕人非常警醒,於是主人便反過來服事僕人,經文便說「那僕人就有福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都已經這麼晚了,主人回家怎麼不洗洗睡,反而自己束上帶子,開始服務起僕人了呢?更何況已經三更半夜了,主人又不是住在夜市旁邊,從哪裡生出食物給僕人吃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回到這段經文的結構分析:

根據貝里對原文的結構分析,第二、第三個詩節呈現「>」的結構,這樣的結構稱為「倒影平行」,在希伯來文學中,這類結構的內容重點都會落在「>」的頂點,也就是段落的正中央。因此,這個比喻中第二、第三個詩節的重點,在於主人從婚筵「回來」,以及主人「自己束上帶」(上文以紅字標示)。

傳統上,第二個詩節都會翻成「僕人等候主人從筵席回來」,但敘利亞文和阿拉伯文譯本數百年都是譯成「僕人期盼主人會從婚筵離席回來找他們。」如果我們過去的翻譯通常翻作「主人回來」,讀者就會覺得,主人回來的時候,婚筵應該已經結束了,回家是非常合理的事。但如果譯成主人「離席」,我們就會好奇地問到:「筵席還沒有結束,主人為什麼要離席?」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故事的第三個詩節。

第三個詩節說,那個僕人就有福了。「有福」的希臘文makarios,指的不是未來才有的屬靈狀態,而是目前已經存在的情況。所以這段經文並不是在說:「沒有打瞌睡的僕人,你做得真好,所以你會得到福氣!」;經文的意思是,點著燈、保持清醒、熱切期盼主人回來的僕人,已經受到神滿滿的祝福,他們本來就是家中有福的人,他們的行事為人是透露出自己的身分,而不是企圖賺取自己沒有擁有的東西。

而主人所做的事情「是自己束上帶」,是整個比喻的高潮,因為束上腰帶通常是為了要做比較粗重的工作,一般的主人是不會這麼做的。除此之外,這段故事還有一個驚人之處。埃及學者馬塔.米什金(Matta al-Miskin)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主人命令僕人坐席,顯然就是要為他們送上餐點,但是他們吃什麼呢?

僕人知道主人去參加筵席,已經吃過大餐了,所以不會餓著肚子回來,廚房裡應該不會準備食物給主人,經文也沒有提到主人忙著為僕人準備食物,而是回來之後馬上就為他們端上食物,那食物從哪裡來的呢?

依據故事內容,可以合理假設,主人是帶著食物回來的,那是什麼食物呢?答案是──筵席中的美食!主人參加婚宴的時候,想起家裡的僕人,就悄悄將眼前豐盛的饗宴帶回到私人住處,甚至親自伺候這群僕人。

所以經文才會說,身為擁有這麼一位仁慈主人的僕人,真是有福!而我們身為耶穌的僕人,也是這樣有福的人。

貝里使用文學鑑別的手法和埃及學者資料,讓我們重新看見耶穌比喻的重點,其實跟我們原本想的很不一樣,甚至翻轉我們對於權威的看法,讓我們感受到,我們的主人是多麼仁慈的一位主,我們身為耶穌的僕人,我們何其有福。

➡ 上一話:【我推的大書】第三話:在馬廄尋找耶穌是否搞錯了什麼
➡ 下一話:【我推的大書】第五話:耶穌居然稱讚騙子?貝里帶你重新認識「不義管家的比喻」

新書簡介
走入中東看耶穌+走入地中海看保羅

《走入中東看耶穌》+《走入地中海看保羅》

定價:2100元
【紙書】
 
1-2套特價75折:1575
3-5套特價7折:1470
6套以上約特價65折:1360
 
每套再贈華爾頓【學會精準解讀舊約】體驗版線上課程2H
 
早鳥優惠:2025/3/14~2025/5/1

【電書】
 
單套特價6折:1260
 
(不加贈線上課程)
 
優惠期限:2025/3/14~2025/5/31
 
 
走入中東看耶穌

《走入中東看耶穌》

作者:貝里(Kenneth E. Bailey)
譯者:黃懿翎
書系:里程碑
頁數:約592頁
定價:950元
 
走入地中海看保羅

《走入地中海看保羅》

作者:貝里(Kenneth E. Bailey)
譯者:李永明
書系:里程碑
頁數:約736頁
定價:1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