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的神聖語言》
作者:保羅.班德、楊腓力譯者:卡拉丁
書系:Open書系
頁數:432頁
定價:550元

像變形蟲這樣的單細胞生物,傾向於將任何的威脅,都當成對整體的一種危險;反之,由多個細胞所組成的身體,則需要更多的東西好做辨識;疼痛,便提供了這種關鍵的統合和連結。個別的細胞必須彼此一起受苦,多細胞的生物才有辦法真正存活;頭必須感受到尾巴的需要。或許是這緣故,在人體的神經系統當中,一個專門連結腳趾與脊椎的神經細胞,其細長的程度甚至超過四英尺;再沒有哪一種人類細胞,具有這樣的長度。
當我將生物學上的疼痛網路,與基督的靈性身體做比較,我再次被這種溝通系統的重要性給震撼。就像在我自己的身體裡那樣,疼痛同樣也在教會各組成份子的合一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一個健康的身體,可以感受到體內最軟弱部位的疼痛。
當然,由彼此相連的細胞所組成的身體,和靈性身體裡那些自主成員間的關係,兩者間的合一性是存在不少差異的。在普世教會裡,不會有神經細胞那樣的軸突,在人與人之間延展和聯繫;然而一個健康的靈性身體,依舊會共享所有成員的痛苦。一般人的身體一旦受傷,其他活著的組織便會發出呼喊,讓整個身體都聽見;而我們這些在基督身體裡的人,一直以來都要愛鄰如己,自然也被呼召要做到同等的程度:「假如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假如一個肢體得光榮,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十二26)使徒保羅如此說。
換言之,人跟人之間那深厚的情感,就像神經元(神經細胞)聯繫身體的每個部位一樣,也把不同的人都聯繫在一起;這一點,就算是在運動的賽場,也可以得到證明。不妨拿溫布頓網球賽為例,如果有球員打進了冠軍決賽,你可以特別看看他那坐在台上的妻子。球員在球場上的表現,完全可以從妻子的臉上看出來。她會為著每一次的失誤而嘆氣,也會為著任何一次的小勝利微笑。對球員有影響的每件事,都會影響到他太太。
或是回想一位受人敬重的領袖突然去世,整個國家是如何受到影響。一九六三年,我到美國的史丹福大學的學生禮拜堂演講,就曾深刻體會過痛苦是如何連結每一個人。巧合的是,這次演講正好發生在甘迺迪總統遇刺後的兩天;我選擇的題目就是疼痛,因為從這群擠滿大樓的數百名學生臉上,我只看到了痛苦。於是,我決定跟他們分享,就在當下的此刻,世界各地都有我認識的人們聚在一起祈禱和哀悼,想要一同分攤一個國家目前所經歷的痛苦。我從未曾在哪一次的崇拜中,感受過像那天那樣,這麼多人一同在靈裡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