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嚐鮮

 

新書簡介

納尼亞神學──路易斯的心靈與悸動

《納尼亞神學》

作者:林鴻信
類別:Move
頁數:416頁
定價:360元
特價:324加入購物車

愛說故事的神學家──專訪林鴻信老師談路易斯神學/張大虹(校園書房出版社市場部同工)

Q:請問老師為何要寫《納尼亞神學──路易斯的心靈與悸動》?其重要性何在?

林鴻信老師A:會注意到路易斯是因為他的著作在西方世界已成經典。在美國《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的二十世紀經典書單中,路易斯的《返璞歸真》被列入為首,他的《納尼亞傳奇》影響非常廣大,其他路易斯的作品也遲早會成為西方經典。像這樣的經典級作品,若我們一無所知的話,實在很可惜。現在台灣很多人在看他的翻譯小說,或看他小說改編的電影。但我覺得這中間還缺少一塊,就是他的神學思想。講到路易斯,很多人是只介紹文學,或者介紹他的生平,但是少有提到他的神學思想,因此我想從神學的角度去介紹他這個人和他的作品。路易斯不是一位受過專業神學訓練者,他的專業是文學,因此其神學思想採用深入淺出的表達方法,但正因為如此,他有一般神學家所無法擁有的表達能力,這提醒我們,神學可用各種豐富的方式來表達。此外,路易斯的生命很有特色,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因著認識上帝而使其生命越來越成熟,這本身就是個很令人感動的故事。

Q:路易斯思想中的「真實」與「渴悅」在基督教信仰中有何意義?

A:渴悅不過是一個開始,是在表達一種靈性的嚮往。這種靈性的渴慕與嚮往,對路易斯而言,不過是指標,而不是目的地。他在自傳Surprised by Joy這本書說到,他在信主之後,這種渴悅的經歷,就越來越少了,因為當看清楚了目的地之後,指標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即使如此,這指標對走向目的地的人而言,仍是很大的鼓舞。渴悅可以成為我們朝向目標邁進的印證,為我們的軟弱加油打氣,有其正面價值,但不是終極目標。
路易斯這個人很大的一個特色,就是追求真實。聖經中希臘文「真理」一字,同時有「真實」的意思,其中有很深的含意,我們必須很真實地去面對聖經中的真理,才能夠瞭解明白。路易斯在生命中追求真實的個性與特質,是與渴慕真理連結在一起的。有真理的地方,就有真實;有真實的地方,就有真理。路易斯並不是直接在創作神學,乃是透過自己的信仰體驗把基督教神學詮釋出來,他主要在做神學詮釋的工作,不過他的神學詮釋還是很有創意,而他本身就是一位創作力十足的文學家。他所詮釋的神學,其實都是前人講過的,比如他所詮釋的因信稱義,馬丁路德早就說過,二者之間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他詮釋的方式非常有創意。而且,他在詮釋神學當中呈現出他的渴悅與真實的特質,他就因著這樣的特質才成為認真的基督徒的。

Q:我們可以認為路易斯的確是神學家而應用他的神學思想嗎?他可以說是平信徒的神學家嗎?

A:現代人把神學家當作是受過神學訓練並擔任神職者,但在教會歷史上並不是這樣。我個人對神學家的定義會比較寬廣。在我看來,路易斯當然是一位神學家。有人認為他沒有讀過神學院,也沒有擔任過神職人員,就不算是神學家。但這不是只有他如此,加爾文也沒正式讀過神學,他的專業訓練是古典學和法律學,但沒有人懷疑他是神學家。而馬丁路德則是修道院修士出身,他在大學受正式的神學訓練,並且得到神學博士,只是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讀神學的。應當注意的是其神學水準,加爾文的神學主要是自修而成的,路易斯也是如此。
由於路易斯不是神職人員,可稱為平信徒神學家,但這有時也會引起誤解,我有些朋友喜歡讀路易斯作品,視路易斯為他們的英雄──不讀神學也可成為神學家。其實不是如此,路易斯並非不讀神學,他的神學程度很高,有能力在詮釋基督教神學,他在著作中很多地方沒有明講,其實就是在寫奧古斯丁、安瑟倫、馬丁路德或加爾文思想。路易斯雖未受過專業神學訓練,不過他勤閱讀與思考神學,比如說他喜歡閱讀牧師作家喬治麥當努的作品,受到很大的影響,間接地學到神學思想。他不是寫作神學的神學家,而是詮釋神學的神學家。

Q:《納尼亞傳奇》可代表路易斯的全部神學觀嗎?我們應以何種角度來切入路易斯這部作品?

納尼亞傳奇全集A:《納尼亞傳奇》並未反映路易斯的全部神學觀點,但它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考架構,由於故事中的人物、情節都是活的,讓路易斯藉此講述神學時具有生命力。路易斯曾說過,他的《納尼亞傳奇》純粹是故事,他不希望讀者以寓意的角度來看,好像每個角色情節都有預表的意思。它不像《天路歷程》,每個人物都代表基督徒走向天國時的掙扎心理,路易斯不希望讀者這樣去讀《納尼亞傳奇》,這故事也不會把所有主要神學觀點寫進去。路易斯希望大家要把《納尼亞傳奇》當故事讀,而且當你很投入這故事時,這故事才會對你說話。他寫《納尼亞傳奇》主要是為孩子寫的,因此是用一般人與孩子可理解的方式來寫,藉此文學形式將基督教信仰的內含寫進去。讀者如果不能回到小孩的世界來看這本書,對於這本書會覺得太淺。故事裡講到的孩子們,一旦長大就必須離開納尼亞,不再出現於故事情節中,這很明顯地指出納尼亞不是大人的世界,同時暗示說,讀者若不回到小孩的樣式,也是進不去這世界的。我覺得,小孩對納尼亞的反應,應當會比大人還自然而準確一些。《納尼亞傳奇》裡的確有許多基督教思想,含蘊在故事活潑的內含裡,讀者必須「進去故事中」,故事才會對你講話。

Q:有哪些路易斯或類似調性作者的書可以介紹翻成中文?

路易斯A:直接閱讀經典並不容易,除非是深入淺出的經典,校園書房出版社所出的《安息日的真諦》,就是一本一般人可能瞭解的經典,然而中文讀者還有另外一層困難是基於中西文化背景的差距。即使如路易斯《返璞歸真》設定對象為一般讀者,這是路易斯在電台的演講節目所收錄成書,一般英文讀者可以理解,但此書在翻譯成中文之後,即使是翻譯得很好(何況目前的譯本都不盡滿意),對一般中文讀者而言還是太深,大約是神學生以上水平的讀者才能有好的理解。我認為現階段最需要有本地作者針對經典的神學思想來做詮釋工作,如校園所出楊腓力、畢德生的書,就是很好的例子,可惜他們是西方作者而且對象是西方讀者,他們的作品對於中文讀者還是很有難度。
台灣的基督教出版社應當培養開發像楊腓力、畢德生這樣的本地作者,這樣的人必須有能力閱讀經典,消化經典,然後用一般人理解的表達方式來介紹經典。不過,更理想的還是翻譯經典,提升信徒閱讀經典的能力,若是一直閱讀介紹與詮釋的話,還是不容易長大。可能需要藉由本地作者的介紹與詮釋而接近經典,有如經過一個導讀的過程,而後再進入經典。至於隨手想到的經典,如奧古斯丁的《懺悔錄》,馬丁路德的《論基督徒的自由》,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路易斯的《四種愛》,齊克果的《勇氣與謙卑》,潘霍華的《獄中書簡》,這些經典著作如果能夠有好的譯本,直接閱讀這些書對於信徒的幫助會是深刻的成長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