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特別企劃【大讀經時代——吃的神學】Part2

吃所帶來的7份禮物

/鍾政輝(校園書房出版社行銷企劃)

翻開聖經,處處都是關於吃喝的故事,像是挪亞喝醉酒出事、烏鴉叼餅給以利亞、耶穌餵飽五千人,以及彼得關於食物潔淨與否的異象等等,可見神的話語與吃喝息息相關,關乎罪與恩典、神的供應,以及其子民的回應。讓我們透過《基督是餐桌之主》,看見神透過飲食,所欲賜下的7份禮物。

吃帶來喜樂
在神的心意裡,我們與食物的關係
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賽四十九15)

從最初,亞當和夏娃那些依賴、獨立、以及悖逆的問題,都繞著食物打轉。他們的失敗,破壞了與上帝的情誼,不僅僅是因為做了上帝不允許的事情,還有抵抗神,以及不讓祂做想要為他們做的事──上帝想要餵養他們。

而基督用自己的身體和血餵養我們,心不甘情不願的我們拒絕享用盛宴,幾乎無法意識到它的華美;儘管如此,我們卻仍然因此被扶持、被更新、並且靠主得力。我們還在學習如何品嚐生命之糧的美好,還有恢復像孩子那樣因單純的吃喝而有的快樂。

 

吃帶來慷慨
服事有需要的人,愛我們的鄰舍
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二15~17)

全球化與工業化食物體系的完美象徵──超級甜、重度加工、強力廣告與包裝的商品,銷售到全世界,讓人健康亮起紅燈。若說問題是出於失敗的個人紀律,能使人信服嗎?難道過度肥胖導致的身心失衡,僅以禱告和悔改來對抗嗎?或者我們接受這種體系是一種「罪」?難道耶穌沒有呼召我們去服事那些肥胖但卻營養不良的肢體,如同服事飢餓的窮人嗎?

在較小的層面上,可以支持食物銀行,提供更健康、更新鮮的食物。在面對移工與社區中三餐不繼的人,我們必須從他們身上看見耶穌,並且服事祂像路得和波阿斯一樣──以超越「律法」更多的慷慨、創意,以及愛,來服事祂。

 

吃帶來團聚
飲食如何將我們連結在一起
以後耶穌在利未家裏吃飯,有許多稅棍和壞人也跟著他;當中有好些人跟耶穌和他的門徒同席吃飯。有些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看見耶穌跟壞人和稅棍一起吃飯,就質問他的門徒:「他為甚麼跟稅棍和壞人一起吃飯呢?」耶穌聽見了,就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可 二 15~17)

我們總是試著使食物更快、更便宜、利潤更高、更不需要共享,這和人類有史以來所習慣的飲食是極度背道而馳的──花時間、心思去準備的餐點,以及在喜樂與關懷中享用。若我們沒有定期以令人滿足的共餐時光滋養自己以及身邊的人,怎能冀望自己明白基督的理想,不分種族、階級、背景,將我們的餐桌延伸到那些「卑微的人」面前呢?

大部分的人覺得要和別人一起吃飯是有困難的,室友的作息很奇怪,或沒時間煮飯,房子很亂。然而和別人一起吃飯,邀請人到家裡來,以及為他們下廚,是值得我們去做的事,因為我們必須輪流當客人和主人,就像耶穌一樣。我們必須去拜訪尷尬的對方,在他髒亂的家裡吃尷尬的晚餐,也請別人來我們尷尬髒亂的家──因為恩典就是在尷尬與髒亂中臨到我們的。

 

吃帶來醫治
一起吃飯如何帶來醫治

餐點使人相聚,也用各種方式幫助人。特別對年長者與獨居者而言,一起用餐是針對無聊和孤單的美好「療法」;這也能協助避開飲食障礙。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走向死亡,但和其他人一起吃飯能幫助我們更有生命力。

我們用來形容食物與身體的語詞很重要,因為這些語詞完全就像食物一樣,可以滋養、塑造並且餵養我們──或者毒害我們,使我們扭曲與挨餓。誰能夠心裡想著「我真是一隻醜陋的豬,根本不配吃飯」,卻又同時滿懷感恩地吃飯?當飯桌上的話題圍繞著鬆軟的肚子、卡路里、膽固醇,誰能夠真正樂在吃飯?實際上這種談話內容造就了人們吃得過多的毛病,同樣也導致人們吃得太少的問題。

 

吃帶來永續
管理全地並作出明智的抉擇
神賜福給挪亞和他的兒子,對他們說:「你們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凡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都必驚恐,懼怕你們,連地上一切的昆蟲並海裡一切的魚都交付你們的手。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創九1~3)

大量種植單一作物,失去了作物的多樣性,對土壤所造成的耗損是無法修復的。不健康的土壤意味著每個人與一切都不健康。在有石化燃料以前,農人倚賴作物多樣性來補充土壤的營養與對抗蟲害。我們是雜食性動物──我們的土地和飲食都需要多樣化。

這個時代被飼養的食用動物,被系統性且刻意地折磨、施暴、剝削。牠們被視為肉、蛋、牛奶的生產機器,被注滿了荷爾蒙和抗生素,有時捱餓有時又被強迫進食,甚至在還很小的時候就以殘忍的方式被宰殺。由於大量又廉價的玉米作為牠們的飼料,使得這種飼養系統造成了大量的環境污染,不僅是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微生物增殖,更不用說牛海綿狀腦病,也就是「狂牛症」了。

 

吃帶來文化
在料理食物中塑造文化

若要喜樂飲食吃喝快樂,就必須有創意地飲食,為了能夠如此,學習如何從原料開始煮飯是個好主意。烹飪可以讓你更健康快樂,特別是當你下廚、和別人一起吃飯、真正與他人連結時,而不是一些和市場行銷相關的假連結!

值得的挑戰,是盡可能地吃當地與當季的食物。可以向特別的攤販和小農市集買菜、自行種植蔬菜,與優良飼養的商家訂購肉品。這種飲食方法的確是種挑戰,代表我們需要事先計畫與多費點力氣,但食物的品質和風味將會遠超過我們所付的代價。

 

吃帶來救贖
實際生活裡的最佳準則

塑造一個不一樣的飲食文化──一個喜樂、健康、欣欣向榮、美味的飲食文化,一個人類能夠更像人類、動物與植物能夠各得其所,並且上帝享受我們的培育、創作和分享的文化;一個真正瞭解羔羊的晚宴的文化──這種改變不會一夜發生。

從你現在的處境開始著手。和家人不常一起吃飯?不要突然宣布以後每餐都一起吃!相反地,慢慢增加次數。從來不下廚?別一口氣丟光外帶菜單,但也別把食譜丟光。從你的現況,開始操練。盡可能帶著救贖的眼光朝著喜樂飲食前進──以能夠全然訴說上帝國度的和平、公義、豐富滋味的方式──或許這是我們所能做的。

新書簡介
基督是餐桌之主:飲食神學小革命

《基督是餐桌之主 : 飲食神學小革命》

作者:瑞秋.史東
譯者:秦蘊璞
書系:Living生活館
頁數:304頁
定價:360元
79折特價:284加入購物車
線上試讀
優惠期限
2018年10月31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