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羞愧:用大腦重寫你的靈魂故事》
作者:寇特‧湯普森譯者:謝佩知
書系:Joy腦神經的新世界
頁數:288頁
定價:400元
單本79折特價:316元
3本以上75折:300元

2025年8月31日截止
有時候,我會做這樣一個思想實驗,想像自己回到25年前,跟25年前的自己聊天……
那年我才20多歲,剛從獸醫系畢業,進入校園書房出版社工作。當時的我,對信仰充滿熱情,自認也對真理有堅定的把握。在我的觀念裡認為,腦神經科學、心理學這些學問,都屬於「世上的小學」,基督徒追求的是屬靈知識,研究這些只會分心,甚至顯示對上帝沒有足夠的信心。遇到困難、心情不好,該做的只有讀經、禱告、上教會,並用信心跨越一切負面情緒。
我就站在那間熟悉的辦公室裡,看著那個年輕的我,坐在堆滿書的辦公桌前,正奮力地讀著一篇稿子。他看起來有點疲憊,眉頭微皺,似乎遇到了什麼挫折。我輕輕地走上前,坐在他對面的椅子上。他抬起頭,看到我,眼神裡閃過一絲疑惑,但很快就被我的樣貌吸引,一個25年後的發福阿祥?!!
「嗨,年輕的阿祥。」我說。
「你是誰?」年輕的我問,語氣裡帶著一絲戒備。
「我是你,從25年後回來的。」我微笑著說。
年輕的我顯然有些震驚,但他很快回過神來,眼神裡充滿了好奇。「25年後?哇!那是什麼樣子?出版社還在嗎?我還在這裡工作?」
「出版社在,你也還在。」我安撫他。接著,我話鋒一轉,指向他桌上的書稿,「看你這樣,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好像有點……被卡住了?」
年輕的我嘆了口氣,「是啊,最近總覺得力不從心,寫稿、校對都提不起勁,讀經禱告好像也沒什麼感覺。是不是我的信心不夠?牧師說要靠主喜樂,但我怎麼就是喜樂不起來?」
看著他困惑的樣子,我心想,這不正是時候嗎?我從背包裡拿出一本書,擺在他面前。「這是未來校園會出版的一本書,中文書名是《走出羞愧》(The Soul of Shame)。這本書,以及這25年來的經歷,徹底改變了我對信仰、對人和對自己的看法。」
年輕的我拿起書,看到作者寇特.湯普森英文是Curt Thompson, MD,臉上又露出了疑惑的表情。「MD?醫生?跟腦神經科學有關嗎?可是……這些東西不都是世上的小學嗎?」
「別急,聽我說。」我溫和地打斷他。我知道他根深蒂固的觀念不是一時半刻能改變的。我接著說:「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精神科醫生,他從聖經敘事和人際神經生物學(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 IPNB)的角度,深入探討一個極其重要的主題:羞愧。」
「羞愧?」年輕的我顯然對這個詞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或者說,他覺得羞愧只是一種偶爾出現的情緒,跟「罪」比起來,似乎沒那麼重要。
「是的,羞愧。你可能覺得它不重要,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羞愧無處不在,它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家庭到教會,從臥室到會議室,從成功到失敗,幾乎沒有什麼是不沾染的。羞愧就像一種原始的情感顏料,為我們看待自己、他人、甚至上帝的形像染上了顏色。」
年輕的我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提出了挑戰我們固有觀念的想法:羞愧不僅僅是一種情緒現象,更是邪惡勢力積極運用的主要工具。邪惡透過羞愧來瓦解我們個人和群體,試圖摧毀上帝一切的創造。羞愧不僅是伊甸園裡始祖犯罪的結果,也是邪惡用來扭曲我們與上帝和他人的關係,瓦解我們運用上帝賜予的呼召和創造力的情感武器。」
年輕的我聽到「邪惡的工具」這句話,眼神變得銳利起來,「這聽起來很『屬靈』,但這跟腦神經科學有什麼關係?」
「別誤會,這本書不是讓你停止讀經禱告。」我彷彿知道他在想什麼,「而是讓你更深入地理解,羞愧是如何在我們裡面運作的,羞愧不僅是想法,更是深刻的『感受』。那是一種根植於我們內心深處的感覺,覺得『我不夠好』或『我出了問題』。這種感覺先於語言產生,即使我們告訴自己『我不夠努力』或『我應該做得更好』,這些話語的力量也來自於那種無法承受當下時刻或環境的『不足』的感受。這本書結合人際神經生物學,正是要幫助我們理解羞愧這種『感受』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關係和群體。」
「那要怎麼辦?如果羞愧藏得這麼深,又是邪惡的工具,還影響我的感受……」年輕的我有點洩氣。
「這就引出了書裡最關鍵的一點:治療羞愧需要一種違反直覺的做法:轉向連結。羞愧讓我們想要躲藏、遠離他人,因為害怕被看見、被了解會加劇羞愧。然而,治癒恰恰發生在我們願意冒險,向他人坦承脆弱,並且建立連結的時候。這本書解釋說,羞愧的標誌性特徵包括論斷自己和他人、躲藏,導致關係上的隔絕與瓦解,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迴圈。而醫治的關鍵,就在於打破這個迴圈,透過對話、禱告以及實際的肢體行動,在社群中對抗它。」換句話說,羞愧的治癒需要在關係中發生。
我停頓了一下,看著他認真的表情,知道這些信息對他來說是個挑戰。
「我知道你對腦神經科學有疑慮。」我理解地說,「但你知道嗎?連我們很敬佩的神學家魏樂德(Dallas Willard),晚年也開始發現腦神經科學對靈修學有著非常大的啟發,甚至覺得他一年下來得到的收穫,遠遠超過他一輩子的學習。」
「這本書正是結合了屬靈的真理和對大腦運作的理解,幫助我們更有效地經驗醫治和整合。」
「這本《走出羞愧》是作者寇特.湯普森的重要作品。他的另一本書《渴望的靈魂》(暫譯,The Soul of Desire,校園預計出版),也同樣精彩,探討了內心深處的渴望,如何引導我們邁向上帝所預備的美好未來。」我接著說,「為了幫助更多人認識這些能帶來真正更新和喜樂的觀念,校園甚至成立一個全新的書系,叫做『Joy腦神經的新世界』。這個書系裡除了剛剛提到的兩本書之外,還會包含衛金恩(Jim Wilder)的《教會的另一半》(暫譯,The Other Half of Church)和《逃離仇敵模式》(暫譯,Escaping the Enemy Mode)等書。這是一個全新的方向,是上帝透過這些『世上的小學』,為我們開啟新的理解之門。」
我看著年輕的我,他的眼神不再只是困惑和疲憊,還多了些許光芒和希望。他翻開手中的書,仔細地看著目錄,看到了關於人際神經生物學、聖經敘事、脆弱、群體醫治、創造力等章節。
「羞愧的醫治,最終不是要將它完全切除,而是在一個更大的故事中,學習如何與之共處,將我們的注意力轉向上帝的心意。」我強調,「這是一個持續的旅程,需要努力,但你會發現,一旦願意在關係中敞開自己,你會經歷到真正的自由和喜樂,甚至你的創造力也會被釋放出來。」
我站起身,「好了,時間差不多了。記住我今天跟你說的。不要害怕去探索這些看似『世上』的學問,上帝的手也在其中。這些不是要取代讀經禱告,而是幫助你更真實地理解自己,更有效地經驗上帝話語和群體的大能。」
年輕的我抬起頭,對我點點頭,手中緊握著那本書。他似乎還有很多問題,但眼神中的光芒告訴我,有些東西已經在他心裡悄悄地被點燃了。
我轉身離開,回到了我的時間。我知道,今天的這場談話,雖然只是我的一個思想實驗,但在某個時空裡,很可能正真實地發生著,並為25年前那個困惑的年輕人,打開了一扇通往更深刻、更整全信仰理解的大門。而這一切,都從認識「羞愧」開始。
新書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