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餐的政治學》
作者:威廉.卡瓦諾(William T. Cavanaugh)譯者:謝樂知
書系: Kingdom
頁數:約176頁
定價:340元
單本79折特價:269元

2025年4月30日截止
聖餐破除了國族的疆界並重新界定了公民身分。盧梭是正確的,他認為教會的聖餐禮對國家的統一構成威脅。當終末來到時,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將不再有隔閡——也不再有任何其他自然和人為的隔閡——聖餐將這終未的事件帶到了我們當中。教父常強調聖餐的末世面向,他們認為聖餐是天國盛宴的預表,在天國盛宴中「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在神的國裡坐席」(路十三29)。為此,金口約翰(St. John Chrysostom)在他的希伯來書註釋中指出,早期教會深信,天國盛宴在聖餐中闖入了世俗時間:「當耶穌為我們死,當聖靈臨在我們之中,當『坐在父上帝右邊的耶穌』與我們同在,當我們因受洗成為兒女,並與天上眾民同為公民,當我們在天上有家鄉、有城市和公民身分,當我們在世不過只是僑居者,當這一切都為真的時候,現今怎能不是天國呢?」這件事徹底顛覆了世俗國家的公民想像。我們的同胞不僅是英國人或德國人,而是基督身體中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肢體。
聖餐給予我們的,不僅是歷史之外的永恆福祉的應許。無論是聖經或是教父,他們都認為聖餐是邁向和平及合一的在世實踐。保羅曾指責哥林多人說,他們當中有貧富之間的紛爭,因此,他們當中有不少當時患病和死亡的人,全因他們沒有在領受聖餐前先行和好(林前十一17~32)。聖餐在沒有和平的地方成了審判的記號。聖餐要求人必須先行和好,和好後才能領受真實的聖餐。為此,《十二使徒遺訓》(Didache)要求信徒,彼此之間若有嫌隙,必須在和好後始能領受聖餐(亦參太五23~26)。初代基督徒會在領聖餐之前,彼此親嘴問安,表明聖餐要求我們必須和好。親嘴是和好的記號,但和好不是出於契約要求或是契約規範,而是雙方皆清楚知道自己是和平之子,因此願以和平彼此相待。
本章簡述了聖餐中的幾個重要的主題,目的不是要美化實際存在於分裂教會之中的聖餐禮。如今,有許多基督徒接受了國家的救恩神話,將自己投入到國家的連結制度之中。我們臣服於國家的要求,獻上身體參與戰爭,希望國家提供他所應許的和平和統一。但我要指出的是,國家的神話和國家的信仰實踐,扭曲了真實的盼望。傳統基督信仰提供我們許多資源,幫助我們抵抗所有這些虛假的盼望。
許多基督徒認為,國家能幫助我們達成合一,他們認為國家是世俗的機構,因此,國家是個中立的組織,可以排解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紛爭。但我希望基督徒都能清楚明白,國家代表的是一個不同的救恩論,且公民社會無法與國家切割,當我們有這覺察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國家的各樣的實踐,與基督徒視為理所當然的信仰實踐(如聖餐),兩者之間存在許多本質上的衝突。
新書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