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阿祥養書場:「上帝的復興學校」之三

好撒瑪利亞人的復興——21世紀教會需要知道的一則傳奇故事

/應仁祥(校園書房出版社主編)

有如灰姑娘般的暢銷書傳奇

二○○九年,《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When Helping Hurts)第一版上市,沒有人知道,這本書將掀起怎樣的巨浪;在大多數北美基督徒眼中,該書的兩位作者,實在陌生到不能再陌生,只知道他們是「聖約學院」(Covenant College)的經濟學教授,似乎還成立了一個跟扶貧與慈善事業有關的機構組織「查莫斯經濟發中心」(Chalmers Cente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但除了這些出版社寫在封底的資訊外,其他都付之闕如。

然而,就是如此的一本書成了北美教會界的傳奇;幾年過去,只要是正在參與慈善和扶貧事工,或是海外宣教的基督徒,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這本書。曾任世界展望會會長的史登斯(Rich Stearns)認為,這本書開啟了北美教會牧者的眼界;《世界雜誌》創辦人貝茲(Joel Belz)曾言「任何想要從事慈善事業的人,在沒有好好消化這本書之前,最好什麼都不要做」;慈善機構「萬國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Nations)也把《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評選為成員們「最愛的一本書」。就連主流的大型教會,包括馬鞍山、柳樹溪、生命教會,亦不約而同鼓勵教會裡的各級事工單位閱讀這本書,柳樹溪教會甚至根據此書,重新設計了他們的外展事工。

這樣的佳評如潮,使《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的銷售突破了三十萬冊,更在二○一四年出版第二版,並且陸續推出了多本相關書籍以及正宗續集:《活出整全:為什麼美國夢有害事工?》(Becoming Whole)。如今,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二○○九年北美曾經出版過什麼書,但是《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對於北美基督徒的影響,以及因此而帶來福音派在宣教和慈善事工上的更新與復興,十多年過後依舊方興未艾。

為什麼,扶貧與慈善事工三不五時會失敗?

單單從外表上看,布萊恩.菲克(Brian Fikkert)和史蒂夫.考柏(Steve Corbett)就是你會在大學校園看到,再尋常不過的教授,穿著輕便的襯衫在教室裡為學生上課。這兩位以經濟學見長的老師,除了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有著精彩無比的慈善與扶貧經驗。就拿布萊恩.菲克來說,他曾和妻子推動自己的教會到遊民庇護所當志工,也會在自家社區為失業者進行一些職業訓練課程;三不五時,更應國外邀約,千里迢迢到烏干達、肯亞、盧安達等地,參與當地宣教事工。相較於一般人,看到流浪漢就避之唯恐不及,布萊恩則主動上前攀談,看看自己可以為對方做些什麼(他做過的事情包括:提供食物、金錢,甚至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開放家庭提供一段時間的免費住宿;他還曾經借錢給遊民買二手車,協助對方恢復正常的生活)。

因著認真投身於扶貧和慈善事工,布萊恩和史蒂夫開始意識到,北美許多教會與機構的扶貧事工,成效往往難以持久。一次又一次,那些接受幫助的人們,在拿了教會提供的衣服、金錢、食物後,轉身又重新回到原本貧困、潦倒,找不到生命意義的生活中。教會的慈善事工,顯然有著一些根本上的大問題。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討論,他們漸漸找出問題的核心,進而開始針對這些問題尋求解答。先是成立了「查莫斯經濟發展中心」,開設一系列的課程,將自己找到的問題和答案,提供給北美各地的教會和機構;《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一書,則是這些課程的一次彙整和集結,期望更多地方的基督徒,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好的行動,來自於好的理論

到底,《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有什麼魅力可以讓那麼多人爭相閱讀,甚至像小說一樣讀得津津有味?《今日基督教雜誌》曾經以專文做過分析:首先,布萊恩和史蒂夫注意到,許多機構和教會,在進行扶貧工作時,往往缺乏足夠的理論基礎和神學探討。正如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說過:「自認不受任何理論影響的行動者,往往成為許多過氣經濟學家的奴隸」,他們發現,教會中願意投入扶貧事工的人們,經常是行動力很強的信徒,他們覺得讀神學、理論思考,不過是紙上談兵,有時間讀書,還不如多發一床棉被給有需要的人。但是,正因誤以為神學和理論沒什麼用,使得教會的扶貧事工受過時的、不合乎聖經的神學或是理論給羈絆,《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就告訴我們,當我們對發生貧窮的原因有不一樣的理論,也就會有不一樣的行動和策略,同時也就有其盲點。唯有發展出更完整而全面的神學與理論,才能讓扶貧的工作不至於事倍功半。

「廝混」也能成為教會的年度目標?!

布萊恩和史蒂夫歸納出的扶貧三層次:救助修復以及發展。過去有好長一段時間,教會的事工在救助貧窮者,甚至是為受傷的人提供修復等事情上都有很好的表現;但是,第三階段的發展:和貧窮者一起生活、一起成長、一起學習,乃至於跟貧窮者一起打拚的事工,卻相對缺乏。最主要的原因,是相較於救助和修復,往往可以有比較快的成效,容易達標;發展性的事工,則常常需要長時間的投入,以及較為複雜的計畫,甚至先不要講求成效,而是偏重於陪伴與等候。《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一書便曾舉巴爾的摩知名的貧民窟「沙鎮」(Sandtown)為例,當地的「新歌城市事工與社區教會」(New Song Urban Ministries and Community Church)在真正開始為窮人提供服務之前,整個教會的核心團隊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與當地的人們「廝混」:一起到公園野餐、打球、遊玩;透過這樣的方式,核心團隊真正融入了當地的生活,了解每一個人,進而去設計出實際有助於當地居民們一起投入、為生命帶來成長和發展的活動。試問,有哪間教會會連續三年,把「廝混」列為年度的目標?但是要啟動發展型的扶貧事工,這是必走的一步。

21世紀的好撒瑪利亞人復興

社會學家羅德尼.史塔克(Rodney Stark)曾經分析過,早期的基督教之所以可以在羅馬帝國出現爆炸性的成長和復興,就是因為基督徒樂於和帝國中困苦的人民相處,繼而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緣故;換言之,這種有如好撒瑪利亞人般的行為模式,正是羅馬帝國的人民願意認識基督、接受福音的決定因素。感謝主,在二十一世紀,仍有許多基督徒願意接受呼召,成為這個世代的好撒瑪利亞人,去接觸和幫助世上貧困有需要的人;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今天的世界,有許多地方遠比羅馬帝國來的複雜和多元,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我們也需要新的觀念和想法,才能夠真正帶出好撒瑪利亞人的復興,不至於弄巧成拙。在許多教會、慈善機構,乃至於宣教組織的眼中,《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無疑是這場復興能否持續、進而達到早期教會那般果效的一個關鍵。

新書簡介
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21世紀基督徒助人前要知道的11件事

《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21世紀基督徒助人前要知道的11件事》

作者:史蒂夫‧考柏、布萊恩‧菲克
譯者:秦蘊璞
書系:門徒培育SP書系
頁數:384頁
定價:460元
單本79折特價:363加入購物車
線上試讀
優惠期限
2021年8月31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