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的神學
/梁耿碩(本書責任編輯)
說起聖經當中的眾多比喻,最耳熟能詳的也許就是路加福音中的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突如其來的暴力襲擊──下到耶利哥城的旅客,遇著了強盜,被打的半死;然後,是身為宗教與道德代表的祭司與利未人,繞道而行,棄傷者於不顧的不堪畫面。最後,出乎眾人意料之外,惟一伸出援手的竟是與以色列人視同水火的撒瑪利亞人;惟有這位撒瑪利亞人「動了慈心」、「是憐憫他的」。而這個比喻總會引發我們思考,自己扮演的究竟是故事中的哪一個角色呢?
如果把視野再拉的更大一些,我們會發現: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反映了當代人類社會的困境;對他人的暴力與棄置不顧,普遍存在於我們身旁。有語言的暴力、肢體的暴力,還有遍佈全球、不曾止息的種族屠殺與恐怖攻擊,似乎,籠罩人類社會的是一種更廣泛的疏離感、無力感和不安全感。而這個時代的好心的撒瑪利亞人呢?若不是找不到,就是對現狀感到無能為力。
《擁抱神學》這本書,正是在二十世紀的暴力與仇恨中,為十字架的社會意義做出擲地有聲、深刻動人的見證。作者沃弗清楚地論述,基督耶穌的救恩如何為人類的群體生活、社會生活帶來盼望。基督十架所彰顯的三一真神捨己之愛,重新形塑了我們的身分認同、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在十字架上,神接納與之敵對的人類進入神聖共融之中,成為人類應如何對待彼此的最佳模範。而「擁抱」一詞,最能具體表現出其中的種種豐富內涵。
簡而言之,這是一本可以從多重角度來閱讀的經典之作,作者挑戰我們用新的態度、新的行動去面對生命中的「他者」:那或許是和我們似乎沒有任何關係的異國愛滋病病童,或是威脅要致我們於死地的敵人,也有可能是深深傷害過我們的親人。我們可以選擇將他們從自我的內在世界中排除出去,或者,我們可以在心裡為他們留下一個空間,用從神而來的愛來接待他們,就像「浪子回頭」比喻中,那位慈父對大兒子和小兒子所做的擁抱一般。
擁抱神學
作者:沃弗(Miroslav Volf)

得獎記錄:
榮獲2002年路易斯威勒大學葛拉夫麥爾(Louisville Grawemeyer)宗教類獎
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二十世紀百大好書獎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擁抱:★★★★★穿透力:★★★★★排他:☆☆☆☆☆
愛:★★★★★力量:★★★★★捨己:★★★★★
延伸閱讀  
浪子回頭
盧雲 著/170元
 
回專案首頁 回網路書房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