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接納
傷健共融最難的靈性操練

/鍾素明

沒有上帝的愛,特兒家庭不可能活在盼望中,特兒家庭需要教會,反過來說,教會又何嘗不需要特兒?接納是種靈性操練,對傷健雙方都是同樣的重要,而關懷特兒家庭,更是作主門徒最真實的挑戰。

在台中榮中禮拜堂成立寶貝班已經是二十四年前的事了,實體特兒營到去年舉辦了十六屆,今年因防疫,第十七屆改在線上進行。在服事特殊身心障礙兒童的這一路上,經常會有人問到,腦部功能受損的孩子,也有能力認識上帝的救恩嗎?

我是特兒的母親,而從接觸許多特兒的經驗中,我可以很有把握地回答:每個孩子都是上帝創造的,「智障」並不等於「靈障」。即使孩子沒有口語能力、不會說話,仍可以透過心與心的溝通,用超越語言的愛來互動。慈愛的笑容、溫柔的眼神、友善的肢體動作等等,都可以讓這群孩子看到耶穌的樣式。

但因特兒智能受限,純以知識傳授,只能小幅度幫助特兒認識上帝,重要的是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實際感受與體會。所以與特兒朝夕相處的家人非常重要;特兒福音事工的對象,不只是特兒,而是需要包含整個家庭的成員,例如家長、爺爺、奶奶、身為一般兒的手足……。對家人來說,與特兒相處,雖然辛苦但未必痛苦;被世界「遺忘」,才是所有特兒家庭共同、最深的痛。

特兒家庭渴望被接納

特兒在學校、社會,欠缺「舞台」又不被「看見」,也很少被「接納」,這些最令他們感到無助與無奈。瑞典那位「用腳飛翔的女孩」蓮娜瑪莉亞在接受採訪時,說到國中時有兩個朋友說好旅行時會幫她推輪椅,剛開始一切都很好。突然間,朋友們的注意力受到喜愛事物的吸引,完全忘了她的存在,不自覺地跑走了。蓮娜說,這對她爸爸的傷害比對她還大,即使知道蓮娜的同學是無心之過,但看到自己的孩子處在孤單無助的情境時,仍然非常難受。

心思敏銳的蓮娜勇敢地說出了全天下特兒家長的共同心聲:「爸媽所面臨的挫折失望,有時比特兒還巨大。」而且,自特兒誕生後,這些家庭就感覺飽受歧視。特兒最常被人批判的是:「你這孩子『家教』實在太糟糕了,父母在家都不教的嗎?」但大家沒有體會到的是,絕大多數特兒的家長,平日都非常努力地拉拔孩子的成長;只是,特兒先天存在著巨大的學習障礙,非常需要社會的包容與接納。一旦被「貼標籤」,就會使他們更加退縮,不敢出門或與人接觸,更不能奢望他們會勇敢踏進教會了。

特兒最希望得到的禮物是朋友,特兒家長最難得到的東西是接納。此外,無數專家與學者也都已經證實:把特兒「隔離」在如同特教班之類的特定空間中,特兒就沒有機會接觸真實的社會,一般大眾也無法接觸、認識他們。所以,近年公立學校系統開始施行試圖打破傷健隔閡的融合教育,讓特殊兒童進入普通班級,與一般兒童共同學習。期望透過更多相處交流,不但特兒可以增加語言良性刺激和社交練習,一般人也能更多欣賞到那「美麗的差異」,擴展眼光與胸襟。

只是,融合教育雖然立意美善,但現實層面卻遭遇許多待突破的困境。例如一般兒家長因為對特兒的誤解,集體強烈抵制融合教育。部分教師埋怨工作負荷增加太多,而特兒較不常見的形貌表徵、情緒起伏過大……等,常激化一般兒童對特兒的反感。至於公立教育體系、支援人力遲遲未能到位的窘境,更使家長質疑融合教育的成效。此外,要創造傷健共融的文化,在教會中,也同樣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一是「接納不同」這件事,是對人心的巨大挑戰;二是傷健雙方缺乏相處的經驗,作為共融的基礎。

接納是種靈性操練

傷健共融的前提是要互相接納。未曾接觸過特兒的一般人,剛開始面對特兒群體,馬上會感到難以為繼的問題是:混亂。在寶貝班,有些特兒一看就像是神「美好」的創造:上課專心,態度柔和;但大部分時候更可能的情況是:躺在地板上耍賴、不肯起來;不斷跳來跳去;自顧自轉著手掌,自得其樂;或是突然發出尖銳的聲音,卻又完全無法猜到是受了什麼刺激;或是突然尿尿,褲子與地板溼成一片。也有孩子會因為情緒起伏過大,無法排解,猛打自己的腦袋,當輔導試圖安撫時,往往換來手臂上的傷痕累累。

其實,不要說一般人接納特兒的難度非常高,就連障礙不同,彼此接納都不容易。我常告訴特兒家長:要求別人「接納」自家特兒的同時,請先反求諸己;是否已經完全接納障別不同的孩子?有行動能力的自閉兒,瞧不起用輪椅代步的多障兒;智障卻有口語能力的,竟輕視好手好腳,卻無口語能力的自閉兒……。若不同障礙類別的家長,都需要調適練習,才能彼此接納與融合,更不用說處境相隔遙遠的傷健兩方了。

但接納與融合的功課卻不能不學。說到底,「傷健共融」要對付的,是人心中的「罪」:聖經上說:「耶穌看見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樣。」就像耶穌動了慈心,一個有「生命」的基督徒,對另一個生命永遠都是「尊敬」的;他們知道,自己為特兒所做的,不是「施捨」、不是「同情」,因為每個靈魂,都有被愛的「權利」;把特兒貶低,抬高自己,就是驕傲,就是罪。我們身心體健全的人,也當自問我們心中,是否有罪需要對付。擁有耶穌這樣的「慈心」,融合之路才能愈走愈寬廣,因基督徒的「傷健共融」,就是操練在別人的需要和痛苦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相處才有共融基礎

對教牧同工和教會會友來說,要先建立「傷健融合」的價值觀十分重要。不了解,就無法關懷;不認識,就不會產生情感;同樣地,同工會友與特兒之間,若缺乏相處,沒有共同的記憶,彼此的心就不會凝聚。

某位主任牧師帶領兒主同工參訪寶貝班數次後,慎重決定不開辦相同事工。原因是,這位牧師觀察到「特兒家長『太敏感』了,很容易被人『傷害』;為了保護這群家庭不受傷害,教會大門暫時無法敞開。」香港有位姊妹,在特教學校當社工。特兒家長信主後,姐妹很高興地請教會接待。牧師欣然同意,但附帶條件是不能超過十個家庭。另一位香港姐妹也有經驗,她帶了三個特兒家庭到母會的特兒群體中,傳道人卻告知目前已額滿,須等有人退出之後,接獲通知再來。

教會希望人力充足之後,再接待特兒及其家庭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這樣求全太過的心情,會不會反而剝奪了特兒及其家庭融入教會的權利?會不會間接讓特兒淪為教會的「二等子民」呢?「傷健共融」向來是一條漫長的路,它從來不會「自然而然地」發生,需要刻意的經營,用百般的智慧,不斷地操練。融合絕對不是易路,就像溝渠平日不費心清理,暴雨驟臨,不可能自動有效地排水。

二十四年前,我在台中榮中禮拜堂擔任兒童主日學老師,當時特兒在教會中仍屬於邊緣團體。讀經時,一個威廉氏症的男孩唸錯字,遭到同儕嘲笑;我心疼特兒處境,也心痛舊生對特兒的不了解、不接納……,於是將自己教導女兒的教材與方法,帶進教會,除每週日開辦特兒宣教活動「寶貝班」,也在家中開設特兒識字班。

二○○七年時,台中榮總與罕見疾病基金會決定停辦罕病兒童的營隊,我請求母會接手。在和教會商量時,有人擔心教會不如醫療單位具專業號召力,也有人擔心服事的目的如果是「傳福音給這族群,是否非得看見有人受洗歸入主的名下」?在大家疑慮交加的狀態下,感謝神開路,當時歐洲短宣隊因故無法成行,教會將經費轉而支持第三屆「小胖威利營」。後來神保守「小胖威利營」轉型為「特兒親子福音營」,一路到現在。

過程中,神引領我與校園團契的黃振華牧師見面,自二○○八年起,每年寒假,我們到校園舉辦的大專靈修班,徵召關顧特兒所需的輔導人力。許多年輕人在服事特兒與他們的家人時,經歷極大的震撼與衝擊,甚至對信仰產生全新的感動與體驗。當他們試圖把感動與服事的意圖帶回所屬的教會時,經常感到難以衝破樊籬。這讓我意識到,需要有更多弟兄姐妹一起認識傷健融合的必要。事實上,不能接納特兒的教會,也可能退化成不夠健壯的傷殘教會。

作主門徒的實戰禾場

台灣登記有案的身心障礙者接近一百二十萬,粗估這特殊群體總人數達五百萬。如果教會沒有意識到關懷特兒的需要,等於將約五百萬人擋在福音的門外。而耶穌信徒如果能在教會,推廣符合聖經「傷健融合」的價值,也就是在學習作主門徒。但,這的確不是一條易路。

沒有上帝的愛,特兒家庭不可能能活在盼望中。我何等希望:特兒家長能有「眼光」,能看見「希望」,望見神應許的「天堂」。身為特兒的母親,我總希望能為自己的孩子多做些什麼,但更多時候,我覺得自己並不能夠做什麼,而是相信慈愛的上帝,會用祂的美善照顧孩子的一生。特兒家庭需要教會,反過來說,教會又何嘗不需要特兒?靈性的操練,對傷健雙方同樣的重要。

在你的教會中,是否有特兒家庭呢?就算目前還沒有,未來也很有可能會有。若是想了解,教會如何向這受苦的族群伸出援手,如何為他們建造一個「屬靈的家」,寶貝班與特兒營非常樂意和教牧同工與弟兄姐妹一起預想傷健共融的可能,操練關懷特兒的方法!歡迎弟兄姐妹一同參與交流,讓我們的教會都養成傷健共融的體質,成為「作主門徒」的實戰禾場。

鍾素明
人稱汪媽媽,筆名為明明。女兒蕙欣,人稱天使歌手,目前三十五歲,出生即罹患腦傷、弱視、長短腳、扁平足、脊柱側彎等多重障礙,學習緩慢。汪媽媽在育兒的歷程中,對特殊障礙兒童及特兒家庭產生強烈的負擔,一九九八年在台中榮中禮拜堂成立寶貝班、二○○五年開始特兒營服事,獻身特兒宣教事工至今二十四年,傳道足跡遍及海內外。女兒蕙欣也隨母親到各地佈道獻詩。作者著有《萬中選一的祝福》、《天國口味兒的孩子》等書。
當期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