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選與應許之地
《蒙揀選之民?以巴衝突下研讀聖經》的啟發

View of the Kedron Valley and the Village of Siloam, or Silwan (Siloam), Jerusalem. / Photo by The Palestine Exploration Fund on flickr
/張瑋哲(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神碩生)

舊約學者布魯格曼,針對以巴衝突中核心的選民與應許之地觀念,示範具有反省力量的聖經神學之詮釋,充分表現出先知的精神可以如何抵抗將信仰加以化約的傾向。

當聖經詮釋遇上當代政治議題,往往會使得宗教及政治之間產生千絲萬縷的糾結;以巴衝突就是其中的案例,一方面它顯示了聖經對土地的古老宣稱如何被運用到當代國家(以色列)對於領土的宣言,另一方面可以看到靈活變通的觀念(錫安)如何在歷史發展中受到詮釋,並且隨著衝突的加強,僵化成無可妥協的意識型態。聖經詮釋者如何跳脫出意識型態的綁架,梳理並平衡對待聖經中不同立場並存的觀念,透過對不同詮釋立場的尊重,形塑出相對合理的信仰反思,並且進一步凝聚出公民的政治行動,這對身處基督教傳統的讀者而言,是需要練習的功課。布魯格曼的書《蒙揀選之民?以巴衝突下研讀聖經》,則是在當代西亞地緣政治課題下,面對美國基督教群體有關以色列的聖經詮釋,梳理其對話基礎的小書。

從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下的標題「Chosen?」(中文譯:蒙揀選之民?),可見他透過聖經神學的角度,直指當代以巴衝突最核心的問題「揀選」。從書中〈前言〉,讀者可以知道這觀念繼承了他自己在一九七七年出版的《土地神學》(The Land: Place as Gift, Promise, and Challenge in Biblical Faith)一書中繼續探討的課題;受到上帝揀選的「流浪者」與「應許之地」象徵的「以色列」與「錫安」,這當中存在緊密且複雜的關聯。然而,誠如布魯格曼在前言所述,聖經中「流浪者」與「應許之地」的象徵,自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國後,對巴勒斯坦地區造成地緣政治上的衝擊實況;以色列國成為強大的軍事力量,藉著約旦河西岸的「屯墾區」(Kibbutz)發展殖民的模式,並且漠視當地巴勒斯坦人民的人權。[1] 然而,在當前巴勒斯坦地區的政治處境下,布魯格曼認為美國對以色列無條件支持的做法,至終不會對衝突中的任何一方產生益處;回到聖經詮釋的基本面來看,雖然選民與應許之地的聖經詮釋是最終導致當代美國政治上支持以色列的結果,但是布魯格曼卻也提醒讀者,將聖經中的「以色列」等同當代「以色列國」的觀點,是一種讓聖經支持特定意識型態的案例。在本書中,布魯格曼透過四個主題〈以巴衝突下研讀聖經〉、〈蒙上帝揀選的子民:宣稱與問題〉、〈「聖」地?〉及〈錫安主義與以色列〉,呈現聖經詮釋多元且複雜的面向的呈現,藉此產生理性的交流與對話,並進一步反思美國對以色列無條件支持的國家政策。

在首章〈以巴衝突下研讀聖經〉,布魯格曼將焦點放在「土地」,並呈現出「土地無條件賜予」及「無條件賜予有條件保有」這兩個訴諸聖經詮釋的立場,代表聖經內部關於土地與民族的多元觀點;然而,不論詮釋出的是對他者的排斥或包容,布魯格曼也藉這張力提醒讀者:「我們如何解讀聖經,不單取決於「釋經」(exegesis),反而我們的既得利益、期盼和恐懼,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聖經解讀。」[2] 提醒讀者忠實的詮釋工作,就是要注意過程中的複雜性,拒絕自我絕對化的詮釋偏好,並注意為他者保留空間。

第二章〈蒙上帝揀選的子民:宣稱與問題〉從「以色列代表蒙上帝揀選的子民」這希伯來聖經內核心的神學宣告切入,可以追溯到「亞伯拉罕的先祖傳統」、「出埃及傳統」及「西奈傳統」;不論是哪個傳統,以色列的位分都是經過神聖的宣告。然而,後期的申命記傳統用上了「揀選」這特殊用語,言明以色列作為上帝子民的位分。[3] 這樣一來,關於揀選的課題,就會產生另一層討論,首先這身份是無條件賜予,或者是有條件保留;第二,這神學宣稱有多大程度成為意識型態的宣揚,為自身利益辯護。[4] 但作者從這兩個面向中,指出基督教運動的發展歷程中,調整了「揀選」的觀念,使得基督徒得以宣稱他們擁有受到揀選的位分,進而產生「替代主義/取代主義」(Supersessionism)的危機。然而,布魯格曼也提到,從美國發展的歷史中「揀選」、「應許之地」的詞彙,自十九世紀移民社群為主的美國社會中,亦有其特殊的宗教與社會意涵;國家擴張的熱情,同教會宣教的詞彙,與種族主義與國族優越糾纏,將美國視為蒙上帝揀選之國,亦造成政教上進一步的糾纏不清。[5] 關於政教概念的混雜,布魯格曼建議詮釋聖經過程中必須同時注意到希伯來聖經中的先知傳統,先知除了承認以色列蒙揀選之位,同時也在社會公義的課題上對以色列人提出挑戰;先知的詮釋傳統,也同樣注意到外邦之民亦屬於上帝特別恩惠的範疇之內。[6] 因此各個群體關於揀選的宣稱,是確實存在的,但受揀選者唯有超越自身蒙揀選的位分,去做選擇,才有可能中止因為揀選問題產生的衝突與暴力。

第三章,〈「聖」地?〉布魯格曼認為,土地議題喚起多元向度,包含政治槓桿、軍事意義與人權。土地的課題貫穿以色列整體的歷史記憶,雅威向亞伯拉罕說話即是關注到土地問題。[7] 從創世記至出埃及記「上帝將應許之地無條件賜予以色列」的傳統,至申命記以遵守妥拉作為保有土地的條件用語:「若……」。從聖經兩種不同的傳統中,作者建議讀者需要用雙重視野來研讀,一方面按字面意義,看見應許和旅居曠野的古代紀錄;另一方面,透過波斯時期散居猶太人的視角閱讀,來看見流亡者回歸「猶大地」(Judaea)的渴望。[8] 綜合聖經關於土地的傳統以及猶太人在巴比倫時期的詮釋,布魯格曼要讀者注意那地是賜予的,那地是取得的,並且那地是可以失去的。即便如此,關於上帝重新履行對土地的應許,也出現在先知的聲音中。[9] 在當代錫安主義者的論述中,往往會讓讀者相信以色列國等同於以色列信仰的說法,但作者認為這只是詮釋進路之一,並且無視於申命記中有條件保有的「若」公式。並且這種詮釋路徑,也忽略了另一些猶太傳統相對不那麼重視土地應許的進路。最後,作者批判當代以色列,將以色列國的範圍直接訴諸聖經中土地應許的做法,無法取信於大眾。作者認為在以巴衝突的張力中,古老的傳統不能用來合理化現今的政治目的,以色列需以合理的政治社會與經濟實況,提出合理的安全需求。[10]

第四章,關於〈錫安主義與以色列〉的議題,布魯格曼爬梳錫安在不同處境的詮釋中,從單純地理位置轉化為籠統的禮儀宣稱歷程;「錫安」在以色列的流亡過程中,形塑出對未來復原耶路撒冷的想像。另外,也簡述十九世紀猶太群體中間錫安主義發展的歷程,原先是在政治上尋求為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園的可能,隨著二戰時期猶太人受到大屠殺喚起的國際同情,以及以色列建國時期發生的衝突與區域危機,錫安主義轉化為不能妥協的意識型態。[11] 但是作者也提出基督教錫安主義者面對當代以巴衝突問題時,不願意冒著「反閃族」標籤的風險,去正視當代以巴衝突的政治現況及尋求合理詮釋的根源。最後,布魯格曼提出建議,認為「當靈活變通的象徵〔指:錫安〕或隱喻被一個運動所用,並僵化下來成為某一種意識型態,那種靈活柔韌便會消失,單一宣稱便會充塞其中,抗拒任何另類的想像,並會為著意識型態的緣故,企圖無視當地的社會政治現實,以致越發危害世界秩序。」[12] 因此,讀者在詮釋聖經時,需要留意當中不容妥協的意識型態,並帶著先知的精神抗拒將信仰化約的風險;在信仰面對政治意識型態的綁架時,這是讀者可以在信仰當中實踐的反思。

對台灣的基督徒而言,本書可作為基督徒參與公共政治討論中,有關聖經詮釋到信仰反思的參考文本;除了布魯格曼書中提供的查經、討論問題外,我們也可透過作者對聖經詮釋複雜性的呈現,發現歷代聖經詮釋中不斷賦予的新意義。爬梳聖經詮釋的根源,從來不會有簡單的答案,或單一種特定的立場與說詞;時代的背景,個人或群體的既得利益,可能是讀者在詮釋聖經可能會遇到的影響。但是讀者若在詮釋的過程中,意識到這些可能性,並將其帶到政教關係溝通的場域,或許我們對當代的教會如何參與在政治運動場域一事上,會產生不同的眼光。


附註
1. 華特.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蒙揀選之民?以巴衝突下研讀聖經》(Chosen? Reading the Bible amid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梁偉業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7),11-3。
2.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25。
3.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29-30。
4.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32。
5.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35。
6.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36-9。
7.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41。
8.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44。
9.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45-8。
10.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52-3。
11.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64-7。
12. 布魯格曼,《蒙揀選之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