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種族難題
如何消滅白人至上主義?

拜登與賀錦麗在埃默里大學的演講,取自NBC
/王凡(資深媒體人)

近來亞裔美籍人士受攻擊事件,映照出美國社會的種族議題,與之脫不了干係的「白人至上主義」,其背後又有何宗教因素?

三月十五日,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城發生一名年輕白人槍手於三個spa館射殺八人,其中有六人是亞裔美籍婦女。之後,三月三十日,一名黑人男子在紐約街頭,當街踢翻一名前往教會途中的亞裔婦人,並狠踩她的頭,重傷了這名六十五歲的婦人。兩件看似各自獨立的事件,都導向一個引發亞裔美籍居民社會巨大恐懼的事實:仇恨亞裔美國人與太平洋島民的氛圍,籠罩著全美。

亞特蘭大慘案發生後,美國總統拜登帶著有非裔、亞裔血統的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於三月十九日到位於亞特蘭大的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發表演講,雖然沒有點明槍擊事件的犯案動機,拜登強烈譴責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暴力。他指出,許多亞裔走在街上被襲擊、斥罵、騷擾,他們成為代罪羔羊,不但遭受口頭攻擊,也遭毆打,甚至被殺。對此,他呼籲:「讓我們站在一起,共同對抗仇恨與種族歧視,這種醜惡的毒藥像鬼魅一般,長期纏擾著我們的國家。」他並強調,支持國會儘早通過「新冠肺炎種族犯罪法案」。

仇視亞裔,如何停止?

種族仇恨與歧視,長期纏擾美國這個國家,是一不爭事實,始作俑者就是「白人至上主義」,其中包含著民族優越感、種族主義與仇外心態。儘管亞特蘭大當地警方宣稱,槍手殺人並非出於種族動機,但大部分亞裔人士拒絕接受。他們認為,警方那樣的宣稱,並無法減輕亞裔的痛苦與恐懼。背負著新冠肺炎傳染源頭的污名,在美國的亞裔人士與太平洋島居民所感受到的,是深仇大恨與針對性的攻擊。

二○二○年,因為新冠肺炎的大流行,造成針對居住於美國的亞裔移民的暴力層出不窮,一個叫「停止仇恨亞裔美國人與太平洋島民」(Stop AAPI Hate)的組織應運而生。從二○二○年三月十九日到二○二一年二月二十八日,這個組織所收到的有關亞裔被仇恨式攻擊的投訴案就將近三千八百件,還有許多攻擊事件並沒有報案。

最新的皮尤民調發現,百分之五十八的亞裔美國人相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針對他們的種族歧視與攻擊事件增加。因而今年三月十六日,全美各地爆發亞裔與太平洋島民的遊行抗議,許多遊行隊伍的口號是:「停止仇恨亞洲人」。

不少美國社運人士、立法者、公衛專家,將一年來潮水般仇恨亞裔的趨勢,部分歸咎於前總統川普不斷使用有激化種族仇視意涵的「中國病毒」、「功夫流感」來稱呼新冠病毒。而許多共和黨官員和保守派人士也跟著如此稱呼。拜登在競選期間曾一再指出,種族歧視是系統性的,是白人的問題,他要執政四年的川普為深化美國的種族分裂負責,因為川普的許多言論誘發了人性的詛咒本能。拜登毫不掩飾地承認,種族主義在白人當中才是問題,解決種族主義,先要消滅白人至上主義。

基督教民族主義的現象

然而,宗教的激情因素也不可忽視。一月六日攻入國會大廈的暴徒,幾乎都是支持川普的白人,包括幾個狂熱的基督教派群體。有人扛著一個巨大的木製十字架在國會前跪著禱告,有人打著有十字架標誌的旗幟衝刺警網,有人張開一面大旗,上面寫著「耶穌2020」,有人高喊著捍衛美國這個「基督教國家」,有人吹角,有人像舊約聖經中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城般,哼唱著詩歌,衝入國會。

許多基督徒看到這個場面,感到驚駭,但也有人認為,川普是他們的拯救者。

國會動亂,不僅顯示出美國社會種族、政治的分歧,也分裂了美國人的基督信仰。

在總統選戰進入最後肉搏階段,川普挑戰天主教徒拜登的信仰,直球對決,指控拜登傷害聖經、傷害上帝,根本就是個反上帝的人。所以,如果拜登當選總統,美國將沒有宗教,將失去一切。從四年前當上總統開始,川普就經常散發訊息,教育美國民眾:民主黨是仇視宗教的政黨。票投川普,象徵捍衛接收基督信仰遺產的美國。他曾信誓旦旦要積極保護基督教價值,對許多支持者來說,他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簡直等同於「讓美國再次成為基督教國家」。一月六日參與國會動亂者當中,有人正是為了捍衛基督信仰,捍衛這個「基督教國家」。這樣的現象讓一些學者憂心忡忡,「基督教民族主義」(Christian nationalism)已在美國社會中流動,而這種現象在已經雜亂如麻的種族問題中必然產生影響。

一月六日,暴民在國會裡的暴力行動,看來像造反,這個「造反」適得其反地讓很多福音派教會憤怒,感覺基督信仰竟如此錯亂。在競選連任的各種集會活動中,川普總不忘吹噓「福音派愛我,我愛福音派」,但從參與國會動亂的群眾性質分析,對某些川普的福音派鐵粉來說,「福音派」指的是他們個人與川普之間的關係,而不是跟耶穌的關係。有些白人福音派基督徒支持川普,並不是出於宗教熱情,而是由於文化因素,比方他的移民政策、言語中洩漏出的種族高傲,讓他們覺得爽快。因而川普骨子裡的一些價值觀,比如白人至上主義,就會在一些激情的基督徒,尤其是白人基督徒身上發酵。

「耶穌2020」的旗幟,Photo by Brett Davis
白人福音派的板塊

有個趨勢值得注意,在二○一六年的總統選舉中,約百分之八十的白人福音派,都將票投給了川普,在二○二○年的選舉中,則至少百分之七十五的白人福音派選票都給了他。也可以說,美國白人基督徒大都是支持川普的,但數字顯然在下降。白人基督徒—嚴格說起來,應該是「白人盎格魯-薩克遜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簡稱WASP)—在大部分美國歷史中,一直佔領著美國政治與文化版圖的大部分,一九九三年以前,白人基督徒還佔了人口數的一半以上,但由於移民與生育率的變化,自次年起,這種局面被打破了。

其實,二○○八年歐巴馬當選總統時,若將天主教徒算在內,白人基督徒還佔整個人口數的百分之五十四,現在則已掉到百分之四十五以下,在福音派人口數中,大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間的基督徒不是白人,而且這些人在這次選舉中,有許多都將選票給了民主黨,顯然,這個變數已經在影響著美國的政治。

拜登在就職演說中強調要消除白人至上、種族主義,其實兩者是一體兩面。當前美國,黑人的平權問題尚未落實,對亞裔的仇恨意識又開始瀰漫,正如宗教文化學者羅伯.瓊斯(Robert P. Jones)所說:「拜登進入美國分崩離析的政治、種族、宗教的整合,是千絲萬縷的挑戰。」但揆諸現代美國歷史,哪個總統挑戰成功過?

拜登的公民宗教

拜登可能是近半世紀以來,信仰最虔誠的美國總統,在他之前,只有福音派的卡特總統可與之相比。在宣誓就職後幾個小時,每週主日都上教堂敬拜的拜登,已經在離白宮幾個街道的聖馬太教堂內,坐在前排位置望彌撒,當年天主教徒約翰.甘迺迪總統的追思彌撒就在這裡舉行。比起拜登,川普的基督信仰虔誠度,遠遠瞠乎其後。

拜登一月二十一日的就職演說,像極了一篇提出「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理念的宣教演說。公民宗教不是宗教,而是一個民族對於原則、理想、述說、符號與儀式等等,有著宗教價值觀般的共同信念、公共精神。拜登面對因著選舉而紛至沓來的社會價值觀分裂種種問題,在就職演說中宣告要面對、擊退正在升起的「政治極端主義、白人至上、國內恐怖主義」,這三者都像在說明美國目前高漲的種族主義的仇恨根源。

白人至上主義的幽魂

拜登拿出宗教襟懷、情操與熱情,宣示面對問題的決心值得肯定,但從殖民地時代黑奴貿易開始,到一八八二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排華法案」、一九二四年限制南歐與俄羅斯人的「移民法案」,到一八七六年至一九六五年「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針對黑人的嚴格種族隔離政策,到一九五○、一九六○年代對黑人民權運動的鎮壓,到「反猶主義」,到當前「黑人的命也是命」(BLM)運動所映照的黑人血淚,到近日亞裔美國人、太平洋島民的連續受攻擊、殺害......都是美國白人至上主義所製造出系統性、制度性、像鬼魅一般的「醜惡的毒藥」,這是種族仇恨的源頭。

美國「公共宗教研究院」(Public Religion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PRRI)的CEO羅伯.瓊斯博士,於二○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新聞網中發表一篇文章,標題是「種族主義在白人基督徒中比在無宗教信仰者中要多,這不是巧合」,這位出身南方浸信會的白人基督徒學者,坦率指出:「我們白人基督徒......做為國家優勢文化的力量,在整個美國的歷史架構之中,早就建構並且始終維持著一個永存著白人至上的工程。這種毫不神聖的架構,至今仍存在白人基督徒的DNA裡。」他進一步指出,這種情況在南方白人福音派基督徒中,在中西部主流派基督徒中,以及在東北部白人天主教徒中,所在多有。而比起沒有宗教信仰的白人,白人基督徒更是不時地否認結構性種族主義的存在。

美國歷史中充斥著太多的錯誤與不完美,標榜民主並以此傲世,卻在種族平等上做得荒謬悖德,背離聖經教導。拜登自己虔誠的天主教信仰,能夠帶領美國走得多遠?世人可以有多少期待?對拜登來說,這是個巨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