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盼望天堂

耶穌的奇蹟承諾更好的命運─包括我那三十二歲,英年去世的女兒。

/作者:韋特寧頓(Ben Witherington III)/翻譯:張以慧

四年前,女兒克莉絲蒂因肺栓塞猝死在公寓,得年僅三十二歲。不久之前,我們才一起慶祝我六十歲生日,沒想到,那竟成為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有人說過,經歷危機之後,你看世界(the world)不會再跟以前一樣了,我和太太正是如此。喪女之痛改變了一切。但是,因為克莉絲蒂離世,我們看待神的話(the Word)也跟著不同。

她過世後某一天,我讀登山寶訓,其中一段引起我注意:「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太七9~11)

之前我覺得這段經文是談應許,如果我們單單按著耶穌的教導向神祈求,上帝會賜恩給我們。但是,克莉絲蒂過世後,我開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世上的父母不會讓兒女遭遇患難危險,而是希望他們平安快樂,天父豈不遠超過這些嗎?

這道理對一些人來說再明顯不過,此刻我卻有個嶄新的體會:女兒得肺栓塞不是天父造成的。克莉絲蒂追思禮拜前,有人來致哀時曾說:「上帝的天堂需要多一位天使」,但祂可不是一位自私的神明。神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祂的人得益處。衰老、病死、憂患、罪惡不是出於祂。祂是愛,是豐盛生命之主,祂甚至將永生賜給我們。聖經告訴我們,神對我們的計畫是賜平安而非降災禍。

我開始換角度來檢視其他經節,我在馬可福音五章21~43節找到共鳴,耶穌在這裡行神蹟,戰勝墮落造成的惡果。這段經文要說的,遠遠多過於我們所知的。

出於憐憫的行動

馬可福音提到各式各樣的神蹟:趕鬼、餵飽五千人、醫治各樣病症,以及叫死人復活。在五章21~43節,我們看見耶穌是醫治者,同時也是讓人從死裡復活的主。耶穌行神蹟並不如某些人以為,只是為了顯明自己的神性,反而是要幫助這些人能重新回到日常生活。

在這段經文中,馬可運用「三明治式」的寫作結構:一開始馬可先說了一個故事,主角是睚魯和他的女兒,故事還沒完,緊接著插入另一個故事,主角是一位長年飽受血漏之苦的婦人。這樣寫作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引發讀者去思考兩個故事之間的關聯,包括其間的相似與相異之處。兩個故事都與女性受苦有關。一位是年紀較長的婦人,她罹患血漏長達十二年,另一位小女孩活在世上的日子,和婦人患病的時間一樣長。

在這裡,禮儀上不潔淨,是隱藏但明顯的主題。經期中的女性被視為不潔淨,因此,知情的人大概會認為年長的婦人為長期不潔淨。過世的小女孩,屍體也被視為不潔。但是,耶穌並不在意是否會被玷污。祂醫治的大能,不僅消除了不潔、更勝過了禮儀上的不潔淨,及造成不潔淨的原因。連死亡也無法阻擋。

馬可福音絕妙之處,在於耶穌行神蹟都是因為動了慈心。耶穌沒有把行神蹟列在每日待辦事項上。祂僅僅回應那些有需要的人,祂主要是要完成祂的使命—教導、傳道(可一38)。這就是為什麼祂走遍各城各鄉,傳揚好消息,但是當遇見身體上有需要的人,就停下醫治。

這故事如此引人入勝,是耶穌在去醫治一位女性的路途中,因為另一位的需要而耽擱。很明顯地,兩者都不是祂當天原本的計畫。耶穌行了第一個神蹟,遂來不及醫治第二位。這兩個故事的背後都是絕望—在那個醫藥不發達的年代,生病讓人絕望。但是超越失望、懼怕的另一個關鍵主題,卻是「信心」。

在福音書中,信心與醫治的關係相當複雜。有時候,耶穌醫治是回應人對祂的信心。有時候,人沒有信心耶穌就先醫治。有時候,是有信心之人,帶著患病或殘疾者來到祂面前。在某些時候,耶穌醫治時,信心連提都沒提。所以,儘管信心不是醫治的必要條件,信心與醫治也仍相關,信心似乎讓一個人更有機會被醫治。但是,在馬可福音六章5~6節,出現完全相反的例子,這裡的人缺少信心(或是準確地說,根本不信),欲阻止耶穌在自己的家鄉醫治。

要注意到,耶穌並不受限於任何一類的信心。在馬可的敘述中,那女人似乎認為她可以因為摸耶穌的衣裳而得醫治。但是耶穌告訴她,不是因為她摸了耶穌的外袍,而是她對耶穌的信心使她得救。她的信心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是個別性的,目標對準耶穌。

同時,第30節呈現了四福音書中最動人的情節。這裡暗示,耶穌身上蘊藏著醫治的大能,真實地從祂流向那些對祂僅有一點點信心的人。有許多人湧向耶穌,但是只有一個人帶著信心去觸摸耶穌。她的信心不是「宣告就得著」(name it and claim it)的方式。今日的一些基督徒相信,只要你真誠地相信,你可以為任何事向神祈求,祂必然會回應。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如果我們向神祈求的,與祂對我們生命的計畫衝突(甚至更糟,是因為貪婪而祈求),我們不能強逼上帝接受。上帝不是神燈精靈,當所求符合祂的旨意時,祂才會回應我們的信心。

恢復日常生活

不過,在故事一開頭,耶穌原先是要去醫治睚魯女兒的,怎麼辦呢?很遺憾,當耶穌被血漏婦人耽擱時,女孩死了。我能夠想像睚魯和他的太太會有多麼絕望!他們的女兒差那麼一點點就可以得醫治,但是看來已經太遲了。但是當女孩過世的噩耗傳來,要睚魯不用再麻煩耶穌時,耶穌卻安慰他,也挑戰他:「不要怕,只要信。」(可五36)

當耶穌來到管會堂的家裡,祂說這個女孩「睡著了」(可五39)。相信復活的猶太人,會以「睡了」來委婉表達死亡。不過,當耶穌說,她不是死了只是睡了,引起一些人訕笑,這些人可能不是女孩的親屬,是請來哭喪的人。耶穌那個時代,請人來為死者哀哭很普遍。

請注意,除了彼得、雅各、約翰和女孩父母,耶穌不讓其他人進入女孩房間。這樣做,是因耶穌決定只在少數人面前做這事。祂完全無意耍心機誘人進神的國,事實上,我們也無法藉營造眩目景象領人得救,驚奇、訝異不等於信心。四福音常告訴我們,群眾對耶穌的神蹟感到驚奇,卻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祂。相信帶來眼見,眼見則不一定帶來信服。

我們或許想到在一些經文中,神蹟證明了耶穌的身分,例如在馬可福音二章10~11節,耶穌說:「為了要讓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我要讓癱子重新起來行走。」但是神蹟背後有一個更重要的事:相信耶穌能赦罪。不是因有病患得醫治,而證明耶穌是誰,畢竟,舊約眾先知,如以利亞,以及耶穌的門徒都行神蹟。即使行了神蹟,也不代表他們就是彌賽亞。不,耶穌事奉的焦點核心,是宣告悔改、赦罪、永生的好消息。但是神蹟為祂的信息作見證。

當耶穌走向女孩,祂說:「大利大,古米!」(意思是:「女孩,我吩咐你起來!」)她立刻站起來行走,耶穌吩咐在場的其他人,拿東西給她吃。祂同時嚴嚴囑咐他們,不要告訴別人發生了這件事(可五43)。耶穌不是要為自己贏取名聲,祂只是希望她能康復,盡可能回到正常生活,還要避免八卦耳語的騷擾。

這裡突顯出「彌賽亞的奧祕」(messianic secrecy),這是馬可福音的重要主題。當在公眾面前談到耶穌的身分時,耶穌要魔鬼、眾人,甚至門徒噤聲。有時候,耶穌這樣麼做的原因是祂想自己定義祂的身分,因為由旁人說明耶穌是誰,往往不夠精準,有時,耶穌不希望是由魔鬼認出祂來。另些時候,因為時機──耶穌表明身分的時間與方式─未到。我想,這或許是耶穌以「人子」自稱的原因。在那個時代,「人子」並不是用來描述彌賽亞的常用字彙。耶穌定意不要被貼上預設的彌賽亞標籤─誰是彌賽亞、彌賽亞應該做什麼。那我們呢?我們是不是常幫祂貼上標籤,希望祂符合我們的期待?

等待身體復活

當我接到電話,克莉絲蒂已經回天父那兒,當下悲痛欲絕,我完全可以想像,睚魯夫婦得知女兒過世時的沉痛。但感同身受只是一小部分;耶穌對小女孩說的話鼓勵了我。有人問我,是否期待死後與克莉絲蒂同在天堂,我告訴他們,那會非常美好,也很可能發生,不過我們應該記得,聖經不是應許家人在天堂團聚。我更期待的是耶穌確切應許:祂將再來,使死人復活。睚魯女兒的故事指向一個重點,帶著信心的我們,有一天也將經歷。

到那日,我盼望聽見耶穌對我的克莉絲蒂說「大利大,古米!」我可以再次擁抱、親吻她,讓她直接感受到我多麼愛她。在新約中,死後生命的討論,不是關於天堂,而是關於復活。復活是我們的終點,也最終證明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1]所說是對的:「死亡不得獨霸四方。」

從此時一直到那日,我們都在信心中過日子,確知基督正在更新萬事萬物,正在陶造我們返回上帝最初對我們的用心與計畫。

(譯自《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2016年4月號,已申請版權。)

附註
1. 生於二十世紀初的威爾斯詩人,二十歲時出版第一本詩集,一九四六年出版的《死亡和出場》為其奠定作為詩人的名譽與地位。
(選自《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2016年1、2月號,已申請版權。)

韋特寧頓
(Ben Witherington III)
美國阿斯伯里神學院(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新約教授。韋氏著作等身,出版書籍超過三十本,如Invita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First Things。
當期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