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營會」─營會作為塑造渴望的獨特時空

/左心泰(校園福音團契團契部主任)

藉著和生命的體驗及與經文對話,學生工作者左心泰引導我們看到營會在門徒養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營會幫助我們去品嚐群體與神恩典的美好,使得我們更能夠將「知道」化為「生活」,讓生命被上帝所塑造。

一直想為「營會」寫一首類信經格式的小詩:

我信營會,以神為中心,基督徒多日的聚集
我信體驗離家生活對學生的助益
我信學生群體泡在一起好幾天產生之深厚情誼
我信學生齊聲讚美,較洗澡時的獨唱,更震撼人心
我信營會中一起吃泡麵的香氣,濃郁最令人回味
我信在學生寢室裡的深ㄔㄜˋ夜ㄧㄝˋ交ㄨㄟˋ談ㄇㄧㄢˊ,較社群媒體更能彼此激勵
我信在營會中可以交到一輩子的夥伴
我信在營會中當義工清垃圾、收廚餘,更能體會作僕人的真諦
我信在營會中輔導的約談能更深入,使學生更有勇氣與堅定去效法基督
我信上帝對營會有獨特的心意
我信營會,是的,我信

我的營會神學

想當然耳,以上信念沒有任何數據支持,完全是我一廂情願的主觀感受。不過,營會之於我,是真的如同白雲之於海鷗,意義無法測度。

回想我生命中的第一個營會,其實跟基督信仰毫無關係。我在國小時參加一個類似救國團的營隊,儘管忘了大部分的事情,卻非常喜歡、難以忘懷。營隊結束後拿到了一個小本子,裡面有隊輔哥哥的姓名和電話。回家後,曾經數次翻開那本鵝黃色的小本子,複習著大哥哥的名字,卻缺乏勇氣拿起電話筒。

後來國三參加了教會舉辦的營隊,從一開始當學員,到核心幹部,最後變成主辦者,我發現自己對於營會有著莫名的情感與期待,有時也會觸發我的莫名想像:我猜想以色列民的住棚節,會不會就是一種營會形式?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要在耶和華面前守這節七日。……這是耶和華的節期,就是你們要宣告為聖會的節期;要將火祭、燔祭、素祭、祭物,並奠祭,各歸各日,獻給耶和華。……你們收藏了地的出產,就從七月十五日起,要守耶和華的節七日。第一日為聖安息;第八日也為聖安息。第一日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並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七日。每年七月間,要向耶和華守這節七日。這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你們要住在棚裡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裡,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二十三33~43)

在這個七天六夜的營會裡,一群人住在一起歡樂吃喝,也一同將各樣的祭獻給耶和華。而透過節期的安排,耶和華神似乎在塑造祂的子民,用行動來尊榮上帝:
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一年三次,在耶和華你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祂。他們不可空手朝見耶和華;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華你神所賜的福,奉獻禮物。(申十六16)

除了尊榮上帝,參加節期也需要操練信心!在出埃及記有這樣的記錄:「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見耶和華你神的時候,必沒有人貪慕你的地土。」(出三十四24)為何要強調這點?想必是因為他們去朝見時,必須離開自己的鄉鎮,而這樣就會產生以下問題,別的民族難道不會趁虛而入?

第二代的以色列人,不似他們的父母輩,親眼見證耶和華的大能。很多事情,他們只有耳聞。但是,透過節慶和獻祭,他們將「知道」化為「生活」,而這過程就是「塑造」。

「視覺」有時更勝於「聽覺」
設計營會,塑造渴望

不過,我對營會的想像,在加入校園福音團契之後,產生巨大的改變。

猶記一開始要籌備高中職營會時,我有著各種不適應。「有必要搞成這樣?」當時心中常常出現這樣的聲音。然而,如今當我回首,卻可以感受到前輩們所努力的,有部分也就是在進行所謂的「塑造渴望」。

當學員抵達營地時,一進到門口,就會發現有輔導「列隊歡迎」。有些人可能會被熱烈的歌聲嚇到,但我相信也有許多學生開始對營會產生渴望—接下來的幾天幾夜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第一次聽到「禱告洞」時,實在是沒有任何畫面可言(最接近的應該是防空洞)。其實,就是把一間教室佈置成為一個幫助學生專心禱告的場所。用現成的課桌椅,搭成一個個能夠跪進去的小空間。聽說有許多學生真的會花時間在「禱告洞」裡面禱告。

「安靜時刻」,是這幾年新增的內容。某位資深同工觀察到學生通常會被營會內容塞得滿滿的,無法消化,於是建議在最後一兩天,要給學生一段很長的時間,讓他們自己一個人安靜、禱告、沉澱、消化營會心得。還記得這位同工第一次提議時,大家覺得不錯,於是就七嘴八舌地討論安靜時間要多久。要在滿滿的時間表裡塞進安靜時刻,四十分鐘就很了不起了。沒想到,這位同工說:「我覺得要兩個小時才夠!」事實證明,有些高中職生真的可以花兩小時獨處,甚至覺得還不夠—這些學生開啟了對於「獨處」的渴望。

有一次的主軸是「一次讀完聖經」,目標是讓高中職生熟悉整本聖經的脈絡,好讓他們之後閱讀單本書卷時有一個完整的概念。「閱讀」成為了營會的重點,但大家似乎對於青少年閱讀一事沒有太大的信心。於是,那次我們把營會手冊變成四天的全彩雜誌,一天發一本。我們相信「閱讀」是重要的,也深信學生不是不閱讀(他們不是在讀小說、漫畫等等嗎?),但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激發他們對於閱讀的渴望?

在某次的服務隊(另一種模式的營會),為了讓學生不要因為滑手機而分心,我們設計了一個「手機奉獻禮」的活動。先說明服務一事為何需要專注,接著請各組派一位代表上台抽籤,不同的籤有不同的數字,而數字代表那一組要奉獻出來的手機數量。最後各組再決定誰需要奉獻出手機。

簡言之,渴望的塑造,有時候需要先被啟發。

雖然籌備營會時,常常使用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方式來設計活動,但營會的挑戰在於,如何超越「迎合學生」,讓他們「體會」原本沒有想過會喜歡的事物。就像是輔導,除了要在某個地方陪伴他們,同理他們「現在」的感受,但輔導更需要引導學生「前行」,去到另一個更好的地方。

在此可以舉個反面例子,或許可以讓畫面更加完整。在營會裡的闖關活動時常使用「競賽」的形式,會不會加強一種不甚理想的渴望呢?

你覺得呢?

營會與泡菜

大多校園同工都知道「營會的泡菜理論」。

營會,就像是「泡菜」。泡菜的製作並不複雜,先把菜切好,放進所需的酵,然後置於一個密閉空間(像是玻璃罐),過了一段時間,泡菜自然形成。同樣的,營會像是提供了泡菜所需的空間和時間—學生們相處在同一個營地,可能是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有些甚至長達六天五夜!而營會的節目內容、輔導的約談陪伴、學員之間的交流分享……就像酵母,在不同的生命中產生各種效應。

有趣的是,耶穌也曾經用麵酵比喻天國,「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太十三33)在營會中那些小小的事物,似乎蘊藏著神奇的力量。為什麼呢?

有一次,我跟輔導們說明營會的價值。我請他們算一下,通常一個三天兩夜的營會,會等於平常教會團契的幾次聚會?答案是十七次(平常團契時間以兩小時來計算)。不但如此,當這十七次聚會並非分散在四個月的十七週裡,而是集中在短短的三天兩夜裡,你可以想像那加成的效果嗎?

泡菜如果沒有密置夠久,再好的酵母,恐怕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學生將手上的照片放進對的位置,到最後數百張的照片鋪成History 的圖像,象徵每位學生都是歷史中的一員,正在參與神的故事(His Story)。空白部分,代表正期待著神的子民再陸續顯現,最終得以見證神的故事之完結
獨特時空中的營會使命

校園福音團契所舉辦的營會並非完美。我們正在思考營會過度精緻化的問題,也擔心過度倚賴經驗,勝過倚靠聖靈,畢竟我們累積了六十年的營會經驗。另外,我們需要認清營會的有限,因為我們也不時會聽到這樣的抱怨或失望:「為什麼營會結束後不久,我就破功了?失去了對於上帝的熱誠和信心……」

營會不是天天都有,營會經驗並非長生不死之藥。想到耶穌登山變相的故事,對那三位門徒而言,也只出現過一次。根據路加福音第九章的記載,在這經驗後不久就發生內部紛爭:「門徒中間起了議論,誰將為大。」(路九46~48)不過,登山變相的這個經驗仍有其意義,只不過這無法取代門徒將要背起的十架。

營會並非萬能,它也有它的限制。我想到詩篇三十四篇8節:「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營會生活都只是淺嚐,營會後仍需要學生自己繼續學習小酌和品味。就如同史密斯所言:「藉著日常的習慣或儀式,一次又一次地演練,才能讓國度的性情,銘刻在我們的生命中。這不是自然而然的,而像是訓練道德的『肌肉』一般,需要操練而得。」

營會的美好,在於它讓參與者略略體會到,真正的美好會出現在群體裡,而非個人。透過營會,我們想要塑造一種對群體生活的渴望。在群體裡,我們學習愛與被愛,練習饒恕與被饒恕,操練順服與聆聽,體會親近神與親近人的美好。

三一神的本身,訴說著群體的美好,而三一神在創造人類時,也預告了這樣的美好。我們所禱告的是,營會能夠成為一個獨特的時空,塑造著學生對於群體、對於上帝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