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走二哩路─福音戒毒的關顧

/GAD寫作小組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中央社報導:「高雄籍漁船『永富升號』被查獲走私高純度海洛因693公斤,為台灣治安史上最大宗,市值上百億台幣。以數據分析,查獲的1800塊海洛因,若分給全國2300萬人,每人可分到0.3公克,吸一口是0.02公克,每個人可以吸15次,而每個人只要吸三口就會上癮……」這批毒品的量,足以讓全台人民染上毒癮!

毒,癮,怵目驚心!

毒害是「世界公敵」,而在台灣,毒品氾濫已是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甚至在好些鄉鎮村落,一半的人口被吸毒或酗酒殘害,最可怕的是代代相傳!超過七成的青少年在看似安全平常的住家、社區、學校染毒,而不是KTV、PUB、夜店等娛樂場所。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醫師說,新興的成癮藥物,一年增加一百種之多,而且多半為化學合成物質,比傳統有機質的毒粉對身體的摧毀更強,如K他命是亞洲特產。而成癮物質現在有混用的情況,且毒品價格下跌,網路上的毒品買賣,還與虛擬貨幣結合。

社會變得病態,已超乎我們的理解。多少青少年被藥品、酒精、虛擬世界所控制,身為父母者,無法用自己的成長經歷來幫助孩子。上癮問題真正動搖家庭、社會、國本─我們都知道,二十一世紀更厲害的「毒品」是電子產品!一機在手,色情、遊戲、賭博即可暢行無阻。有父母說,即便我們二十四小時貼身守護,還是和魔鬼搶輸兒子!

癮,就是被某項物質、活動或心態統治,造成一種綑綁;癮,是如此令人猝不及防,默默無聲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因著空虛、壓力、挫折、寂寞、疏離,在某種情境下,人的情感會被一些人、事、物虜獲,沉溺於不合理的依附。上癮是靈魂最深沉的墮落,價值錯亂、網路迷惘、家庭失能,讓現代人以重力加速度急速下墜─這是人類嚴重的心靈疾病啊!

戒毒關顧的兩大重心

二○一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沐恩之家藥物濫用防治宣導」研討座談會(沐恩之家成立二十五週年紀念聚會),在板橋一間教會舉辦,除了沐恩之家的同工外,有近百人參加,其中有正在接受幫助的朋友及他們的家屬、關心支持這項事工的教會弟兄姊妹、社工,還有記者。筆者以觀察員的身分,精簡摘錄,略略重現當日研討會主題,以及受邀講師精華的專題內容:

一、毒癮的治療與陪伴

講師王倩倩傳道,社工系畢業,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碩士科畢業,曾任廣告公司創意總監長達二十年。多年前為了幫助自己染毒的孩子(在擦乾眼淚後,盡其所能探索過去十分陌生的領域),研讀各種戒癮方法,走訪各國戒癮中心,深入了解上癮根源,並歸納整理方法,實際幫助自己與他人的孩子邁向康復之路。她經常受邀為政府機構志工培訓講師、教會特會講員,目前是美國戒癮輔導、北美華神講師及自由傳道人。

許多人已知,她的兩本著作:《上癮的真相》、《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啟示出版),大大鼓舞了華人社會面對毒癮、戒毒,邁向康復的信心,而且提供相當實際有效的方法與步驟。她說:「我所寫的每一本書,都是在血淚及恩典中完成。」上癮是人類最嚴重的心靈疾病,而這正是耶穌要來幫助的;當人上癮時,他是屬於魔鬼的,無盡的愛無法改變他,犧牲自己更無法讓他感動;改變上癮者只有神,只有聖靈。

醫療系統可以幫助上癮者暫時離開毒品,但是卻無法讓上癮者產生對抗毒品的能力,需要家庭、社會、教會各方面的配合,才能讓他康復。真正的戒癮必須個別化、長期的陪伴,在親人的不離不棄作為重心之外,也必須有支持團體。

王倩倩傳道以她多年潛心探索、努力實踐,又幫助多人的經驗,深入整理了「毒癮的治療與陪伴」這課題,許多受她幫助的家長也在現場(除了實際面晤的輔導協談,倩倩傳道還成立網路上的家屬團契)。當然,更多詳盡的內容皆在她這兩本著作裡。

二、陪伴勞苦擔重擔者,讓我們加入家屬團契

說到支持團體,我們有幸聆聽了台北信友堂陳偉仁長老的專題,他是「台灣『心又新』關懷協會」(促進全人健康重建與更新的非營利組織)理事長,除了協會經常性的工作之外,他也是沐恩之家、晨曦會、伊甸等機構最真實的幫助者和講師。偉仁長老協助他們釐清異象、更新組織、連結同工。他深入地培訓教導、支持陪伴,並非只是一般的顧問。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客觀整理了台灣毒害的新聞報導,讓聽眾對毒害的現況一目了然。吸毒是台灣嚴重的社會公害,三十年來,基督教晨曦會在「反毒、戒毒」的實際工作上,帶給無數成癮者新生的盼望(沐恩之家其實是晨曦會的延伸,其中還曾有芬蘭差會的宣教士長時間投入),透過整體社會的力量,提供妥善的照顧環境,降低吸毒的再犯率。

陳長老以「教會陪伴心靈勞苦擔重擔者」的角色使命,落實教會接納戒癮者,因著基督徒大家庭中愛的力量,扶持藥癮者及其家屬,讓他們在心力交瘁、絕望的痛苦中,有站起來的力量。陳長老與其教會弟兄姊妹確實地關心染毒、戒毒者的家屬,聆聽他們的心聲,在絕望無助的掙扎黑夜裡,代禱扶持,讓福音進入這些家庭,正是「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具體的實踐,作在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主的身上。教會堅持到底陪伴成癮者和他們的家屬,那些原來只能在暗夜中無助哭泣的父母,經歷到神的永能和同在,在絕對的軟弱中,擁抱住夠用的恩典,甚至問題尚未解決,他們就已經遇見了神!

在台灣,吸毒者可以到醫院戒癮治療,輕微者被抓也可以進入戒治所觀察勒戒,但超過一半往往被關進監獄,而數字顯示毒品的再犯率高達七成五,光是吸毒者的戒治,一年就要花掉五十一億。對抗毒品是比坐牢更漫長的戰役,必須加強回歸社會後的後端追蹤,避免再犯。台灣晨曦會的創始者劉民和牧師說,戒毒是一場與生命拔河的戰爭,隔離環境戒去毒癮,不算太難,但是要真正戒去心裡的那股癮,只能靠神的大能!癮,無法靠人力去除,只有讓神聖潔的生命進入心靈,才有解。近年來,台灣的政府不得不承認,癮字這條路,在基督的福音中才走得出去。

過來人重回第一線的重要性

無論是身處戒毒中心,或在外圍關心支持的人,都承認一個事實:過來人才是有效的輔導者(雖然不是絕對),只有他們了解走過這條路究竟是怎樣的心路歷程,在戒治期的不適、抗拒,情緒上時時的軟弱、波動、煎熬、自棄,不是一般人可以堅持陪著走下去的。這當中還有關係的網絡、群體的認同,其微妙的氛圍,非過來人,難以掌握。其實真正戒毒成功的孩子,會很感恩,他們回去成為同工,甚至到神學院進修成為傳道人的比例很高;他們帶著真切的使命感,回去堅固在後頭的弟兄。然而這些第一線的同工,有時也還在高低起伏的海浪中辛苦操舟呢!成長是漫長而遙遠的路,他們非常需要來自各個層面的支援!


本篇為【折翼之後】專欄尾聲。GAD寫作小組,謹以有限的文字篇幅,向雜誌讀者描繪一幅在台灣國境之最南,屏東沐恩之家的肖像。其實,園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落─「亞當學園」,接收政府司法單位託付的有案少年,三十個孩子濟濟一堂,有人比他們肉身的親眷更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