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與午餐—魯益師談家庭

/作者:魯益師(C.S. Lewis)/譯者:小石

《情緒勒索》引介的這個心理學詞彙,近來在網路上掀起討論熱潮。尤其在最親密的家庭中,我們感受到最窒息的張力。家庭成員往往覺得可以在家「作自己」,而用最粗魯的態度對待彼此,就像強盜一樣勒索對方。許多教會牧者深知家庭的重要,鼓勵會友建立「基督化家庭」,針對此事,一起來聽聽魯益師怎麼說?

「所以」,牧師說:「家,應當是國民生活的基礎。畢竟,品格是在家中塑造的。在家裡,我們才顯出真面目。在家裡,可以卸下外在世界令人厭倦的偽裝,真正作自己。在家裡,我們遠離日常生活的噪音與壓力、誘惑與放蕩,追求新的力量和潔淨更新的泉源。」

牧師講道時,我注意到三十歲以下的會眾,已經對他完全失去了信心。之前還頗為認真地聽。現在,坐立不安,咳嗽起來。座椅咯吱咯吱響;肌肉放鬆下來。這篇道實際上已經結束了;牧師又講了五分鐘,完全是浪費時間─至少對大部分人而言。

至於我是否也糟蹋了這篇道,由你來判斷。但肯定的是,這篇道我無法再聽下去。我陷入了沉思;第一個想法是:「怎麼是他?怎麼偏偏是他?」因為我很清楚這個傳道人的家庭。事實上,那天中午我正好在他家用餐,已經是第五次了,和牧師、師母以及兒子(R.A.F.)1、女兒(A.T.S.)2一起,兩個孩子剛好放假。這場飯局原本可以推掉的,但牧師的女兒悄悄對我說:「看在上帝的分上,如果他們邀請你,請留下來一起用餐。有客人在,情況不至於那麼糟。」

在牧師家用餐,幾乎總是遵循相同的模式。首先,年輕人喋喋不休地談著瑣碎的話題;瑣碎不是因為他們的思想瑣碎(如果單獨相處,可以真正地和他們交談),而是因為他們根本就從未想過,可以在家裡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除了被激怒的時候。用餐時兩人講個不停,只為了讓父母閉嘴。但他們失敗了。

牧師粗魯地打岔,轉到完全不同的話題。大談如何重新教育德國人。他可從來沒去過德國,似乎也完全不熟悉德國歷史或德文。「不過,爸爸……」,兒子開始說話了,但講不下去。現在,母親也打開話匣子,雖然沒人準確地知道她是何時開始的。她複雜的故事正說到一半,敘述有鄰居如何惡待她。故事很長,但我們都搞不清始末:永遠是中間。「媽媽,那不大公平」,女兒終於開口。「沃克太太從來沒這樣說……」,但父親的聲音再度開始轟炸。他正在跟兒子解釋「英國皇家空軍」(R.A.F.)這個組織。

談話就這樣持續下去,直到牧師或師母說了些荒謬至極的話,引來兒子或女兒反彈,堅持反對意見被聽見。年輕人真正的想法終於付諸行動。他們說話又急又猛,且帶著輕蔑的口吻。他們運用事實和邏輯,惹來父母大動肝火的回應。父親暴怒;母親則(喔,家庭主婦的絕招!)感到「受傷」─施展渾身解數要人可憐她。女兒說話變得帶刺。父子刻意忽略彼此,轉而和我聊天。午餐搞砸了。

講道快結束時,這場餐會的記憶,令我感到憂心。我並不是擔心牧師的身教和言教不一。當然,這是很遺憾的,但那不是重點。誠如約翰遜博士(Dr. Samuel Johnson)所言,言教可以很真誠(容我再加一點,十分有益),即使身教不完美,3 而且只有傻子才會因為醫生喝酒過量,而否定醫生對於酒精中毒的警告。令我憂心的是,牧師完全沒告訴大家:家庭生活是困難的,有其獨特的誘惑與敗壞,就像生活的其他層面。牧師卻不斷地把「家」講成是萬靈丹,好像家庭本身有神奇的魔力,注定會產生快樂與德行。問題不是牧師假冒為善,而是他的愚昧。他完全不提自己家中的經驗:他自動地複製一種情感傳統─正好是錯誤的傳統。這就是為什麼會眾不再理睬他的話。

如果基督徒傳道人想要的,是讓信奉基督的人回歸家庭生活─就我而言,我相信人們應當被呼召回歸家庭─第一要緊的是:停止關於家庭生活的謊言,代之以切合實際的教導。或許可以考慮下面幾點基本的原則:

一、家庭生活是召命

自從人類墮落以來,沒有任何組織或生活方式會自動歸正。在中世紀,有些人認為一旦加入修道院,就會自動成為聖潔和喜樂:當時的本土文學,紛紛起來回應,揭發那種致命的錯誤。十九世紀,有些人覺得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會自動使人成聖和喜樂;至於反對傳統家庭的野蠻現代文學─塞繆爾‧巴特勒(Samuel Butlers)、戈斯氏 (Gosses)、蕭氏 (Shaws)─則提供了解答。上述這兩派在「拆穿假面具」(debunkers)時,也許在某些原則上犯了錯,或許忘記「濫用不排除好用」(abusus non tollit usum 4 )這句格言:但是基本上兩邊都頗為接近事實。

家庭生活和修道生活都一樣,時常令人生厭,而且我們應該留意,兩方嚴謹的支持者都清楚其中的危險,也懂得擺脫感情用事。《效法基督》的作者知道(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修道生活多麼容易出錯。夏洛特‧楊格(Charlotte M. Yonge)十分清楚地表達,家庭生活並非國度降臨的捷徑,而是艱難的召命─像是海洋,處處埋伏著岩石和岌岌可危的冰崖,唯有配備屬天地圖的人才能導航。這是我們首先需要徹底了解的道理。家庭,就像國家,可以奉獻給神,可以轉化和贖回,然後成為特定祝福和恩典的管道。但是,就像所有其他屬於人類的東西,家庭需要救贖。未得救贖,只會製造種種誘惑、敗壞、痛苦。愛心(charity),從家開始:缺乏愛心,也從家開始。

二、親情,是不夠的

我們必須小心,說到家庭生活的轉化或成聖時,不只是意味堅守天然親情的「愛」而已。愛(在那種意義上),是不夠的。親情(affection),不同於愛心,無法產生永久的幸福。任憑親情隨性發展,會變成貪婪、溺愛、嫉妒、苛刻、膽怯。親情的對象缺席時,令人苦惱不安 ─但是對象出現時,任何長一點的同聚又無福消受。

在牧師的餐桌上,親情也是吵架的部分肇因。如果激怒兒子的愚昧行為,出自任何其他老人,兒子會懂得耐心和幽默。兒子的不耐煩正因為他還(有某種形式上的)「關心」。牧師的妻子若非(在某種意義上)「愛」這個家,也不會像現在那樣,沒完沒了地喃喃自憐:持續地經歷不斷的失望,不肯鬆手地索取同情、索取親情、索取肯定,造就了她今日的模樣。我不認為親情的這個層面,充份地被當今最受歡迎的道德家重視。貪圖被愛是可怕的東西。那些(似乎帶著驕傲)說他們只為愛而活的人,有些人到了最後,卻活在無止境的怨恨之中。

三、「作自己」的底線

我們必須意識到家庭生活容許人作自己的這個特性,經常被講得天花亂墜,說成是家的主要吸引力,而這卻是巨大的陷阱。「在家裡,我們才顯出真面目:在家裡,可以卸下外在世界令人厭倦的偽裝,真正作自己。」牧師這番話,完全是事實,而且他在餐桌上的表現就讓我們理解了這些話的意思。出到家門外,牧師的表現,就如一般人謙恭有禮。他不會像打斷兒子那般,打斷其他年輕人說話。在任何其他場所,他不會自信滿滿地談論完全不懂的話題:或者,如果還是談論,他會耐著性子接受指正。

事實上,牧師重視家是他可以「作自己」的地方,這在他心中的意思,就是可以踐踏所有文明人認為不可或缺的東西:社交往來最起碼的約束。而且,我認為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家人之間的對話有別於公共對話,最大特徵往往就在於家庭對話是全然地粗魯。而家庭行為的特徵常常是自私、邋遢、缺乏禮貌─甚至殘暴。並且,在這方面,大聲頌揚家庭生活的人,往往是罪魁禍首:他們讚美家庭─總是很高興回家、討厭外面的世界、無法忍受客人、懶得跟人見面,等等─因為享受慣了在家中隨心所欲的自由,已經使他們在外面的文明社會格格不入。如果他們在別的地方,操練他們現時所堅持「自然的」唯一行為,肯定會挨揍。

四、如何得體?

那麼,人們在家裡的舉止,究竟怎樣才得體?一個人如果連在自己家中,都無法感到舒適及放下戒心、無法放鬆及「作自己」,哪裡才可以呢?我必須承認,這就是問題所在。答案相當驚人。在天堂的這一邊,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安然鬆開馬的韁繩,永遠無法大喇喇「作自己」,直到「自己」成為神的兒子。如同聖詩中所唱─「信徒,切莫念悠閒」(Christian, seek not yet repose.)。當然,這不表示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沒有差別;而是說家庭生活有其本身獨特的禮儀標準─比起外在世界,這是一個更親密、更微妙、更敏感,因此在某些層面更加艱難的標準。

五、規矩與恩典

最後,難道我們不應該教導:如果家庭是恩典的管道,家庭就必須是有規矩的地方?不立規則,根本無法有正常的生活。規則的替代品不是自由,而是換來最自私家庭成員違憲的(往往無意識地)獨裁。

總而言之,難道我們不應該有所抉擇:停止傳講家庭生活,或者開始認真傳講家庭生活?難道我們不應該停止感性的歌功頌德,開始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為了建立那高尚、困難、美妙、充滿冒險藝術的基督化家庭?

(譯自C.S. Lewis, “The Sermon and the Lunch”)

附註
1. Royal Air Force,「英國皇家空軍」。
2. Auxiliary Territorial Service,「輔助領土的服務隊」。
3. James Boswell, Life of Johnson, ed. Geroge Birkbeck Hill (Oxford, 1934), vol. IV, p. 397 (2 December 1784).
4. "The abuse does not abolish the use",「濫用不排除好用」,指一個東西被濫用的可能性不影響其也可被派上用場。
本文作者
魯益師(C.S. Lewis)
當期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