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藝術社工

藝起談情:三兒媽的男孩情感教育提案

/康思云(藝術社工師,新活藝術社會企業創辦人兼執行長)

「我經常遇見一輩子糾結一件事、一句話、一個悔恨的人,也常遇見一些能夠描述事件,卻無法述說感受的人。」這是你的遭遇,抑或你正是內心糾結、有口難言的人?這個觀察來自康思云——既是三兒媽,又是社企創辦人兼執行長。她整合母職經驗和藝術社工專業,向基督徒父母分享在家進行情感教育的心得。
 
藝術社工的啟發

身為服務老年人的藝術社工師,我常被詢問:「到底該怎麼跟年長者說話?」這個問題其實包含很多複雜的面向,包括:如何提出適切的問題,來打開年長者的話匣子?如何暫停年長者不斷重複的話題,並開啟新的可能?如何營造正向並舒適的對話氛圍?如何辨識年長者在口語及肢體語言中所展現的情緒?如何在對話中帶出不一樣的角度和眼光?

我的工作內容是整理生命故事,並陪伴年長者將回憶及思維創作成視覺藝術作品。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對話、反思、梳理,以及統整。因此,我仍然不斷地在練習與年長者對話的能力。

將近二十年的藝術社工生涯中,我經常遇見一輩子糾結一件事、一句話、一個悔恨的人,也常遇見一些能夠描述事件,卻無法述說感受的人。剛開始與這些人接觸時,總是不容易:有時感覺心與心中間隔了一層又一層,有時感受到一股將這個人往下拉的力量;不願被碰觸的情緒並未消失,反而以更大的後座力拉扯。

言說情感的重要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位綽號「野人」的長輩。在十二堂製作生命故事書的課程中,大家聊起家鄉、家人、求學歷程、愛情婚姻、工作歷程等主題,他總是一貫回應「不知道」、「沒想過」、「我從小到大都是獨自一人」……。陪伴他的藝術夥伴絞盡腦汁,和他聊天、陪他創作,希望能稍稍走進他孤獨的世界。那些夥伴每次下課都困擾地問我:「康康老師,怎麼辦?他什麼都不說……」這也是我第一次碰見這麼難靠近的長輩,課程就這樣進行了十一次,我總是跟「野人」的夥伴說:「我相信每一次的陪伴,對『野人』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來到最後一堂課,七位長輩輪流介紹自己的生命故事書。沉默寡言的「野人」突然站起來,把自己的人生講了一遍;有好多苦痛、無奈和辛酸,還有晚年拒絕與他同住的妻兒。最後他說:「我終於發現有人願意聽我說話,我現在想說了,可是這堂課要結束了,我真的不想離開。」

在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情緒與感受的展現需要時間、安全感,也需要柔軟傾聽和接納的陪伴者。

三兒媽的男孩情感教育提案

開始擔任藝術社工師的那一年,也是我成為母親的第一年。我看著孩子從嚶嚶哭聲到牙牙學語,體會一個嬰孩體驗人生的最初旅程。同時也在每天的工作中,聆聽一個個年長者的故事,感受他們數十年生命的歷練,努力聽見那些有聲、無聲的歡愉與嘆息。在專業工作與親子互動兩者的交相比對與錯綜交織中,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陪伴兒子發展出順暢的口語表達能力,讓他充分享受人生。

服務年長者的經驗,讓我發現溝通及情緒表達能力的重要。例如五至七位一起上課的年長者當中,總是表達清晰、言語合宜的爺爺、奶奶比較能融入群體,享受社交互動帶來的溫度與樂趣。我漸漸發現,那些能表述想法與情緒、能回顧生命歷程,並重新賦予意義的年長者,明顯更能面對老年期的失能與失落,在面對疾病或家庭關係的衝擊與挑戰時,也展現出更大的力量與平穩。

由於受到上述年長者的啟發,養成三個兒子的溝通及情緒表達能力,成為我母職的一個重要目標。這個目標看起來很龐大、有諸多細節需要著力,但實際而言,有三個在生活中落實的方式:

1. 對孩子所述說的大小事保持好奇

兒子開始去上學後,我跟他們約定好每天下課後,都要跟我講三件當天發生的事情,任何事都可以。

起初,兒子述說的事件多半很精簡,像是「今天有人不乖,老師發脾氣了」、「今天的午餐很好吃」;有時是「大家都不喜歡我」、「我在學校沒有朋友」、「我覺得XXX很討厭」。

後來,我會嘗試順著兒子的話,重複他句子中的一個重點,並問一個能讓話題延伸的問題,像是:「不乖的那個人是誰啊?」「老師用什麼方式發脾氣?」「你說好吃的是哪道菜呢?」「發生什麼事情讓你有這個感覺嗎?」「如果你有朋友,會希望他跟你一起做什麼呢?」。透過他的回應,再延伸到下一個層面的問題,重點不在解決事件或教導人生道理,而是陪伴孩子整理自己的思緒,把內心籠統而巨大的感受,有條理而從容地表達出來。

2. 嘗試描述孩子的心情,為情緒命名

表達情緒的詞彙有數百種,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開始通常只會用「開心」、「生氣」、「難過」等熟悉的詞彙來描述各種心理狀況及複雜的感受。如果在孩子描述事件時,能嘗試進入他的世界與脈絡,感受他可能產生的情緒,並把自己的觀察反饋給他,他就有機會學習並內化新的情緒詞彙。

有一次,兒子在回家的路上以憤怒的語氣說:「剛剛我本來在看影片,但是因為你說要回家了,婆婆(外婆)就強迫我暫停影片。但明明我可以看影片的時間還沒結束,我很生氣!」乍聽之下,我有一種連帶被責怪的委屈感受,因為要他暫停影片的又不是我,很想回一句「看影片有什麼了不起的?回家再看就好了」。但當下我多花了幾秒感受兒子的情緒,就告訴他:「你覺得原本說好的影片時間被剝奪了,所以感覺憤怒又沮喪;必須配合媽媽的時間離開,也讓你感到無奈嗎?本來覺得可以把影片看完,現在被打斷了,不符合你的期待,所以覺得失望?」

兒子說:「我覺得小孩子都要配合大人的時間,很無奈!還有……對,就是覺得很失望!」

我們會因為對事件不同的解讀,而產生不同的情緒。但情緒沒有對錯,把情緒說出來,才有機會了解彼此解讀事情的脈絡,找到紓緩情緒的方式。

3. 找時間深入對談未盡的議題

日常生活、學校生活每天推進,加上家庭、甚至家族的複雜事件與關係;在這些情境當中,不是每個對話都有機會好好收尾;尤其是爭吵發生、重大悲傷事件來襲時,對話會停留在一個未完成的狀態。日子還是如常進行,大家的情緒也漸漸恢復平穩。但這樣反而會使我們更容易逃避,不想提起衝突事件、造成激烈討論,也不想掀開心中的傷痛、淚流不止。

小兒子從小跟著我去陪伴我的外公外婆,他叫兩個老人家「大阿太、小阿太」。他六歲那年,兩個老人家先後過世了。他看到大人為了後事忙進忙出、悲傷不已,總是安靜地待在一旁。

兩個月後的一個傍晚,我們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兒子突然說:「媽媽,我想念大阿太、小阿太了,怎麼辦?」。我問他:「你想把他們畫下來嗎?」小兒子圓睜著雙眼問:「畫在哪裡?用什麼畫?」我問他:「你覺得大阿太、小阿太現在在哪裡?那裡是什麼樣子?」

小兒子想了想,慢慢地描述:「我覺得大阿太、小阿太現在住在天國,有雲的地板、彩虹的大門,還有耶穌在城堡裡。他們想去城堡敬拜耶穌的時候,就會有飛天的火車載他們過去。但我不會畫……」

那個週末的下午,我約了母親和小兒子,祖孫三人一起找雜誌、談論對兩個老人家的記憶,用符合內心想像的圖片做拼貼,共度四小時一起思念他們的時光。

在找圖、剪圖、想像期間,我們笑了;寫信給他們時,不禁再次流下思念的眼淚。我們陪伴著彼此將無盡的想念化為具體、美麗的圖畫。小兒子說:「大阿太最喜歡吃甜食了,所以我們的思念會化作天上美味的甜點,讓大阿太好開心。」我說:「外公喜歡看書,所以思念會化為文字,讓他閱讀。外婆喜歡種花,每一個思念都使外婆天上的花園開出一朵獨特的花。」媽媽說:「我的思念要化作一隻青鳥,將爸爸媽媽的回音叼回來給大家。」

那天和兒子一起面對內心的悲傷、流了許多眼淚,但眼淚洗滌了悲傷的心,彼此的陪伴讓我們更有力量邁向所愛之人無法繼續與我們同行的生活。

身為母親,我知道自己的重要任務,是陪伴三個兒子認識自己、活出獨特而充滿價值的人生。這個任務並不容易,但我相信好好與他們對話,是一個好的方法。祝福讀者將這些方法運用在與孩子互動的日常生活中,使他們行走在當行的道路上,到老都不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