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篇

在精神病與被鬼附之間:基督徒心理健康QA

/作者:陳永儀(羅格斯大學〔Rutgers〕心理學博士,《心理不用學》podcast主持人)/採訪整理:編輯室

陳永儀,臨床心理師、中央大學副教授、TED講員,專長包括組織、社會、健康與犯罪心理學。早年在美國UCLA和哥倫比亞大學分別獲得心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完成博士學位之前,她曾任花旗銀行紐約總行國際人力資源部經理。學成後擔任西點軍校首位台裔教授,教授領導力及行為科學,訓練軍校生應付戰鬥時的壓力。陳永儀是一位樂於助人且敏於靈性關懷的基督徒。除了接受心理學教育之外,她也受訓擔任紐約市救護員、一級創傷醫院的關懷師。就讓這位學經歷豐富、洞察心理和靈性的導師,幫助我們建構一套扎實的基督徒心理健康觀念。
 
1. 心理疾病vs精神疾病,基督徒應該怎麼說呢?

Q 非基督徒精神出現狀況的時候,傾向唯心主義(mentalism)的人認同心靈現象是實在的,於是會找心理師;傾向物理主義(physicalism)的人則認為精神出現狀況純粹是生理機制的結果,於是會找精神科醫師。作為基督徒,我們除了認同人的本質有心理和生理兩個面向之外,也有靈性的面向。因此,當我們的精神出現狀況,除了用屬靈的方法處理這個「靈性疾病」之外,也可以用世俗的說法,視之為「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嗎?

A 在美國,心理或精神疾病的診斷,主要是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來進行的,因此「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大致上是兩個相通的詞。不過,兩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分:心理學所關注的是認知、行為,和感受等層面;精神醫學則著重人體生理,以及藥物所發揮的作用。病人精神出現狀況,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的診斷方式是一樣的;不過心理師會透過協談治療,精神科醫師大多會使用藥物治療。

2. 精神出現狀況,可以如何求助?

Q 社會大多數的人都沒有接受正規心理學、諮商輔導等訓練,何況社會一直忽視精神健康,且有意無意地把精神疾病汙名化,在在導致人們精神出現狀況時不知所措。基督徒參與教會聚會,有穩定的群體生活和支援,理應更有把握照顧彼此的精神健康。可是,當我們在教會表達自己情緒低落、心靈軟弱的時候,換來的可能是「你跟上帝的關係疏遠」、「你缺乏信心」等論斷。假如我們的精神真的出現狀況,可以怎樣尋求幫助?

A 我們應該務實地思考這個問題。「精神出現狀況」更直白的意思,就是變得跟平常不一樣。我們都會肚子痛,但不見得都嚴重到要去看醫生;我們都會心情低落,但不見得都嚴重到要找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重點在於,這些跟平常不一樣的現象,對你的日常生活、身心機能,有多廣泛、多大程度的影響。肚子痛的話,會讓腰直不起來,甚至不能出門嗎?心情低落的話,會導致吃不下、睡不著,且不想上班嗎?如果我們的精神出現狀況,廣泛地影響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嚴重地癱瘓我們的身心機能的話,那無論我們只相信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或者只相信牧者,都應該有一個共識:這個問題真的需要處理了。下一步,我們就需要判斷,從哪一方面著手。如果我們認為這是心理、精神問題的話,那就找心理師、看精神科;如果我們認為這是靈性問題的話,那就找牧者。在接受心理學、醫學、或靈性治療期間,我們觀察情況有改善還是變壞。舉例來說,我們心情低落,接受牧者的靈性諮商和建議,然後回家多讀經多禱告,期待從靈性的角度處理這個問題。可是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心情更持續低落。這樣,我們就需要藉著別的方法,包括心理學和醫學,來解決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3. 精神出現狀況,什麼時候才需要找牧者幫助?

Q 我們的精神出現狀況時,有心理學、醫學,以及靈性等三個可能的切入點。要判斷從哪個層面切入,的確可以透過反覆試驗(trial and error)來做評估。這個判斷除了是基於試驗之外,背後是否也預設了一套思考框架、知識論基礎?理論上,我們什麼時候才需要找牧者幫助?

A 這需要一種歸因(attribution)的自我覺察能力來做判斷。以生理疾病為例,生病的原因可能是飲食不均衡,那就要改善飲食習慣;可能是生活壓力太大,那就要活得輕鬆;可能是家族遺傳,那就要從基因方面著手。同樣道理,患精神疾病的原因可能是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那就要服藥;可能是認知方面有問題,那就要找心理師協談;可能是靈性出現問題,那就找牧者幫助。今天的社會不缺乏專家,基督徒精神出現狀況,就可以選擇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牧者這三類專業的助人者。可是,我們更需要的,是辨別精神問題出在哪裡(歸因)的能力。

4. 會友精神出現狀況,牧者應該懂什麼「眉角」?

Q 牧者服事忙碌、工時長,且長期承受巨大壓力;會友則很容易誤以為牧者是「超人」,無論遇到人生大事或生活瑣事,都喜歡找牧者傾訴、尋求幫助。牧者出於愛心和委身,往往不厭其煩,勞心勞力地協助,包括處理自己專業範圍以外的精神健康問題。後果可能是,會友的精神健康不但沒有改善,更把牧者的體力心力耗盡。牧者應該怎樣處理會友的精神健康問題,才不致讓自己也遭壓垮?

A 首先,牧者作為助人行業的成員,應該先修過心理學入門課程;不用修很多門課,修最基礎的就可以了。這樣就有助他們對會友的精神狀態,做初步的分辨。接著,最重要的是,牧者根據自己的心理學、神學、聖經等知識,判斷自己所面對的個案,是否超出自己的專業所能處理的範圍。假設有十個精神病患會友來找一位很有禱告治病恩賜的牧者,其中八個得到治癒。那麼,剩下的兩個怎麼辦呢?這時候,牧者必須意識到自己的限制——上帝是無限的,但人是有限的。牧者應該適時轉介這兩個會友到心理師或醫師那裡尋求專業協助。如果牧者否定自己的限制而不做轉介,就有可能延誤會友的就診時機。要提升病患痊癒的機會和效果,就必須儘早偵測(early detection),然後儘早診斷和治療。

5. 「食苦當做食補」﹕負面情緒對屬靈生命有積極作用嗎?

Q 有些基督徒擁抱「豐盛福音」(prosperity gospel)或成功神學。他們可能認為上帝國度的滿足、供應,很大程度在現世已經成就,基督徒可以支取這些豐盛的應許;失業、離婚、患病等是基督徒所不該得的,不是出於信徒本身缺乏信心,就是因為魔鬼的攪擾。情緒低落、思想負面,會被視為與基督徒應有的喜樂、滿足相違背。回到現實,我們大多數人都不至於患上精神疾病,可是情緒困擾卻十常八九。負面情緒對屬靈生命有積極作用嗎?

A 傳統智慧說「飽暖思淫欲」,的確很有道理。當我們處於順境、快樂的時候,我們的生命通常都不會很有深度。唯有當我們在逆境、痛苦的時候,才會被迫思考,生命才會成長。有個醫學現象叫「生長痛」(growing pain),是指兒童在肌肉伸展發育過程中,所經歷的痛楚。的確,成長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那麼,我們可以選擇不成長嗎?這倒不由我們選擇。我們既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也不用躲在「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幻想中。隨著年紀漸長,生活當中必然有足夠大的難題、足夠負面的情緒讓我們來承受。最終,我們必須回到信仰的根本,就是相信上帝藉著每個人生的挑戰,來使用我們。我們真的不用刻意做些什麼或者逃避些什麼,只要時刻留意上帝的吩咐,遵從實行就可以了。

 
6. 會友的精神出現狀況,牧者為他禱告有用嗎?

Q 我們禱告的時候,無神論者會認為我們在對空氣說話,信仰民間宗教的認為我們在拜拜。也許我們沒有必要、也沒有責任,向教外的人證明禱告的真實。可是面對別的基督徒,尤其是初信者,我們似乎有義務強調禱告是真實的。禱告的真實取決於實際作用嗎?會友的精神出現狀況,牧者為他禱告有用嗎?

A 雖然牧者應該評估會友的精神狀態,是否超出自己的專業所能處理的範圍;但是,牧者大概不會拒絕來求助的會友,直接說:「精神科不是我的專業,你直接找醫師或心理師吧!」牧者很可能會為他禱告,反正禱告「無害」。牧者持續為他禱告後,發現情況沒有改善,反而變壞,就應該請他尋找其他專業的協助。認同心理學的人不應該否定禱告等宗教行為,因為傳統來說,心理學是從哲學和宗教發展而來的。

7. 如何分辨精神疾病和被鬼附?

Q 今天所謂的「精神病」,在古代會被先民視為超自然神明介入、靈界事物攪擾、施行巫術的結果。聖經不是科學百科全書,所記載被鬼附的敘事,應該以經文的歷史、文化、神學等角度來解釋。然而,面對今天非信徒唯心主義和物理主義的世界觀,我們可以怎樣向他們說明被鬼附的可能性?如何分辨精神疾病和被鬼附呢?

A 這個問題沒有很多人所想的那樣複雜,我們用民間智慧推敲就可以了。我們懷疑某人被鬼附的話,可以請牧者嘗試趕鬼。趕鬼之後,他精神恢復正常,就代表他之前真的被鬼附,而不是精神疾病。我們即使沒有親身經歷過被鬼附,也可能見過或聽聞過。被鬼附是有可能的,因為科學沒辦法證明的東西並不代表不存在,只代表科學沒辦法證明而已。一位資深心理師表示,他曾經碰過一個嚴重妄想症病人。由於病情嚴重,他對別人抱持高度敵意,情緒激動,甚至動用暴力來「保護自己」。他最後被送急診。醫師為他注射鎮靜劑,卻沒有讓他冷靜下來;即使增加劑量至正常的三倍,也達不到鎮靜的效果。這時候,我們就有理由推測,他有可能不是患有精神疾病,而是被鬼附。

8. 看精神科會比見心理師好嗎?

Q 跟其他已發展國家比較,台灣民眾能以低廉的費用享用各種專科醫療服務,且通常不用經過家庭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s)問診轉介,就能直接看各種專科。因此,只要我們懷疑自己有精神疾病,就幾乎可以隨意找精神科醫師協助。事實上,看精神科會比見心理師好嗎?

A 精神科醫師大概分成兩類。傳統的一類主要關注病人的生理狀況,然後用藥治療。這類醫師在問診、診斷之後,就會開處方給病人。接下來的,就是病人定期拿藥、定時服藥,然後回診讓醫師評估療效。另一類精神科醫師則接受心理學訓練,除了開藥之外,也會在診間進行協談。從積極方面而言,精神科醫師既可以開藥又可以協談;心理師在大部分國家則只可以協談不可以開藥。

9. 透過宗教來治療精神疾病,是否很不科學?

Q 過去三百年把理性、科學奉為圭臬的西方社會,最近幾十年出現一股從民間發起、非科學(卻不一定反科學)的潮流,包括新紀元運動、自然療法、正念冥想等。這潮流更蔓延到亞洲。科學是否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透過宗教來治療精神疾病,是否很不科學?

A 人是個整全的(holistic)個體。因此,參考基督教傳統,無論人是由身體、靈魂(二元),或是身、心、靈(三元)所構成的,我們都不能不承認,生理、心理、靈性,三者是互相影響的。最近幾十年,科學家才陸續研究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係。在此之前,科學期刊都不願意刊登這方面的研究,理由是靈性和科學方法各不相干。可是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在美國遇到心理創傷的人當中,超過九成會透過靈性操練去尋找生命的答案和心靈的慰藉;有統計顯示,上教會的人比不上教會的人長壽。當然,從嚴謹的科學角度,靈性與身心健康的統計數據,最多只顯示兩者有相關(correlation),但不一定是因果關係(causation)。生理、心理和靈性是互相影響的。我們從憂鬱的低谷恢復過來,可能是因為服藥,可能是因為接受認知行為治療;那為什麼不可能是因為有人為我們禱告,蒙上帝應允?

10. 作為基督徒兼心理學家,可以怎樣進行信仰與專業的整合?

Q 我們信仰的其中一個基本特質,就是聖俗之別。舊約形容上帝的子民「要自潔,歸耶和華為聖」(出三十二29);新約作者則描述我們基督徒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彼前二9)。在表面上聖俗之別,作為基督徒兼心理學家,可以怎樣進行信仰與專業的整合?

A 如果用科學方法來研究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係,即使科學家接受,也會有基督徒質疑說:「你憑什麼用科學來測量上帝?」心理學家基督徒,可能會把專業和信仰切割得比較清楚。這不是人格分裂,而是我們在分析同一個議題的時候,的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