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喜樂

快樂=喜樂嗎?
——心理學的「快樂」與聖經中的「喜樂」有何不同?

/駱月絹(中華信義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

現代基督徒生活緊繃,教牧輔導是用來幫助信徒消除壓力、重獲喜樂的重要途徑。可是,我們很容易把教牧輔導與流行心理學混為一談,高估了心理學的「快樂」,忽略了聖經中的「喜樂」。讓我們藉著扎實的心理學和聖經知識,過一個既快樂又喜樂的人生。

過去幾年來,企業界吹起一股正向的熱潮。「正向激勵」已成一種產業,像個新興宗教,令信徒趨之若鶩。許多世界知名企業紛紛設置快樂長一職,如 Google、IKEA、Lego等,致力策畫活動,增加員工的幸福感。可口可樂(Coca Cola)與快樂經濟學家、正向心理學家合作,成立快樂研究中心(Happiest Places to Work),打造正向的工作氛圍。台灣的教會界也自二○一七年起,如火如荼地推動幸福小組。究竟這股正向的熱潮是怎麼來的?它又跟聖經中的「喜樂」有什麼不同呢?

正向心理學的興起

正向的熱潮緣起於一九九八年,當時出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發現,過去心理學領域關注的焦點,都是人到底是哪兒有問題,卻沒能引導人過充實、愉快、有意義的生活。於是他站出來,大聲疾呼心理學應該重視快樂、健康的情緒,討論生命中美好的東西,不應該投放全部的精力研究心理疾病。[1] 正向心理學自此展開了二十一世紀心理學、諮商輔導和精神醫療的新里程!

究竟一個人為何需要快樂?而快樂能帶給人什麼好處呢?如果從演化學的角度來看,快樂的情緒是有其作用的:它擴展了我們的智慧、身體和社會的資源,增加我們在受威脅時可動用的心理資本。心理學家腓德森(B. L. Fredrickson)提出「擴展—建立」(broaden-build)理論,即當人擁有正向情緒時,會比較願意開放自己,更容易留意到身邊的事物;更靈活及有創意地分析事件,想出更多的可能性,並運用不同方法去面對,以及更有效率地做出嘗試或行動。[2]

快樂的公式

快樂既然這麼重要,那麼一個人有辦法增加自己的快樂嗎?塞利格曼在他的著作《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中列了一條「快樂公式」:

H= 40% S + 20% C + 40% V
Happiness 快樂指數 = 40% Set Range (天生的快樂幅度) + 20% Circumstances (現實環境和個人際遇) + 40% Voluntary Activities (個人控制範圍)

塞利格曼指出快樂有40%是來自天生的基因,有些人天生比較容易開心,有些則比較容易憂鬱。一般人以為後天環境和個人際遇最重要,但其實環境際遇在快樂公式中只佔20%。例如金錢可以增加快樂嗎?一項長期追蹤二十二名彩券大獎贏家的系統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最後又回到了原先的快樂基礎線,他們的快樂指數並沒有優於二十二名對照實驗組。因為人們適應環境或際遇後,心情會回復至自身水平。最後一個因素則是自主能力,具有40%的影響力,包括個人的思想模式、對事情的理解、應付問題的能力,以及行為模式等。

由以上快樂公式可見:我們雖然無法改變基因,但是能夠改變自己的想法,一個人是有能力增加快樂值的。如果快樂可以增加,那又要如何增加呢?塞利格曼認為有三種不同方式增加快樂:快樂生活、美好生活、有意義的人生。快樂生活(享受生命),是指一個人擁有正常和健康的生活(如關係、愛好、興趣、娛樂等),就會有健康積極的情緒。美好生活(參與生命),是指人們積極投入他們有興趣的活動時的體驗。當個人的能力和工作難度能夠有較好的配合時,就可以充分發揮能力。這時,愉悅滿足的情緒就會出現。最後是有意義的人生(生命歸屬),討論人們如何藉著參與和貢獻於一些比個人更廣大和更持久的事情(例如大自然、社會團體、組織、運動、傳統、信仰體系),而得到幸福、歸屬感、意義和目的。[3]

更高層次的快樂:滿足

享樂等於真快樂嗎?塞利格曼及其他學者認為,享樂只是即時的感官滿足,並不需要動用太多努力和思考,所以獲得的快樂並不長久。他認為更高層次的快樂是滿足(satisfaction),須透過個人發揮長處及努力才能達成。他的團隊研究世界主要宗教與各派哲學,最後歸納出大家共同重視的六種長處美德(signature strengths):智慧、勇氣、人道、正義、修養,以及心靈的超越。而每種美德又各有四項特質,加起來共有二十四項特質。研究團隊更編製測驗,來幫助個人找出自我的長處。一個人最高層次的快樂,是能運用個人的長處,投身有意義的事業或活動,使周遭的人或社區都能獲益。這才是真正的快樂(fulfillment),亦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4]

正向思考的缺陷

這二十年來,正向思考的熱潮,不僅促使人們將其作為個人生活或企業組織激發效能的有力工具,醫學文獻也不斷強調,樂觀、正向思考,對改善癌症或重大疾病的病情大有幫助。那麼正向思考有沒有什麼缺陷呢?根據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在《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Sided)一書說到:一個長期濫用「正向思考」的人,對外總是呈現自己很陽光、理智的樣子(即使這並非事實);很可能因為太習慣「凡事往正面想」,而迷失了真實的自己,容易變得逞強、不願承認失敗,造成心理失衡。換句話說,過度正向思考容易使人不自覺刻意消除當下的負面情緒,而沒有與當下真實的情緒共處。[5]

既然正向思考會有「正向錯覺」的迷失,那麼聖經中的「喜樂」是不是可以幫助我們避免掉入正向思考的陷阱中呢?快樂是一種感覺,是人對外在環境的反應;而喜樂既是一種心情和感覺,也是一種心態。喜樂的感覺並非源於外在環境的順利,乃是由裡面的心態引導而產生出來的。因此,喜樂是可以用意志來決定的。儘管心裡有難處,心中仍有平安;儘管要付出代價,自我仍然覺得有價值、有滿足。在任何環境中,我們可以決定要有喜樂的態度。喜樂也是種信念,是因著上帝的榮耀、恩典,以積極的眼光看事情,對未來保持樂觀。

正向心理學的快樂≠喜樂

正向心理學強調人可以增加自己的快樂,那麼基督徒是不是也可以增加喜樂呢?喜樂和快樂最大的不同,在於喜樂的源頭是從神而來。腓立比書四章4節:「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加拉太書五章22節說喜樂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喜樂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不是依靠自我的感覺。我們有時不一定快樂,卻有主裡的喜樂。甚至是流著眼淚仍喜樂,因為知道主與我們同在就有喜樂。

基督徒喜樂的祕訣

另外,正向心理學所談的快樂,是指當一個人的快樂大於痛苦、感覺充滿愉悅時的情緒。而基督徒的喜樂,則是可以與苦難同時並存。彼得前書一章6節:「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憂愁與喜樂,兩件完全矛盾的事件居然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在苦難裡面的喜樂,並非感受不到痛苦,那麼為何還能喜樂呢?基督徒是用新的思維,而不是從負面思維來看,反倒覺得受苦可以很榮耀,如同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0節所說:「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為何軟弱可以讓人喜樂?因為苦難顯明人的軟弱,而人的軟弱叫人經歷到基督的能力。因此,人什麼時候顯明軟弱,什麼時候就得到基督能力的覆庇,也就在靈性裡顯出剛強了。經歷苦難後的喜樂與滿足,讓我們看見神帶來超越困境的力量。

既快樂又喜樂的恩典

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發現:世人所講的快樂,跟聖經中的喜樂,有來源上的不同,而且也有本質上的差異。喜樂是上帝的旨意,喜樂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喜樂是恆久的、是常在的。因為我們與神和好,所以我們喜樂;因為我們得赦罪之恩,擁有天父兒女的地位,所以我們喜樂;因為我們不以今世事物為樂(路一46~47),而是擁有永恆的盼望,所以我們喜樂(羅五5,八16~25 ;彼前一3~9)。那我們是不是只要追求屬靈的喜樂就好,不需要追求一般的快樂呢?作為基督徒,我們是真實的人,我們也需要有快樂的情緒,塞利格曼所提出的「快樂生活」、「美好生活」、「有意義的人生」,對我們的人際、生活、健康都有很大的擴張作用。同時,基督徒也會讓神來使用每個人的恩賜,當一個人愈多讓神使用他的恩賜時,內心也愈加充滿喜悅滿足。這一點與塞利格曼「長處美德」的想法不謀而合。但是我們不能只停留在以人為本位所建構出來的正向快樂中,這種快樂是有限的,不是恆久的。而聖經中的喜樂,特別能在困境中為我們帶來超越的力量,這不是靠自己就能成就,乃是靠主喜樂,而且是靠主常常喜樂。


參考文獻
1. T. S. Srinivasan, “The 5 Founding Fathers and A History of Positive Psychology,” (February 12, 2015). Retrieved February 4, 2017, from https://positivepsychologyprogram.com/founding-fathers/ .
2. B. L. Fredrickson et al, “The undoing effect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00: 24): 237-258.
3. Martin Seligman,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2), 275.
4. Christopher Peterson & Martin Seligman,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芭芭拉.艾倫瑞克著,《失控的正向思考》,高紫文譯,台北:左岸文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