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生平概述及佚名作品簡介


按英文次序編排

亞弗拉阿特(Aphrahat;約270-350年;活躍於337-345年):「波斯賢士」,第一位遺留作品在世的主要敘利亞文作家。他也以希臘文名字「亞弗拉厄特斯」(Aphraates)聞名。

米蘭的安波羅修(Ambrose of Milan;約333-397年;活躍於374-397年):米蘭的主教、奧古斯丁的老師,主張聖靈的神性與馬利亞永恆的童貞。

安波羅修註釋者(Ambrosiaster;活躍於約366-384):這個名字是伊拉斯姆用來稱呼某份被認為是安波羅修所寫的著作之作者。

亞歷山太的亞他那修(Athanasius of Alexandria;約295-373年;活躍於325-373年):於328年起任亞歷山太主教,然而時常過著流放生活。正當大多數東方教會的主教反對他的時候,他寫成了反亞流派經典辯論法的著作。

希坡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年):希坡主教,其著作涵蓋有關哲學、釋經、神學與教會的主題,卷帙浩繁。他在著述中明確闡述西方教會對於預定論和原罪的教義,用以反駁伯拉糾一派。

凱撒利亞的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 of Caesarea;約330年生;活躍於357-379年):加帕多家(Cappadocian)教父之一、凱撒利亞主教,擁護325年尼西亞第一次會議提出的三位一體的教導。他擅長行政管理,且訂定修道生活規則。

《進階之書》(Book of Steps;約400年):一位匿名的敘利亞文作者所著,由卅篇講道篇章或講論所組成,內容專門處理更高層次的屬靈生活的成長過程。
亞爾勒的凱撒留(Caesarius of Arles;約470-543年):亞爾勒主教,素以教牧關懷聞名。在他僅存的作品中,最為重要的是一份收錄約有238篇講章的講道集,當中他展現了如何向不同的聽眾傳講基督教教義的能力。

迦修多儒(Cassiodorus;約485-540年):西方修道傳統的始創人,設立了在卡拉比亞(Calabria)的維瓦利姆(Vivarium)的修道院。院內的僧侶抄寫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古典宗教與世俗文件,其中有珍貴的歷史資料及一些釋經著作,使其得以保存下來作為西方教會的傳統。

亞歷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約150-215年):受過高深教育、從異教皈依的基督徒,在亞歷山太曾經出任教義問答學校校長,乃基督教學術界的開路先鋒。他主要的作品有《勸勉希臘人》(Protrepticus)、《導師基督》(Paedagogus)以及《雜篇》(Stromata),這些著作讓基督教教義與當時流行的觀念和那時代的成就,作直接的對話。

羅馬的革利免(Clement of Rome;活躍於約92-101年):曾任教宗,著有《致哥林多人一書》,乃緊接使徒時代之後最重要的文獻之一。

迦太基的居普良(Cyprian of Carthage;活躍於248-258年):迦太基主教,任內殉道,主張接受分裂教會者和經由異端洗禮的人,無份於教會的祝福。

亞歷山太的區利羅(Cyril of Alexandria;375-444年;活躍於412-444年):亞歷山太總主教,其獨具基督合一的強烈主張的大量經文釋義,導致431年涅斯多留遭譴責。

耶路撒冷的區利羅(Cyril of Jerusalem;約315-386年;活躍於約348年):在350年之後任耶路撒冷主教,著有《教理演講集》(Catechetical Homilies)。

失明者荻地模(Didymus the Blind;約313-398年):亞歷山太的解經家,深受俄利根影響及耶利米讚賞。

敘利亞人以法蓮(Ephrem the Syrian;約306年生;活躍於363-373年):敘利亞作家,著有釋義和靈修詩歌;這些詩歌有時被視為在但丁以前的基督教最偉大的詩集。

撒買斯的伊皮法紐(Epiphanius of Salamis;約315-403年):塞浦路斯的撒買斯主教,著作有《藥庫》(Panarion),當中駁斥八十種異端邪說。他在俄利根受譴責一事著力甚多。

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Eusebius of Caesarea;約260/263-340年):凱撒利亞主教,君士坦丁堡大帝的擁護者,首位基督教會的歷史家。他爭論福音真理早已在異教徒的著作中有所預示,但是他得為自己的教義辯護,駁斥指亞流派支持他的言論,以釋眾疑。

拉斯佩的福爾根丟(Fulgentius of Ruspe;約467-532):拉斯佩主教,受奧古斯丁影響,著有許多合乎正統教義的講章和論文。

君士坦丁堡的根那丟(Gennadius of Constantinople;卒於471年):君士坦丁堡的總主教,著有大量的釋經著作,反對亞歷山太的區利羅(Cyril of Alexandria)的基督論。

拿先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329/330年生;活躍於372-389年):加帕多家教父、拿先斯主教、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以及女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的朋友;著有神學演說詞、講道篇和詩集,以主張基督的人性及三位一體的正統教義著稱。

女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約335-394):女撒主教,乃大巴西流的弟弟,加帕多家教父。以主張聖父、聖子、聖靈合一而同等著稱,著有教義問答演說詞,是一位深具創意的哲學神學家。

大貴格利(Gregory the Great;約540-604):590年起任教宗,乃四位拉丁「教會博士」中的最後一位。他是一位多產作家,能強而有力地整合拉丁教會,推動改革禮拜儀式,於是產生「貴格利的聖餐象徵論」(Gregorian Sacramentary)和「貴格利聖詠」(Gregory chant)。

黑馬(Hermas;第二世紀):這份基督教天啟文學分為五個《異象》(Visions)、十二個《命令》(Mandates)、十個《類比》(Similitudes),由一位曾經是奴隸的人所寫,書名是按照說給他異象的第二位天使的形象而取。這份作品的道德觀受到很大的尊重,早期的教會用來當作教理問答的教科書。

波提亞的希拉流(Hilary of Poitiers;約315-367年):波提亞主教;為聖父與聖子的共同本質辯護(反駁亞流派),而有「西方的亞他那修」之稱。

安提阿的伊格那丟(Ignatius of Antioch;約35-107/112年):安提阿主教,當他被捕,離開安提阿往羅馬殉道時,寫了一些信給當地的教會。在這些警告信徒提防異端的信中,他強調正統的基督論、聖餐禮的中心性,以及主教在維護教會合一上扮演著無可取代的角色。

尼尼微的以撒(Isaac of Nineveh;約卒於700年):亦以「敘利亞的以撒」或「敘魯斯的以撒」著稱;這位修道院作家於退隱修道院生活之前,曾有短暫時間出任尼尼微主教。他以禁慾為主題的著作,由眾多講道篇章的形式流傳下來。

耶柔米(Jerome;約347-420年):天賦異稟的解經家,具古典拉丁文風格的能手,當今最為人稱道的是他乃拉丁文《武加大聖經》的譯者。他為馬利亞永恆的童貞辯護,抨擊俄利根和伯拉糾(Pelagius),並且支持極端的禁慾行為。

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m;344/354-407年;活躍於386-407年):君士坦丁堡主教,向來以他的正統性、口才以及他對教會高層的散漫放縱之抨擊著稱。

大利奧(Leo the Great;任期440-461年):羅馬主教,他所寫的《致夫拉維亞大卷》(Tome to Flavian)幫助451年的迦克墩會議在涅斯多留派和區利羅派的立場間取得平衡。

小瑪克里娜(Macrina the Younger;約327-379年):大巴西流和女撒的貴格利的姊姊,稱為「小」瑪克里娜,作為她和她祖母的區分。她對她的弟弟影響甚深,特別是貴格利。他稱她為導師,並且在《論靈魂和復活的對話》(On the Soul and the Resurrection)中提到她的教導。

馬流‧維克托利努(Marius Victorinus;約280/285年生;活躍於約355-363年):非洲的文法學者,在羅馬教授演講術,並且翻譯柏拉圖派的作品。晚年皈依基督信仰後(約355年),他用這些作品來反駁亞流派,著有保羅書信的註釋。

都靈的馬克西姆(Maximus of Turin;卒於408/423年):都靈主教,於羅馬皇帝洪諾留(Honorius)及狄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 the Younger)在位期間(408-423)去世。著有超過一百篇論基督教節慶、聖人和殉道者的講道篇章流傳後世。

奧林匹斯的麥托丟(Methodius of Olympus;卒於311年):奧林匹斯主教,在《會飲篇》(Symposium)中讚揚處女貞操。此書部分仿效柏拉圖的對話集。

羅馬的諾窪天(Novatian of Rome;活躍於235-258年):羅馬神學家,因沒當上教宗而另組教會,以正統信仰著稱。他有關三位一體的論文陳述古典西方教會的教義。

俄厄庫美紐(Oecumenius;第六世紀):別號「修辭學大師」或「哲人」,俄厄庫美紐寫下現存最早的啟示錄希臘文註釋。他對屈梭多模的保羅書信註釋之評註仍存留至今。

亞歷山太的俄利根(Origen of Alexandria;185年生;活躍於約200-254年):甚具影響力的解經家兼系統神學家。他因為主張靈魂的先存,據此否認肉體的復活,聖經經文字面的真理及三位一體中聖父與聖子同等,因而(可能不公平地)被定罪。他大量的釋經作品,重點集中在文章的屬靈意義。

馬布格的菲羅克塞努斯(Philoxenus of Mabbug;約440-523年):馬布格(希拉波立,Hierapolis)主教,初代敘利亞東正教會的主要思想家。他以敘利亞文完成的廣泛著作包含一套十三篇的《論基督徒生活》,幾篇論道成肉身的作品和一些釋經著作。

士每拿的坡旅甲(Polycarp of Smyrna;約69-155年):士每拿主教,曾激烈反對馬吉安派和華倫提努派(Valentinians)等異端。他是第二世紀中期在羅馬的亞細亞的基督教領導人物。愛任紐提到坡旅甲與一位「約翰」的關係,他認為這位「約翰」是使徒約翰,但據帕皮亞(Papias)所說,也可能是約翰長老。著作有《坡旅甲殉道記》(Epistula ecclesiae Smyrnensis de martyrio sancti Polycarp),於167年2月23日殉道。

普魯頓丟(Prudentius;約348-410年):拉丁詩人和詩歌作家,晚年致力於基督教著作。他寫說教性的詩,用以論道成肉身的神學,反對異端馬吉安及反對異教主義的復興。

託丟尼修名作品(Pseudo-Dionysius the Areopagite;活躍於約500)託丟尼修名的作者,聲稱是徒十七34提及的亞略‧巴古的丟尼修,作品有《亞略‧巴古文集》或《丟尼修文集》(Corpus Areopagiticum (or Dionysiacum))。這些作品是以神祕主義的否定學派為基礎,他們否定人能夠藉?肯定的意識去真正認識上帝。

撒多那(Sahdona;活躍於635-640年):以希臘文名字瑪爾特流(Martyrius)著稱,這位敘利亞作家當過短時期的伯迦邁(Beth Garmai)主教。他在尼斯庇斯(Nisibis)求學,因他的基督論思想遭放逐。他最重要的作品《論完全書》(Book of Perfection)十分強調聖經教導,屬敘利亞修道院文學名著之一。

《所謂的革利免二書》(So-Called Second letter of Clement;約150年):這個《所謂的革利免二書》是一篇早期基督教講道篇,作者可能是哥林多人,然而有些學者認為作者是羅馬人或亞歷山太人。

迦巴拉的瑟維里安(Severian of Gabala;活躍於約400年):與屈梭多模同時代,在君士坦丁堡是一位很受重視的傳道人,尤以宮廷內為最,最後支持那些指控屈梭多模的人。他的講道常有反對異端的言論,著有論創世記的講章。

迦太基的特土良(Tertullian of Carthage;約155/160-225/250年;活躍於約197-222年):才華洋溢的迦太基護教士兼辯論家,他奠定西方教會的基督論與三一正統論的基礎,然而後來卻由於怠職而離大公教會的傳統越來越遠。

摩普綏提亞的狄奧多若(Theodore of Mopsuestia;約350-428年):摩普綏提亞主教,安提阿解經學派(亦稱字義解經學派)的創始人。狄奧多若是他那個時代的偉人,但後來被指為涅斯多留的先驅,因而遭受譴責。

塞浦路斯的狄奧多勒(Theodoret of Cyrrhus;約393-466年):塞浦路斯(Cyr或Cyrrhus)主教,反對區利羅,對舊約聖經經文有廣泛的註解,是一位表達清晰的、安提阿派釋經的倡導者。在451年的迦克墩會議,他提倡有關基督位格的教義終於得到認同。

萊林斯的溫辛特(Vicent of L?rins;卒於435年前):這位僧侶的著作與異端的神學方法論形成對比,大大地影響了正統派研究教義神學的方法。

彼他的維克多納(Victorinus of Petovium;約卒於304年):拉丁文聖經解經家。即使有多種作品被認為是他所作,他現存唯一的著作乃《啟示錄註釋》(Commentary on the Apocalypse),可能還有一些來自《馬太註釋》(Commentary on Matthew)的斷簡殘篇。維克多納在他的著作中表達了強烈的千禧年論,然而比起帕皮亞(Papias)或愛任紐的千禧年論,少了一些唯物主義的色彩。他的寓意方法使他可以被稱為俄利根的屬靈門生。維克多納可能於304年,即戴克里先(Diocletian)迫害的第一年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