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用文字成為跨時代經典——魯益師

/黃旭榮(校園書房出版社前總編輯)

每年放暑假前,我都會鼓勵團契大學生,趁著假期選讀幾本書。有一年,同工要我推薦一本讓大家共讀的好書,當時我剛讀完魯益師的《裸顏》,非常地感動,於是和學生推薦說:「這是我第一本讀了會想跪下來敬拜上帝的小說。」那個暑假,全團契有三十幾個人一起買了、讀了這本書。開學後,好幾個學生來問我:「黃哥,哪裡讓你讀了會想跪下來啊?」原來,人生經驗和歷練不同,會有不一樣的體會。當時的學生,現在已經過了三十歲;去年,其中一位這樣問我的學生寫了一篇文章,用《四種愛》分析《裸顏》中的愛 [註],沒想到過了十年,她竟有了另一番的領悟。這本小說,真是值得每過幾年就重讀一次。

我年輕的時候,曾讀過《痛苦的奧祕》(The Problem of Pain),這本書讀起來很哲學,讀的過程很痛苦,但魯益師對「罪與苦難」這道千古懸疑的問題所做的解答,我總覺得應該沒有人能超越了;每次面對學生們對這問題的質疑,我常會以魯益師條理清晰的答案來作回應,而總是都能打退眾質疑聲。有趣的是,魯益師在《痛苦的奧祕》中擁有那麼完整的理性思辨,但在《卿卿如晤》中,他面對喪妻之痛,充斥著對上帝的咆哮、質疑,雖然至終他都沒有動搖信心,卻也沒有平息或減輕痛苦。對於這一點,我總是有點不解,直到後來,我自己經歷陪伴妻子的抗癌之旅時,我終於懂了:邏輯推理能解人理性迷霧,卻無法安慰失去摯愛的情感創傷。那些日子,我重讀《卿卿如晤》,終於能理解魯益師,而且似乎覺得被魯益師同理,心中也寬慰不少。

魯益師於1963年過世,距今已近六十年,他的著作更已出版七、八十年了,時空、文化變遷極其巨大,但是幾本經典著作:《我如何思考基督教》(Mere Christianty)、《四種愛》、《痛苦的奧祕》等,仍然是熱銷排行榜的常客。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一位現代主義文化下的作家,還能在後現代文化思潮下,仍然大受歡迎,被年輕人所接受、認同?

許多和魯益師相同時代、大有份量的神學家,他們大部分的著作可能都被珍藏在圖書館中,偶有學者加以引用;但魯益師以一介平信徒學者的身分,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帶著機智、幽默的邏輯推理,奔放的想像力,至情、至性且毫不掩飾地書寫情感,反而更能引起歷世歷代的人的共鳴。著名英國歷史學者麥葛福在傳記《魯益師與他的產地》中,更深入地探討魯益師的著作,為我們訴說緣由,讓我們能更掌握每本書的精髓。

關於魯益師的傳記,其實歷年來已經出版過好幾本,都是魯益師生前好友,或者專研魯益師的學者所寫,可信度及可讀性都很高。麥葛福雖也是英國人,且同是牛津前後校友及同事,但和魯益師並不認識。在《魯益師與他的產地》中,麥葛福不重複前人所寫魯益師的生平事蹟,更平衡地做出評價,不一味推崇;並且將重點放在其個別書籍作品寫作時的生命經歷,及對這些書的評價,這對讀者閱讀每一本著作時,會有很大的幫助。

天津大學中文系的鄧君海老師,在《我如何成為基督徒》(Surprised by Joy) 的簡體字版《驚喜之旅》譯後記中,花了好長篇幅說明為何仍然將書名的Joy翻譯為「驚喜」,而不是他原先認為更適合的「悅慕」。麥葛福在《魯益師與他的產地》的第二章也花了一些篇幅,來說明魯益師在許多著作中使用Joy這個詞的涵義,並認為「追尋悅慕將成為魯益師生活和寫作的核心課題」。巧合的是,魯益師晚年結婚的妻子名字也是Joy。本書譯者也採用了鄧先生的意見,將Joy譯為「悅慕」,頗有深意。這本書的譯文非常優美、順暢,讀來像是以優美的中文書寫的,但也將魯益師、麥葛福的風韻原味呈現,很值得一讀。


註:校園雜誌2021.3-4月號:直到我們擁有面容──《裸顏》裡《四種愛》的形貌

新書簡介
魯益師與他的產地:護教大師內在與背後的世界

《魯益師與他的產地:護教大師內在與背後的世界》

作者:魯益師
譯者:吳震環
書系:Move人物
頁數:544頁
定價:600元 加入購物車
線上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