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一堂永無止盡的公民教育課——《慷慨的正義》推薦序一

/徐敏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教授、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執行長)

筆者身為社會教育學系的老師,時刻不忘的是,縮短學術理論與現場實務的差距,除了是自我提醒,也是對學生的期許。而根據本書作者提摩太.凱勒牧師的觀察,許多基督徒雖然口中和內心都渴望幫助窮困之人,但這項理想總難被落實在現實生活中。年輕世代不僅難以將基督教與社會公義/公益畫上等號,甚至還會視基督徒為保守、自私和冷漠的一群既得利益者。在這群年輕人眼中,非宗教人士通常會比基督教社群更關切、更熱衷於平權倡議行動。

一、來自神學與聖經的社會實踐反思

在書中,作者先以不少筆墨,嘗試從聖經和神學的角度,分析上述現象屢見不鮮的原因;並以信仰真理直指「知行不能合一」,就是一種對基督信仰的斷章取義。經過反覆思辨,凱勒作出這樣的結論:「對社會弱勢者漠不關心、不及時伸出援手,其實是對公義的虧欠,忽視了上帝的恩典是行義的動力。」

換言之,凱勒牧師斷然否定了某些基督徒,希望透過為世上受苦受難者禱告就能滿足信仰上的教導,這毋寧只是一廂情願的做法;相反地,他認為沒有對社會不公不義即刻採取積極行動的「不作為」,本身就是一種「漠視上帝交托任務」的一種卸責行徑。因為「為窮苦和社會邊緣人伸張正義,在聖經信息中占有核心地位」,而且這樣的生活反映上帝的性格。其中涵蓋各式各樣的行動:從最簡單之處著手,在日常生活中誠信公平地待人,到習以為常、積極地慷慨付出自己的時間與資源,到採取激進的行動,致力終結某種型態的不公不義、暴行或逼迫。

透過這樣的澄清,作者也要翻轉那些對基督教抱有偏見的人,希望他們「不要把聖經視為壓制窮人的文本,其實它是現代人權意識發軔的基礎。」甚至他希望讓所有人知道,「聖經很清楚教導,基督徒務實的愛,慷慨施行公義,並不應侷限於與我們共同信仰的人」。所謂「愛你的鄰舍」,「鄰舍」所指的就是「所有人」。

他要基督徒發揮「愛人如己」的態度,試想如果自己有一天突如其來喪失工作、失去收入與一切人際關係,遭受差別對待其背後的原因竟然是族群、膚色、性別等等先天特質,甚至從此被這些具歧視性價值主宰時,會有怎樣的想法和感受?倘若基督徒認為這樣被對待的方式是不合理的,應該被扭轉的,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將心比心」地去採取行動改變這些社會制度。至於採取行動的力道究竟該附上多少心力,凱勒也明白地點出:「我們花在窮人身上的金錢、時間,應該遠遠多於花在自己的娛樂、度假,或是花在跟重要的同儕同業一起吃飯、交際應酬」。

二、扣緊社區與解決問題的社會實踐策略

有了上述信仰價值和認知層面的理解,作者並沒有就此打住,因為他撰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引領讀者跨越「知行不合一」的障礙。所以他在第六章〈我們怎樣才能行公義?〉引用了柏金斯(John M. Perkins)的社會改革經驗,提出了三項基本要素。首先,他積極鼓勵有意從事社會改革的基督徒助人者,應該遷居到所要服務的社區裡,以實現他所主張的「在地居住」(relocation)的理想(頁118)。因為不少傳統非營利公益團體和多數政府方案對窮人提供的幫助都是「站在高處向下看」,助人者並非長期與在地居民生活在一起,以致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經常脫離實際的社區生活脈絡;對多數社區居民而言,這些官員或社工人員也僅是為了達成某些指派任務,而非真心關切地方發展或民眾需要,因此難以建立穩固的信任關係。

除了深入服事的場域與居民一起生活,柏金斯還提到要栽培解決在地問題的人才,並且讓各種在地經濟發展的資源能夠留在社區的重要實踐原則。因為社區發展工作的重點,是培育在地民眾具備問題解決的能力,好讓輔導團隊或助人者有朝一日必須離開時,而社區內的發展機制依舊可以永續經營發展。然而,目前多數社區工作團隊或助人者卻讓居民陷於倚賴的狀態,而非真正地讓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源源不斷地回流社區。

至於發展貧窮社區的第三項策略是「種族和解」(racial reconciliation),就是透過社區內差異種族和階級相互了解、彼此合作的過程,建立尊重卻不放任的夥伴關係。若更細緻且具體地從基督徒或教會為單位來思考貧窮社區的關懷行動策略,首先,教會組織本身就可以成為社區最重要的扶持者(使人得醫治的群體),亦即藉由聆聽居民的困難與情緒,給予必要的經濟資源、就醫協助和家庭問題交流,給予他們實質的幫助。當然,如果遭遇到比較棘手或問題層面較大的社區問題,基督徒也可以另組非營利組織,成為專職的社區幫助者(醫治者)。倘若社區遭逢不公義制度的壓迫,更以扮演「倡導者」的角色,挑戰並改變社會制度;其中包括動員居民建立更優良的學校,或搭起社區發展的公共服務平台等等。

三、基督徒參與社會改革歷程中的張力

當然,凱勒牧師也預料到身處價值多元的社會,基督徒參與社會改革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諸多信仰和倫理學上的價值碰撞或情感拉扯。例如,部分基督徒或教會牧師與長執可能會擔心,集中心力提供社區弱勢者服務,或是從事各種社會正義的倡議行動,會不會讓教會的信仰色彩逐漸淡化,甚至無法與其他非營利組織區隔,進而喪失了傳福音的使命?

對此疑慮,作者認為「是救恩的體驗帶領信徒對窮人慷慨解囊,使得更多人對救恩信息敞開心門。」換言之,當基督徒能夠懷抱「愛人如己」的真誠之心,對陷入各類困境者給予實質幫助時,便可能令受助者或旁觀者親身感受到「上帝之愛」(agape),亦即讚歎教會或基督徒對自己城市或家鄉的無私奉獻,進而對福音信息打開心胸。相反地,倘若教會在推動各種社會關懷事工時,總是念念不忘踏進教會的人數,甚至純粹只為了自己或教會成員服務,他們傳講的信息就不會在教會外引發共鳴。凱勒特別叮嚀教會與基督徒:「憐憫公義的善行應該出於愛,而不應只是一種為了達到傳福音目的而使用的工具」。

另外,凱勒牧師也預料到基督徒或教會可能會遭遇多元社會文化的衝擊,甚至在階級、族群、性別、環保和死刑議題等等多元議題上,對何謂「社會公義」有著截然不同的主張。這時候,他提醒基督徒應該「充分體認,並非只有基督徒才看得出這世界有哪些事情需要我們去做」;此外,基督徒也要「歡迎人並肩作工,視他們為與自己平等的同儕。」最後,當遇到難以取得共識的公共議題時,切記一點:「包容比辯論或立即要求正確答案更重要」。

四、 出於上帝所採取的關懷與改革才能帶來真正的公義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重申:「要與神同行,我們必須出於憐憫愛人的心,去施行公義」的重要性。這項主張對當代公民社會的實踐,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啟發。

因為,許多社會理論或倫理學家傾向以理性論辯的方式倡議「權利」,他們認為一個號稱正義的社會,必須在法律上賦予公民很多「權利」。然而,如果一個自由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缺乏相互關懷的關係基礎,每個人就只會關切「自己」而非「他人」的權利。至於弱勢者的權利,就只能期待更多的「善人」從天降臨,只要自己還不是「弱勢者」,就不會想過問弱勢者過得如何,或把這件事當成自己的責任;當然,有朝一日自己陷入弱勢困境,也不會有人來關心自己。

這樣的社會即使有完備的社會福利政策及法律規範,正義依舊不會實現。換言之,無論是正義或權利,都必須在人與人相互關連的社會中才能實現;也就是得有人願意把其他人過得好不好(即權利)當成自己的「責任」,「關懷」其它人的幸福。這種「關懷」和「樂善好施」不同,因為關懷是一種人與人之間自然而然、長期相處、互相扶持的關係連結;而「樂善好施」的出發點只是基於「善人」內在理性道德判斷的行為結果。

也因為這樣,如果我們認清、承認每個人都有罹患疾病、衰弱老化、各種軟弱和需要別人幫忙的事實,就應該會願意將心比心地同意:一個社會可能缺乏正義之聲,但卻不能沒有源自家庭和朋友的關懷關係;因為關懷關係是正義的基礎,沒有關懷就不會有正義被實踐,因此,藉由互助合作學習打造美善的世界,這是每天都發生在教室之外,一堂永無止盡的公民教育課。

新書簡介
慷慨的正義:如何靠恩典行出上帝的公義

《慷慨的正義:如何靠恩典行出上帝的公義》

作者:提摩太.凱勒
譯者:何明珠
書系:MOVE書系
頁數:256頁
定價:320元
單本79折特價:253加入購物車
線上試讀
優惠期限
2020年10月31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