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12月號:天國子民的政治課:2024,基督徒如何思考民主?

本期內容

Vol. 65 No. 6 Nov.-Dec. 2023|與神同行看世界


【編者案頭】喝一口蘋果西打,思考民主的意義  嚴建基

蘋果西打堪稱台灣的國民飲料,在朋友慶生、家族聚餐等場合不可或缺。
你還記得上次喝蘋果西打是什麼時候嗎?
假如你沒有留意這牌子的新聞,那我很遺憾地告訴你,那一次大概就是你最後一次喝蘋果西打了。


封面故事


天國子民的政治課:2024,基督徒如何思考民主?  

2024大選,假如主耶穌手上也有一票的話,祂會投給誰?
讓我們走進聖經的政治世界,與今天走在民主前線的基督徒同歡呼同流淚,
以天國價值觀明辨喧鬧的選舉百態,藉著投票為耶穌改變世界。


【聖經論政①】「所有神學的內蘊包含政治神學」:邁向完整和公義的上帝國  周學信 著 ╱編輯室 譯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沒有政治,就沒有神學?是否太大逆不道?
把救贖建立在人的制度上,我們會不會就不需要耶穌基督的救贖了?

周學信老師將「政治」和「神學」兩個看似無關且相違背的詞彙組在一起,
幫助我們透過政治思考神學,
使我們的神學更深邃落地;
而透過神學思考政治,
我們可以追求更理想的政治。


【聖經論政②】聖經說順服就蒙福?從凱撒幣、羅馬書,到初代教會政治觀  王崇堯

「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是指政教分離嗎?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教導我們無條件地順服統治者嗎?
許多基督徒面對政治議題,會嘗試從聖經找答案。

王崇堯作為資深的牧者和神學老師,帶領我們體會主耶穌、使徒保羅,以及教會教父所面對的政治處境,
藉著聖經經文和先賢的榜樣,學習在參與政治的過程中作合神心意的選擇。


【投票前政治通識①】左右派作為上帝的「左右手」:一個聖經神學觀點  黃惠鈴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我們偶爾會在網路新聞看到某國「右派政黨於此次國會大選中受挫」
或者「左派分子不滿G7領袖高峰會的決議」等類似的消息。
究竟什麼是「左派」和「右派」?
這些政治、經濟學領域的術語跟基督徒有什麼關係?

黃惠鈴整理左右派形成的歷史,以左右分法勾勒出漸進啟示的聖經神學,
得出一個結論:只要忠於聖經教導,慎思明辨,就能善用左右派思維,為天國降臨而努力。


【投票前政治通識②】戰爭陰影下的台灣主體建構危機  許家馨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二○二四年大選,可能是台灣民主化以來最為戰雲密布的一次。
《經濟學人》雜誌在二○二一年稱台灣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前美國海軍司令則預測中共最早可能在二○二七年侵台。
戰爭陰影之下,是醜陋的輿論亂象、缺乏對話倫理的民主,以及粗暴的集體記憶。

許家馨提出基督信仰為台灣民主社會所開的一帖良方:「如何對待敵人」的倫理。


【教牧論政①】牧師,2024怎麼投?世俗政治與基督徒世界觀  鍾興政 受訪 ╱編輯室 採訪整理

許多基督徒聽聞「政治」色變,但其實教會不但可以討論政治,更應該反守為攻:
建立一套基督徒的世界觀,與各種社會議題直球對決,實踐聖經的教導,做美好的見證。

鍾興政透過十七年跨國資訊企業經驗,以及十五年留美進修和牧會的歷練,
真理與實踐並重,分享教會該如何裝備信徒,面對2024大選。


【政治實踐①】韋伯的政治神學:對基督徒參政的啟發  葉仁昌

基督徒應該蹚政治的渾水,以見證天國的價值觀嗎?
基督徒應該利用政治手段,試圖把基督教倫理變成法律,強加於信徒和非信徒身上嗎?

葉仁昌剖析韋伯(Max Weber)的演講《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給我們答案。


【政治實踐②】基督徒政治革命SOP:從終末看今天的選舉  以祿 著 ╱左心泰 譯

「民主」直觀的含義是選民做國家的主人,
可是我們「一介選民」,實際上卻感到無能為台灣作主;
聚沙成塔的數百萬選票,似乎也不足以治好社會百病和改善政治生態。
然而,基督徒哲學家以祿,二戰時在納粹占領區營救猶太人,
戰後在非營利組織服務弱勢青少年。
讓我們跟著這位善於在逆境中翻轉世界的行動家,重新認識基督徒的革命基因,
認清改變政治的可能,忠信地透過投票等政治活動迎接基督再臨。


【教牧論政②】基督徒組黨反同婚10年記:兼論「國語教會」參政史  陳志宏 受訪 ╱編輯室 採訪整理

今天許多年輕基督徒不願讓同儕知道自己的信仰,
理由是不少社會大眾(尤其是言必「政治正確」者)傾向把基督徒和恐同、反同劃上等號,
使得「基督徒」身分格外沉重。

二○一五年,陳志宏與一群預計台灣將面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基督徒組成政黨,
提名十六名基督徒參選立委。
在反同婚的十架路上,面對一些來自國語教會「基督徒不應參與政治」的指責,
以及台語教會「我們過去走上街頭時你們在那裡?」的嘲諷,他如何一路走來呢?


【教牧論政③】牧師也拜票:一位原住民女性的政治啟蒙  Rii Taljimaraw 受訪 ╱編輯室 採訪整理
看到我,表示有開放試讀哦線上試讀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談政治?
除了為了避免與別人立場相左鬧不和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
我們常常受到政論KOL帶風向、媒體的「人設」、高大上的意識型態影響,
使政治話題失去人性。
孫文說「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政治離不開每一個上帝所珍視的「人」。

讓我們聽聽Rii Taljimaraw的故事,從救援雛妓行動到恆春的拜票車隊,
感受她的悸動、淚水和歡呼。
天國政治就在每一個天國子民的生命故事當中。


【編輯室監聽中】關於政治,《校園》的立場其實是……  


時事╱觀點


【讀力廣場】回應2023年9、10月號:新男性情感革命  張以寬


【北美筆記】雜談北美華人教會現象  王凡


【CT觀點】台海版《戰爭與和平》:維持,並學習和平  邦妮.克里斯蒂安 著 ╱Sean Cheng 譯

二○二一年夏天,美國民意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
根據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的一項調查報告,
如果中共武力犯台,
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支持美國出兵保衛台灣。


影像╱文化


【鏡頭之後】在質疑中直面上帝──電影《誘惑》觀後評論  朱聖盈

《誘惑》講述一九六四年初,
美國紐約布朗克斯區裡一間天主教學校裡,
修女因懷疑神父非禮男學生,
展開調查並設法要趕走神父的故事。


【群學龐思】本真與詮釋:無法替代的作者  陳宗文

尋求真實似乎是人的趨性,
所以我們會去尋求真跡,試圖在真跡上碰觸本真性。
然而機械複製技術的出現,甚至直接生成圖像時,我們還有本真性嗎?
陳宗文透過馬內的《聖拉扎車站》,分享他對本真性、去本真性,與反本真性的看法,
以及對教育現場和政治領域的影響,
並提出在反本真性的時代中,如何尋回有本真性的作者。


【CT觀點】在靜默中找回你的發言權:從《人選之人》思考基督徒的政治觀  王敏俐

二○二三年Netflix熱門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播出之後在全球華人中引發熱烈迴響。
戲劇問世的時間點,巧妙地與二○二四台灣總統大選連結;
耐人尋味的是,劇中的總統當選人,
也在現實生活中成為二○二四台灣總統大選的副總統被連署人,
尋求連署以參選副總統。


【寶貝之愛】聖誕佳節有「溫暖」!  明明

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
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
拿出黃金、乳香、沒藥,作為禮物獻給他。

—馬太福音二11


聖經╱靈修


【講座報導】「傳遞」與「不可言說」的微妙平衡:天啟保羅對話講座回顧  王玉楷

「2023張楷弦×吳孟翰 新約沙龍【天啟保羅:認知語言學與符號學的對話】」講座,
邀請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的張楷弦老師,
以及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的吳孟翰老師,
兩位年輕且富有才華的華人新約學者圍繞新書《天啟保羅》,
進行了一場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對談。


【神學前沿】行動中的神學:淺談實踐神學在英國  陳世賢

實踐神學的研究,重視人在情境中的各種活動,
因此一個地方的實踐神學特質,
跟當地教會的狀況息息相關。


【CT觀點】音樂+歌詞=會眾神學  珍.威爾金 著 ╱Yiting Tsai 譯

回想不僅是音樂的功能,文字配上音樂也有深刻的形塑作用。
我們聽到、唱的任何歌詞,
都能形塑我們成為更好或是更糟的樣貌,這取決於歌詞的內容。


【讀書趣】新書上架  金子煥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