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 認識祂,沒有止盡

/鍾政輝(校園書房出版社行銷企劃)

我是在一間大教會受洗的。那時候還是一個研究所學生,有彈性的時間可以參與教會的服事與活動。因為這間教會,我個人有了很深刻、真實的屬靈經驗,對神有極深的感動,所以自然而然的委身在此,一路跟隨著教會的服事步調與安排。教會很強調傳福音與開拓小組,因此十分看重應用層面,方法、策略、技巧,不斷推陳出新,無形之中對神學的思辨、社會議題的回應,比較少碰觸。但是因為我另有參加學校的團契,從聚會形式、主題,到契友之間談論信仰的觀點,都是截然不同的。於是我的信仰出現不小的張力,究竟怎樣的神學觀、服事態度才是正確的,有最好的答案存在嗎?內心也產生矛盾,甚至與同工的爭執。回頭看這一段信仰經歷,可以說是我初次領略基督信仰的多面向與內涵。

隨著信主的時間日漸增長,我也漸漸認識到其他教會或宗派不同的神學立場、教會觀點與服事目標,發覺其實整個基督信仰,非常豐富;如果只高舉其中幾樣,不去接觸與明瞭其他的觀點,實在是很可惜。不僅等於只信了「部分」的基督教,甚至很可能「會看自己(或教會)過於所當看的」。因為我們所信的神,本就豐富到超乎我們的想像,需要不斷的、懷著欣喜的心情,每一天更加認識祂。

本期書饗要推薦的新書,可以平衡你我的信仰觀點,深化我們對神的認識。首先,魏樂德的《我們怎麼知道上帝存在?》想要提醒我們,別忘記基督信仰有著深厚的知識內涵。這樣的知識,非常強調實踐的動力;而不是只有掉書袋、紙上談兵、爭辯神學而已。信仰的知識,來自於對耶穌的認識,是會打中我們的內心,由衷生發不一樣的生命力。《凝視生命:奇士勞斯基《十誡》的神學美學》則是把波蘭名導奇士勞斯基的經典《十誡》影集,透過輔大哲學系老師曾慶豹的詮釋,賦予冰冷教條般的十誡生活化的解讀,看見人間真實的情感掙扎、愛恨情仇,才是聖經中十誡指出的核心。《神兒子的復活》也是直探我們信仰關鍵核心的鉅著,賴特以鉅細靡遺的考究,嚴謹的學術方法,證明耶穌死而復活是最合理、正確的歷史事實,空墳墓並非無中生有,讓讀者得以藉由理性、學習的態度,獲得對神的確據與信心。

另外,本期也重新出版二本書,分別是14年後回歸的《愛的銀光圈》(二版),以及20年後重版出來的《天天與耶穌一起禱告》(原《聽主微聲》)。這兩本小書,一個是天使下凡到人間實習的溫馨感人故事,一個是畢德生爺爺一年365天的靈修禱告小品,十餘年來,不知影響了多少人的信仰與生命,誠摯推薦給新一代的讀者。盼望這些新書,不論厚薄與難易,都能讓我們有更開闊的信仰視野,對人生有更多的體會,對生活也有更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