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OPEN講座

新書簡介

土地神學:從聖經信仰看土地的賞賜、應許和挑戰

《土地神學》

作者:布魯格曼
譯者:戚時逝、黃泰、張楷弦、鄺全
書系:里程碑
頁數:384頁
定價:460元
特價79折:363加入購物車
按此試讀
優惠期限
2016年10月31日截止

土地,賞析聖經的獨特視角/胡維華(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副教授)

土地不是單純的空間場域,它不只是歷史的舞台,也是聆聽上帝話語的地方,更是立約的空間,是錯位的心靈不再流離,而能享有安慰,更新力量、追逐夢想的所在。
開創新局的讀經新視野

大部分的信徒,對於選取一段經文、觀察其中的人物、聆聽他們的對話等基本功夫,並不陌生;勤快的讀者更能花上心力探究歷史背景,比較不同的翻譯,甚至字義研究。用功的程度不同,但都是希望透過這類「分析」式的閱讀,為生活提供指引,活出神言的見證。

另一種方法也許信徒較為陌生。首先選取一特定的主題,據此決定要研究的經文段落,接著按照時序梳理經文,期望透過其時間的進程,看出啟示的開展。布魯格曼在《土地神學》中使用的正是這種方法。他以「土地」為關注,對於此一方法所能探索之歷史的規模、神學反思的深度,以及古老文本與今日世界的關聯,都作了極佳的示範。

這本享有盛名的著作,最早於一九七七年問世,經過六次再刷,不僅舊約學界人手一冊,更為當時長期低迷的「聖經神學」學門注入了一股活水。二○○二年修訂版付印,除了新增一章反映作者在「土地」這一主題上持續的努力,還增加了第二版的序言,對二版之間學者的研究提供了指引,也對原書在方法及內容上做了難得的深刻反省。

以「土地」為賞析稜鏡,綜覽聖經大敘事

布氏在這趟以色列史的巡禮中,開宗明義地指出,聖經信仰是在尋找人的歷史歸屬,因此「土地」應是聖經中的重要主題。土地不是單純的空間場域,因為它不只是歷史的舞台,也是聆聽上帝話語的地方,更是立約的空間,使錯位的心靈不再流離,而能享有安慰,更新力量、追逐夢想的所在。

創世記的兩段歷史為「土地」的大戲揭開序幕:一至十一章上演的是人類失去土地,不管是伊甸園,或是洪水滅絕的大地;十二至五十章則是勾畫對土地的盼望,以色列史由此正式開展,指向後來從盼望得到土地,進入應許得地為業,再到被擄離開土地的不同歷程。

進入土地之前,那是充滿期望的時代,亞伯拉罕徹底與鄉土分開,從而體會土地的禮物性,也學會全心投向那使無變有、厚賜與人的神;摩西帶領的以色列人則是在混亂無形的曠野中,一方面成為堅守信心的百姓,一方面意識到土地永遠不該只是資源,否則它必然成為充滿埋怨與爭鬧的地方,再富庶的沃土與寸草不生的荒漠沒什麼兩樣。

聖經接著記敍以色列得地之後的發展。土地需要管理,聖約的王權制度原本提供了寶貴的原則,但以色列的王室,不論是聯合或分裂時期,也不分是南國、北國的君王,均宰制了人民,正如亞哈奪取拿伯之葡萄園一例所顯現的。土地只存留權貴的傲慢與被欺壓者的血淚,神聖的應許地成為邪惡充斥的人間地獄。

並非所有人都失心於土地所提供的權力遊戲。先知們前仆後繼地發出警語,耶利米堅決反對土地屬於以色列所有,當以色列忘記土地原是上帝的恩賜,那麼她的更新必然經歷失去土地的痛苦,以及再得土地的盼望;以西結見證雅巍的離去,也宣告祂的返回。以色列新的價值觀、新的靈性,要從空間的重整開始,以色列與土地的關係等待更精彩的一頁。

到了新約,布氏認為在彌賽亞國度中,土地不再是去奪取或佔有的資產,而是在信心中等待贈與的禮物。這一意象與原則不僅在耶穌的事工中突顯,也在約翰與保羅筆下呈現,為今日的教會與社會提供現時的指引與未來的盼望。

詮釋、引用、對話

布魯格曼強調,人類核心的問題不是解放,而是扎根;不是意義,而是在其中定位;不是與他人隔離,而是在應許及其實現的代際更替中,審慎地找到自己的著落。他指出土地不但是故事的場景,更是故事串接的軸線,是應許的關注;人性面的光明與黑暗,以及這兩者之間的擺盪與掙扎、無奈與無知,使得神的畫像顯得益發真實,叫人感動。

任何關心今日中東問題的讀者,必然知道在以色列—巴勒斯坦,甚至是整個阿拉伯世界關係中,土地所占有的關鍵地位,而片段或片面地引用聖經經文來談論土地的意義與管理,只會使上帝的旨意暗眛不明,使聖經成為政策的背書而已。與經文展開新的對話,會讓我們對於自身所擁抱的價值觀有新的檢視視角,促使各個立場的人有新的反思與討論,這才是聖經詮釋真正的目的。而布氏在他這本擲地有聲的重要著作裡,正為著今日每一位思考土地主題的讀者,貢獻了有如里程碑一般的豐富資源與起點。

(摘自《土地神學》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