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在這世界與耶穌相遇

/周書佑(書饗編輯室)

「我以為這時你已經走了。」
「我哪裡也不去。我要留下來,就留在這裡,鬧他個天翻地覆。」――《飢餓遊戲Ⅱ:星火燎原》

大四時卸下團契同工的職責,同屆的契友們開始準備各奔前程。輔導大概是想把握最後相聚時光,凝聚信仰信念,約我們組了《擁抱神學》讀書會。現在回想起來,也許那才是我們真正辯證、驗明所信為何的開始。有一次我們談到,基督信仰是出世的成分高還是入世的成分高,其中最青春活躍的朋友說:「基督教當然是重視心靈,勝過物質囉!」沒想到一向溫和的輔導居然斬釘截鐵地說:「當然不是!」接著就講起了諾斯底主義使基督教靈肉二分的種種問題。那時我聽得悚然而驚,懷疑自己一直以來所信的是否都有問題;不過輔導的話,卻也提醒了許多以往隱隱覺得不大對勁的事。

我體會到,原來基督教是一個最入世的信仰。耶穌的所是與所為,都不是遙指另一個抽象的靈性世界,而是為了我們所身處、由物質所組成的世界。耶穌不僅是以真實的肉身降生,也是以真實的肉身復活;耶穌關懷整個受造界,而不只是關懷人類的靈魂而已;耶穌帶來的救贖,不是為了讓我們直奔那個說好為基督徒預備的國度,從此再也不用面對這世界的醜惡與艱辛,乃是培養我們面對真實景況的能力,並邀請我們參與在恢復世界的過程中。

這就是為什麼我非常喜歡這一期的新書,因為每一本都對真實世界與心靈世界的問題,做出回應。布魯格曼在《土地神學》提到,神與人的相遇不是產生在人腦中的概念而已,而是具體發生在這世界;上帝與祂子民之間動人的故事是發生在真實的歷史時空,在一個特定的地點,因而我們今天也可以在神把我們放置的所在地,活出與祂相遇的故事。柯羅奇在《創造文化》更全面地從聖經敘事帶我們看到:我們所領受最原初的呼召,就是效法創造天地之主和耶穌的榜樣,在我們所身處之處,腳掌所踏的土地上進行耕耘,使文化開花結果,進而將神的國度彰顯出來。就好像《建立國度的禱告》談主禱文的意義,耶穌親自將神的國度建立在禱告文化之上,並藉此來塑造門徒生命。《隱藏的種子――史華璐》則是十九世紀食品衛生大師的故事,因著效法耶穌,堅持改革,不僅改變食安文化,更將誠信文化帶進人類的日常生活。

《創造文化》說道:「孩童的本質是純真,青年的本質是覺醒,成人的本質是責任。改變世界並不容易,創造文化更是困難,但是屬基督的教會必須要長大成人,勇於承擔文化創造的責任,成為有能力跨越文化門檻的基督群體。使徒行傳形容門徒是一群攪動天下的人,我相信這是真的。從覺醒到承擔,作為教會的一分子,每個基督門徒應該都可以在群體中,一同理解這世界,並在其中喜樂創造。

擁抱神學
土地神學
創造文化
建立國度的禱告
隱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