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新書簡介

聖經信息《列王紀上下:毀滅與復興》

聖經信息《列王紀上下:毀滅與復興》

作者:歐雷
譯者:黃從真
書系:聖經信息系列
頁數:528頁
定價:650元
79折特價:514加入購物車
按此試讀
聖經信息《歷代志上下:王冠的重量》

聖經信息《歷代志上下:王冠的重量》

作者:威爾克
譯者:張玉如
書系:聖經信息系列
頁數:416頁
定價:520元
79折特價:411加入購物車
聖經信息《列王紀上下》+《歷代志上下》雙書合購68折特價:799加入購物車
按此試讀
優惠期限
2015年10月31日截止

聖經中的冰與火之歌──從列王紀、歷代志談用「失敗」為門徒立界線
/應仁祥(校園書房出版社主編)

模糊的善惡界線

前陣子,終於有機會接觸早就被朋友推薦的《冰與火之歌》。這部據說是過去二十年來最重要的奇幻小說,每次出版都是奇幻小說界的大事,到底《冰與火之歌》有何特色,能讓這麼多人愛不釋手?「實際體驗」後,發現在《冰與火之歌》的世界裡,善與惡、好人與壞人之間的難以分別,可說是歷來之最。你以為的英雄,會因為優柔寡斷而失去性命,所謂的好人,也會在幾乎百戰百勝的情況下,慘遭滑鐵盧;而一開始似乎邪門歪道的人物,反而不時在出人意料之處濟弱扶傾,還甘願犧牲生命,只為攔阻一場大屠殺的發生。

這樣的小說設定,導致閱讀時好幾次覺得自己的價值觀、善惡的界線被顛覆。特別身為一個基督的門徒,總相信在某些關鍵的地方,還是有著立界線的需要,而我不斷地思考,假如置身在類似的處境,明知道堅持一些價值,會落得悲慘、失敗的下場,我還要堅持嗎?

從列王紀與歷代志看見以失敗立界線

這種善惡難分、界線模糊的閱讀經驗,讓人想起聖經的兩卷書:列王紀和歷代志。在華人教會中,它們可說是相對冷門的經卷。除了列王紀裡先知以利亞、以利沙的段落,多少還會出現在主日講台的信息裡,其他的經節往往乏人問津。畢竟從教牧的角度來看,列王紀與歷代志記載的是以色列王國一分為二,由盛轉衰的經過,充滿了失敗與悖逆,人性的邪惡與貪婪,種種難登大雅之堂的「負面教材」,實在很難成為勵志培靈的內容。

然而,有愈來愈多的學者領悟到,這種對列王紀、歷代志的刻板印象,其實並不正確。上帝之所以接納、容讓這兩卷書成為聖經正典的一部分,背後一定有其道理。好比聖經信息《列王紀上下:毀滅與復興》及《歷代志上下:王冠的重量》的兩位作者――歐雷與威爾克,便不約而同地寫起了翻案文章,企圖扭轉世人對列王紀、歷代志的看法。他們認為,這是神要祂的子民必修的「失敗課」。因為這些「失敗」,很有可能就是上帝對於神國子民應當如何「立界線」的心意與提醒。

逃避「失敗」造成的界線混淆

大概沒人會否認,我們正活在一個「討厭失敗」的時代。不管是報章媒體、網路訊息,大家喜歡看、喜歡分享的,總是些成功者的故事。這種對成功的追求,正一步一步扭曲人們的價值觀,混淆我們做事該有的界線:首先,人們開始認為成功就代表了一切,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不計代價,所有的倫理道德界線都可撇棄;其次,因為覺得失敗是種屈辱,人們開始否定失敗、掩飾失敗,明明是虧損,卻想盡辦法用不同的方式把虧損變成獲益,讓問題愈滾愈大,該喊停的時候無力喊停;第三,因為逃避、否定失敗,我們失去了承認失敗,並從失敗中學習的能力,不斷地營造「成功假象」,拒絕看見亮麗表面下的腐敗。

仔細閱讀列王紀、歷代志,就會發現這種「否定失敗」的傾向並不是現代人獨有的專利。不論是北國以色列還是南國猶大,多的是粉飾太平營造表面成功的人物。為了成功,多少君王選擇和外邦國家合作,甚至膜拜起偶像:信靠耶和華實在太辛苦了,遵守摩西留下來的誡命更是緩不濟急;亞述、埃及的大軍兵臨城下,最快的方法,當然就是向這些帝國臣服,從他們那裡牟取利益。更可怕的是,這些早已拋棄上帝的君王,還會不時打著神聖的旗幟,用假先知來欺騙百姓,以宗教儀式合理化自己的惡行;滿嘴仁義道德,讓人聽得一愣一愣。他們用信仰編織出天衣無縫的謊言騙局,成千上萬的以色列人被蒙在鼓裡,最終只落得家破人亡、被擄到巴比倫的結局。

然而,在貌似失敗的信仰歷史中,在人性墮落、真理失喪的世代之間,卻總能看見上帝所差派而來的先知身影;他們在罪惡滿盈的國度嘗試喚醒以色列百姓,將百姓帶回合神心意的界線之中,在在顯明了神對以色列永恆不變的應許。列王紀與歷代志展現的,是各個世代的人們所共通的人性軟弱――然而這些軟弱帶來的罪與後果,並非上帝所給予的嚴峻懲罰,而是本於恩典所設立的界線,避免以色列離神的界線越發遙遠,並幫助他們在這些失敗中認識自己,也更加認識耶和華。藉著這兩卷書中先知的提醒,我們了解良善與罪惡、信仰與悖逆的界線該如何設立,因著界線一步步的建立,我們更能成為上帝所期待、這世界所需要的門徒。

在歷史中重拾神的界線

該怎樣戳破謊言?何謂真正合乎神的界線和方法?這些問題,正是列王紀、歷代志作者念茲在茲的事。這兩卷書的作者與編者,以妥拉(摩西五經)為照妖鏡,搭配讓許多現代學者拍案叫絕的文學技巧、故事筆法來撰寫歷史,為當時的讀者(被擄後的以色列人),上一堂轟轟烈烈的「失敗課」,帶領他們從前人的挫敗中學習,知道如何在立下正確的界線,以及認清堅持這些界線所要付出的代價――儘管表面看來可能是三十年、四十年的艱辛困苦、他人恥笑的大失敗,卻可以真正得到扎實的復興與改變。

世界中善惡與成敗界線模糊的故事仍在繼續,權力遊戲中「忠貞」、「友情」、「道德」是否仍如此不堪一擊?同樣地,列王紀、歷代志的故事也尚未停止,身為基督門徒的我們,是否在追求成功的遊戲中迷失了自我?在這個界線模糊的年代,放棄堅持信仰,甚至自欺欺人,明明已背離了上帝,用錯誤的方法來追求成功還不自覺?相信重讀這兩卷經卷,一定能為我們戳破各樣的假象、指明清楚該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