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新書簡介

牧者的翱翔:畢德生的40個牧養筆記

《牧者的翱翔:畢德生的40個牧養筆記》

作者:畢德生
譯者:吳震環
書系:Move人物館
頁數:約400頁
定價:400元
單本特價79折:316加入購物車
3本以上讀書會特價每本:299
按此試讀
優惠期限
2015年6月30日截止

牧者:見證三一神在每個人生命中,有所行動與啟示的人/畢德生(Eugene Peterson)

擔任牧職……是奉差派到群體之中;這個人關注的,是男男女女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神之間「此時此刻發生的事」(也就是原來就在你我腳下、總是關乎個人、且「不住地」禱告的神國),並且喚起群體對這件事的關注。

這本書說的,是我如何成為一位牧師,而牧者聖召又如何模塑我的故事。我從未想過成為牧師、從未意識到我身上流著牧師的血、從不「知道自己長大後要做什麼」。接著,事情就這麼發生了,而且似乎是猝然發生:我成了一位牧師。

現在,我無法想像自己不是牧師。早在我明白之前,我就已經是牧師了,我只是少了一個頭銜。一旦頭銜有了,所有的一切,那些看似隨意、不知意義為何的經歷和回憶,都漸漸開始成形,和我漸漸形成的身分互相呼應,就像找到一雙不大不小、剛好合手的手套。牧者,是一個呼召,融匯了我生命歷程中的點點滴滴,這是一個聖召。

不過,這可花了一段時間。

我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年紀輕輕就踏上了耶穌的道路。基督徒這個詞對我而言,就像名字一樣自然。在這幅景致中,可以看見牧師,但他們從來都不是主角。在我生於斯、長於斯的蒙大拿小鎮世界,他們似乎總是活在現實生活之外。成長過程中,僅有一位牧師贏得了我的尊敬。但他晚了一步,我的冷漠已經積重難返,牧師被放在我生活的外圍。我並沒有很重視他們。

我重視聖經、重視耶穌、重視教會、也重視禱告,但牧師並沒有贏得我的重視。大多數時候,牧師都只勉強和上面這些事沾到邊。我們教會有傳道人和牧師、有弟兄姊妹、有教導生命進深的導師和佈道家,也有宣教士、復興運動佈道家和信心醫治者,就是沒有「牧者」。……就傳福音而言,他們是絕佳的說故事者,出色的宣傳家。不過,他們並不是牧者。我大致上還算喜歡他們,但喜歡絕不等於敬重。每個主日上午,我和家人都和他們一同度過,但主日之外的時間,他們似乎沒有特別將心思放在神身上—只有一位顯然例外,對神特別感興趣。這時的我開始關注神,但壓根兒沒想到要當牧師。……

我偶然間讀到了萊弗朵芙的一首詩,她用「踏出的每一步,都抵達一個地方」來描述自己如何成為詩人。我從她的詩句,認出自己成為牧者的隱喻: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牧者,成為現在這個人;有一個基本元素被悄悄地、緩緩地整合至一個連貫一致的生命和聖召之中。一路走來,我踏出的每一步,都帶我抵達一個地方。

除此之外,北美文化提供的條件,也不利於實踐牧者聖召。在今天的美國,成為牧者的男男女女會發現自己踏上的,是一條已然荒煙蔓草的生命道路。結合商業計畫的宗教企業家策略已經取代了牧者聖召,幾乎未將過去牧者留下的遺產傳承下來。基督的生命豐富奧妙,包羅萬象。我們這一代卻會覺得自己彷彿得在一個「不認識約瑟」(出一8)的國家中,從頭開始認識一條能夠象徵、孕育這個生命的道路。

我樂於當美國人,熱愛這塊我奉派來到的土地—她的語言、她的文化、她的活力。但我對「美國風」,也就是這裡的文化和價值觀,就沒什麼好感了。我不喜歡消費主義如燎原之火蔓延,將神視為行銷商品;我不喜歡抹殺個體性的方式,將男男女女和孩童變成了沒有個性的角色、目標和統計數據;我不喜歡將旁人視為對手,甚至是仇敵的競爭精神。這些文化污染物對那些渴望把耶穌視為耶穌並跟隨祂的人極度危險。文化環境如此,至少我認為,需要格外警醒守候,免得聖召遭到毒害。我希望帶領我個人生活和工作生活的是,神、聖經和禱告。

在實踐聖召所賦予的牧者身分的過程中,我不禁注意到,周遭對牧者身分充滿困惑和不滿。許多牧長對會眾心灰意冷,或不再幻想,在服事幾年後終於決定丟盔棄甲,另謀較為志趣相投的工作。許多會眾也對牧長心灰意冷,或不再幻想,就將牧長解聘,另請高明,期盼找到比較合他們胃口的牧師。……我很好奇,這種牧者叛逃的現象是否源自一種對於領袖的文化假設:領袖,是有能力「完成任務」、「成就事情」的人。這確實就是從周遭文化逐漸滲透、最為人知的主要領袖模式—政客、企業家、廣告商、政論家、名流、運動員。擔任牧職,的確需要具備其中某些要素,只是在兩千年的教牧傳統中流傳至今的要素,並不是能夠「完成任務」,而是奉差派到群體之中;這個人關注的,是男男女女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神之間「此時此刻發生的事」(也就是原來就在你我腳下、總是關乎個人、且「不住地」禱告的神國),並且喚起群體對這件事的關注。

我想為這種理解牧者的方式作見證;這種方式無法被測量或是估算,甚至時常被忽略,已經很久都沒有看到了。這種活在神國中的方式本於謙卑,往往不為人所知,我想向這條生命道路致敬。

我想要強調,牧者的路沒有現成的藍圖可以依循。在自己成為牧者的過程中,我發現牧者這條生命道路是最需要因地制宜的,不論是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信仰經歷,或是在社區中牧養一群真實的會眾所發展出來的十八般武藝。這些人就是這個模樣,住在這個地方。這條生命道路不容複製,也不容嘗試功成名就。每位牧者對於牧者聖召都有自己的想像,也有自己發展、催生出這個聖召的方式。

要用一個詞向牧者工作生涯所隱含的曖昧模糊和奧祕致敬,我能想到最貼切的詞,大概是「或許」。安• 泰勒(Anne Tyler)幾年前發表的一本小說,就用了「或為聖徒」(Saint Maybe,譯註:中譯本《聖徒叔叔》,台北:校園,2009)作為標題。或為牧者,諸位同意嗎?這有兩層意義:不宣稱牧者特別懂得什麼(要是牧者只能仿效一種正確的模式,我們就得精通那種模式),並且適時提醒這個聖召必然有曖昧模糊之處。或為牧者:當文化圈和教會界對如何實踐這個生命已經失去共識,許多時候我們沒有人可以確定自己在做什麼,只能說或許

我想,用見證人這個詞是對的。見證人絕對不是中心,只是一個指出或闡明核心正在發生的事的人—在這裡,即是神在聖父、聖子和聖靈的一切作為中,採取的行動和啟示。我不是權威,無法告訴任何人要怎麼做,我也無意如此。踏上這條生命道路,接受這個聖召、這個呼召的人,在教會內外都會遭遇險峻難關:會眾近似偶像崇拜的期待,以及外界不適當的託付。望著這個宛若熔爐、名為北美的後現代文化,以及當中存在的普遍誤解,我想或許可以來個來自現場的真實報導。有一種生命脫胎自神的呼召,並在神的啟示中實踐。然而,像美國這種徹底世俗化的社會,對這樣的生命幾乎是一籌莫展。這時候,或許會需要一位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