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用時方恨少────在「新天新地」更是如此。

阿祥養書場位於:阿祥與dannyboy的對話--閱讀手札

恩典多奇異

恩典多奇異
...more

無語問上帝

無語問上帝
...more

另一世界的傳言

另一世界的傳言
...more

為何上帝不理我

為何上帝不理我
...more

生命總有傷痛時

生命總有傷痛時
...more

歡喜讀舊約

歡喜讀舊約
...more

何必上教會?

何必上教會?
...more

耶穌真貌

耶穌真貌
...more

禱告

禱告
...more

恩典現場

恩典現場:在破碎世界中尋索上帝
...more

◆ 看見「看不見的楊腓力」

/應仁祥(校園書房出版社主編)
從佛里曼到楊腓力

三四年前的農曆新年,我把買了一陣子、卻始終沒時間閱讀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找出來,利用難得的連續假期,好好啃了一啃這本又大又厚、五百多頁的書。

許多人可能都聽過這本書,作者佛里曼以記者的身分,深入世界的各個角落,報導生態危機已經成為人類刻不容緩地要去面對的大問題。從油價飆漲、地球暖化,到水資源缺乏、森林的濫砍濫伐,佛里曼看見,生態的危機不只是限於生態圈,往往更牽連到政治權力的拉扯。雖然指出了這麼多的問題,佛里曼並沒有因此絕望;全書後三分之二,他開始報導世界各地有哪些環保英雄,為了因應生態危機,正在努力透過他們的力量,嘗試扭轉頹勢。這些人有的在政府組織工作,有些則在民間機構服務。他們的嘉言懿行,義無反顧的決心,讀來令人動容,也讓讀者不會只停留在擔心的層面,而是能夠更進一步,藉著參與或支持這些人的作為,帶出真正的改變。

我還記得當年讀《世界又熱、又平、又擠》的興奮。這興奮一方面跟看到這些環保英雄的事蹟有關,但是更讓我興奮的地方卻在於,這下子突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理解楊腓力和他的那本《恩典多奇異》。對佛里曼來說,生態危機是現階段人類社會最大的問題,解決之道,便是把環保的概念和行動藉著報導的方式介紹出去;同樣地,在楊腓力眼中,充斥在這社會中的「無恩思想」,正是一切問題的根源,而《恩典多奇異》就是他走遍全世界,透過報導的方式,將那些努力藉著個人行動或是組織機構,把恩典散播出去的人事物,介紹給讀者,期待著大家也能起而效尤。換言之,《恩典多奇異》就像是一本心靈類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就算改名為《世界又競爭、又排他、又沒有恩典》也不為過!

這種突然對楊腓力又有新發現的經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類似的例子還包括:

• 讀了畢德生談「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對神生氣」的看法,才第一次意識到楊腓力那本《無語問上帝》要處理的,可能不只是苦難問題而已,反之,就像該書英文書名「對神失望」(Disapointed with God)所表達的,想跟讀者談談那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不知不覺在對神生氣、對神失望的感受。
• 一直以為《另一世界的傳言》是寫給慕道友的一本書,但是在看了史蒂文斯《上帝的企管學》裡的終末論以後,赫然發現《另一世界的傳言》更像是楊腓力的終末論。
• 《為何上帝不理我》乍看之下以為是《無語問上帝》續集,但是讀過靈修大師魏樂德後,才驚覺原來《為何上帝不理我》談的是靈性操練。

凡此種種,讓人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似乎,總有個「看不見的楊腓力」,存在於自己的視線之外。當我以為找了他,過沒多久又會發現,還有一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楊腓力」出現在眼前。

培養多樣化的「閱讀類型能力」

為什麼會這樣?這讓人不禁想起范浩沙在《神學詮釋學》裡談到的「類型能力」(generic comptence),可以提供我們一些思考的方向。每一本書,都可能屬於某種類型,文學、歷史、政治、哲學、科學、藝術、經濟、神學等等;而身為讀者的我們,則會因為過往的學習經歷,開始具備閱讀某些類型作品的能力。讀文學的人,發展出讀文學作品的能力;讀經濟的,發展出讀經濟作品的類型能力。當我們擁有的類型能力愈多,便更有能力去閱讀和理解不同作品;反之,當我們擁有的類型能力較少,只能用某種類型能力,去閱讀他種類型的作品,就很有可能發生雞同鴨講,誤讀、或錯讀的情形(例如用經濟類型的能力去讀文學作品,往往會覺得文學很不符合經濟效益)。

用類型能力來分析「看不見的楊腓力」現象,便有恍然大悟之感。正因為楊腓力的寫作,揉合了文學、歷史、新聞報導、神學、聖經,甚至還有醫學,只有當我們培養出足夠的類型能力,才有可能一層一層地發掘藏在豐富文字背後,如萬花筒般色彩奪目的楊腓力。而當這樣的看見與看不見,能夠不斷地發展下去,我們的閱讀和生命,也才會隨著這樣的過程變得更加豐盛。

2014楊腓力來台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