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新書簡介

攀生命高峰:與偉大心靈同行

《攀生命高峰:與偉大心靈同行》

作者:余達心
書系:Move人物館
頁數:約192頁
定價:250元
79折心靈同行價:198加入購物車
按此試讀
優惠期限
2014年8月31日截止

今天仍在說話的五位偉大心靈/馮國強(校園書房出版社行銷企劃)

閱讀《攀生命高峰:與偉大心靈同行》讓我回到那些年,在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受教的日子。那時余達心博士對我們這些神學生耳提面命:「必須以神的道,燃亮苦罪的世界。神學必須對人的掙扎及文化危機有熱切的關懷,對上帝國度的使命有所承擔。」我不是個情緒化的人,但閱讀這本書,卻讓我再次為書中的五位心靈所激動,彷彿同走進了上帝國度裡的高峰低谷,掩卷沉思。
潘霍華‧德國‧神學的敬虔

潘霍華「你認為潘霍華策劃暗殺希特勒,在信仰上是對是錯?」時值1995年七月,距香港政權轉移前剛好兩年,潘霍華神學大紅於香港之際。余達心作為神學院面試委員,新生面試時以這個問題對我發出了信仰提問和挑戰,也點出神學與敬虔信仰間的關係。

「我們將會從潘霍華的見證看到神學與敬虔的互動」,余達心如此寫道。這位20世紀的殉道者把敬虔的神學具體活了出來,甚至讓我們把深遂的神學文字都讀懂了。「潘霍華的生平,與德國近代不幸的歷史和德國教會的掙扎是分不開的,同時,他的神學、他敬虔生命的表達也與此分不開。」

潘霍華的敬虔深繫於時代和處境,而非只是形而上的哲學。「基督是誰?基督是那位曾被釘十架,受死,復活,卻於此刻、此地,具體地,活現於人間的上帝,不斷與人『活於同一時代』的上帝。」神學敬虔是什麼?今天我們的敬虔培育和實踐又在哪裡?對余達心來說,在潘霍華以自身說明神學的短短一生中;在97前後的香港政權交接中,在此時此刻動盪多變的本土台灣中,在真實而具體的時代處境中。

加爾文‧日內瓦‧我不敢繼續自己的行程

加爾文余達心是改革宗的牧師,加爾文對其影響可想而知。加爾文一生沒進過神學院唸書,夢想當一個古典文學工作者,結果却被上帝呼召進行宗教改革;他的神學至今仍有巨大的感染力,巨著《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今天仍在提醒並改革教會。「加爾文只想做一個文士,有那個人生願望比這更樸素?上帝沒有應允這心願,反而給他三十年的辛勞與無盡苦惱。他形容上帝如何改變自己的人生方向:『我感到上帝彷彿從天上伸出祂大能的手放在我身上,阻止我走自己的路…我心中畏懼,因而不敢繼續我的行程。』」

一個人一生該如何忠於上主的召命,好讓上帝的旨意成就?《基督教要義》的成功不在於加爾文的才華,而是加爾文對上帝旨意的一生順服和擺上。余達心博士說讀《基督教要義》自己甚至會落淚,真是讀神學書少有的經驗。加爾文的神學不一定容易理解,但加爾文對上帝呼召的忠心回應,卻值得每一位信仰的跟隨者學習。

祈克果‧丹麥‧我如何可以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祈克果「祈克果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現代基督教的屬靈狀況。他看到的基督教表面上『香火』依然鼎盛,但對不少信徒來說,基督教信仰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可有可無,激不起什麼激情,更不要談自我否定,為信仰作出捨己的抉擇或行動。」余達心博士透過祈克果的深刻眼光,追問「如何在信仰上作個真正的基督徒?在生命中做個真正的人?我是誰?我應怎樣去活?」他發現祈克果的屬靈追求和信仰寫作,正是對這個追問的回應之所在。祈克果一生寫了不少書,就是要喚醒人從各種虛假中醒悟,重尋生命的真義,專心地侍站立在上帝的面前,按上帝創造人的心意而活。

愛德華茲‧美國‧敬虔生活不一定就是艱苦操練

愛德華茲愛德華茲作為一個牧者,既是十八世紀美國大復興運動(The Great Awakening)的領導者,也被譽為美國本土、甚至英語世界最偉大的神學家之一。他從容不迫的將理性思維、聖靈大能與信仰規範整合得天衣無縫。余達心給這位美洲新大陸的偉大心靈,下了一個上帝臨在的燦爛註腳:「讀愛德華茲,精彩的地方乃在,他讓你看到,過敬虔的生活並非如一般人所想像的,在艱苦的操練中,不斷要對付自己,既乏味又辛苦;反過來,敬虔生活可以充滿悅樂;我們被上帝的榮耀、祂無比的美和極深的愛所吸引,以得著祂為滿足。」透過愛德華茲的生命和事奉,我們看到神學與屬靈生命緊密相連,不容分割,並相互承托。

德蕾莎修女‧印度‧行動的信仰

德蕾莎修女余牧師說自己深深被德蕾莎修女單純的順服與捨己所吸引,在她身上看到基督信仰的燦爛。他發現德蕾莎修女並不傳講神學理論或系統式的信仰,但信仰的奧秘卻在她的行動中(being in her act)躍然而出:「她的信仰、倫理乃至行動表述,沒有使人震撼的思想,也沒有什麽社會變革的成就;但她在無數人當中做了生命實質的改變,她所做的,一如她自己所說的,只不過為上帝做一些美善的事(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二十世紀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來自並非我們熟悉的天主教傳統,是行動式而非概念式信仰者,同樣蒙神賜下豐富動人、可仿效的美好生命。

余達心牧師在2013年八月底卸任香港中神院長,在榮休專訪分享中他說道:「社會裡再沒有教會的聲音,因此我們很想,神學教育及教會能有先知聲音,能被聽見,做完研究後,寫一些短文,來影響教會,影響社會,移風易俗。」《攀生命高峰》和當中的每一個心靈,正在做著這樣的努力,對著你我說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