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改變生命的信仰大旅行
各團即將出發!請跟好帶隊達人,改變生命視野!

 

帶隊達人:楊腓力

楊腓力
著名的基督徒作家,作品獲獎無數。長期兼任《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特約編輯,最愛對信仰舉手發問,並蒐集古今中外各種對於問題的觀點與故事;不管什麼問題,總是不追根究柢誓不罷休。

追問上帝探索指南

為何上帝不理我

《為何上帝不理我》

作者:楊腓力
譯者:徐成德
書系:生活館
頁數:384頁
定價:360元
79折特價:284加入購物車
按此試讀
優惠期限
2014年8月31日截止

5位追尋者,尋找上帝的蹤跡-「追問上帝探索團」

關於看不見的上帝,他們五人這樣說:

約伯 1. 約伯:「祂雖殺我,我還是要信靠祂。」



奧古斯丁2. 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在《懺悔錄》(Confessions)詳細描述了自己緩慢的覺醒過程:「我希望自己對看不見的事物有把握,正如我對七加三等於十有把握一樣。」他從來沒有找到那種把握。這位第四世紀的北非學者要對付的,正是今日信徒苦思的問題:如何相信不可見的世界,同時克服對教會的猜疑。

多恩3. 多恩(John Donne)十七世紀詩人兼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教長,活在鼠疫橫行的年代,自己臥病在床、於死亡邊緣徘徊時寫下著名詩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靈修集》裡,他向神一再質問「為什麼是我?」時而嘲笑神,時而卑躬屈膝懇求赦免,時而大大爭論。但是由頭至尾,他從沒有把神置之度外。

莫特曼4. 莫特曼(Jurgen Moltmann)本世紀神學先驅,二次大戰時從軍被俘,在戰俘營中讀到詩篇「我若在地獄鋪床,看哪,祢也在那裡」,深覺這句子正好捕捉了他自己的慘澹情懷。他深信神「也在鐵窗內與人同在。不,神特別是在鐵窗內與人同在。」

莫特曼5. 梵谷(Vincent Van Gogh)告訴弟弟西奧:「我愈來愈覺得不可以從這個世界斷定神,因為這個世界是一幅不成功的畫稿。一件畫壞的作品,你又能怎麼辦?如果你喜歡這位藝術家,就只能閉上嘴,說不了什麼。不過你有權利要求更好的作品。」

楊腓力說:

我開始寫一本書,要為自己找出,與神的關係究竟、而不是大概如何發生作用。我需要查資料、請教有智慧的人,但是最終還是得在孤獨、內省中梳理我的思想,記錄在空白的紙頁上。這好比拿著砍刀,在叢林中開路,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找出路。別人會跟上來嗎?我迷路了嗎?寫作的當兒,我不知答案在哪裡,只是不停地揮著刀。

其實,這個比方不是很正確。在信仰上,我是按照別人畫好的地圖,開拓自己的路。這些人都是先我而去的「雲彩般的見證人」。我的信心掙扎至少有一點受益於這群先賢:他們是群超卓出眾的人。聖經裡的約伯記、傳道書、哈巴谷書這些經卷,也大膽提出沒有答案的問題。我發現,讀者來信傾吐,以及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信仰障礙、迂迴路與死巷,這些聖徒偉人也不曾倖免。今天的教會只看重成功的屬靈見證,失敗經歷則置之一旁,讓在座的信徒更難受。坊間的基督教書籍與錄音帶也只注重得勝的經歷。然而,稍微涉獵教會歷史,你會發現完全不是這回事:很多人就像逆流而游的鮭魚一樣為信仰掙扎。

漸漸的,比起面對人生的確據,我更加坦然面對人生的懸謎。神從來沒有勉強我們,或是把我們逼到死角,把相信祂當成惟一的出路。我們永遠無法將「最終證據」呈現給自己或別人。

我從耶穌身上──袒裎為人所見的神──看到神不勉強人的證據。耶穌反而常常使人難以相信,而非易於相信。祂從不干預個人的抉擇自由,甚至是背離祂的抉擇。看耶穌溫和處理施洗約翰在獄中存疑的傳言,又如何在彼得公然背叛後,溫柔地將他挽回,令我感佩不已。耶穌講的浪子故事披露了神的事先饒恕,聽起來似乎太過頭、太冒險,但的確讓兒子死而復生。

每個人在地上都活出屬於自己的困難劇本:一心以結婚為目標卻落單,或是身體殘障,或是貧窮、受到性侵害、種族偏見、慢性疾病、家庭問題、受制於不良習慣、離婚等等。我如果把神想成跟宙斯一樣,朝著困苦的人轟之以雷電,那我自然會朝神發洩怒氣與鬱悶,因為祂是我遭難的起因。

另一方面,我若認為神是在表面之下工作,藉著每一軟弱、每一囿限呼喚我們,那麼我就能在生命中最痛恨的事情上開啟救贖的機會。杜尼耶說:「由道德角度來說,善與惡並不存在於事物,卻總是存在於人裡面。事情不論福禍,道德上是中立的。要緊的是我們的反應。我們很少成為主事者,通常是要(加上別人的幫助)為自己的反應負責⋯⋯事件造成我們或痛苦或喜樂,然而我們的成長取決於個人的內心態度如何回應痛苦或喜樂。

不論是什麼原因,神讓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長時間陷於墮落的狀態。我們這些活在其中的人,要明白神珍惜我們的品格,過於珍惜我們的安舒,常常使用一些令我們極其不適的因素,作為祂的工具,塑造我們的品格。故事正在書寫,我們只能瞥見少許結局。我們面臨的抉擇是:信任這位「作者」,還是要獨行其道。神總是給人選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