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嚐鮮

 

萊特講座

神國的夢想家──
神國的異象,你我的動力

新書簡介

宣教中的上帝

《宣教中的上帝》

作者:萊特
譯者:李望遠
書系:神學叢書
頁數:720頁
定價:700元
特價:630加入購物車
本書曾獲2007年《今日基督教雜誌》宣教∕國際事務類年度好書獎
優惠期限
2011年6月30日截止

傳福音比較高級??/萊特

至高抑或終極?若認同聖經宣教本質上是整全的,基督徒必須遵行聖經範圍極廣的命令——尋求公義、為窮困者工作、傳講基督的福音、教導、醫治、餵養、教育等,但佈道仍是首要的,不是嗎?佈道也許不是我們唯一應該遵行的使命,但這豈不是最重要的、比其它一切更優先嗎?

福音派宣教思想有一股很強的趨勢,曾提出類似的論據。要挑戰它很不容易,忽視它則更為困難。 主張佈道的首要性的人並未否定聖經宣教的整全本質,也未否定,我們為基督的緣故進行宣教時理應參與的活動非常廣泛。他們認爲佈道與社會行動的關係是完全統一、無法分割的——猶如剪刀的兩刃或小鳥或飛機的雙翼。兩者雖然不盡相同,但若缺了一者,就失去了意義。兩者也不能相互取代。然而,即使在這種整合的關係裡,佈道仍被視爲首要的,因爲基督教社會活動(既為宣教的一部份)須要活躍於社會的基督徒,而這預設了使他們相信基督的佈道。因此,佈道在神學及時序方面都是首要的。

這裡有很強的邏輯。這立場遠比極端地宣告佈道是唯一正當的基督教宣教活動(指任何其它活動都無權使用宣教一詞),或從極端自由主義及多元主義的角度政治化宣教的意思,以致認爲佈道是我們唯一不可進行的活動更好。

然而,這觀點轉化為一些人、機構、教會的思想與實踐時,將帶來一些令人不安的結果。以下提出一些溫和的問題。請勿視它們為嚴厲的批評,因爲我相當贊同這立場。

首先,「優先」的措辭意味著,其它一切充其量都是「次要」的。誠如體育界的陳腔濫調所言:「第二等於沒有地位」(至少這是我過去參加划船運動時盛行的口頭禪。它反映了一年一度的劍橋-牛津划船賽的情況)。事實上,一些教會和宣教機構以第二線宣教士來描述所有未直接參與佈道和植堂的人。我有一些朋友在非洲擔任醫療宣教士。支持他們的教會寫信告知,他們已被重新歸類為「第二線宣教士」。這種措詞的言下之意非常明顯(有些人甚至直言不諱):他們根本不是真正的宣教士。換言之,優先性與首要性的措辭很快傾向於暗示單一及排他。佈道是唯一 實在的宣教。我們再次非常強調新約的佈道使命,以致認爲沒有責任落實聖經其它經文明確要求神的子民遵行的神的宣教使命的其它層面。

優先一詞意味著有些事必須成爲起點。優先的事是當務之急,必須最先行的事。不過,宣教的另一個想法如下:它如同一個完整的圓圈,涵括了神呼召(差遣)我們在世上面對的一切需要與機會。當然,最理想的角度是明確的區域語境,而非全球的語境。我們可以設計一幅蜘蛛圖。我們面對的問題可追溯至更深入的原因,這些原因則與其它背後的問題及因素有關。最後,我們可以辨別錯綜複雜、環環相扣的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任何個人或社會處境中的衰竭、需要、罪惡、苦難、損失。因素無疑包括屬靈、道德、生理、家庭、政治、環境、教育、經濟、種族、文化、宗教等。

接下來的問題是:在這環環相扣的需要與成因的圓圈裡,什麽是聖經福音的好消息?神的宣教與這網絡有何關係?十字架的力量如何影響在這些惡?答案應該相當廣泛,就如問題的規模一樣廣,因爲福音處理罪所觸及的每個層面——即,人生的所有層面。

赫德特(Jean-Paul Heldt)(根據一生在不同的事工及地方參與跨文化宣教工作的經歷)對何謂整全宣教進行了非常卓越的反思。他認爲,我們必須根據人類生命四大基本層面來探討任何人類的問題:生理、心理、屬靈、社會。 若如此探討,將發現問題背後的不同原因。當然,我們必須把福音的大能應用到這些因果。他以常見及週期性發作的夜盲症來説明這點。從生物的角度來看,這疾病是因為缺乏維生素A。不過,他進一步列出涉及的各項因素。

夜盲症有環環相扣的成因。夜盲症的確是缺乏維生素A的症狀(生物的成因)。然而,這方面的不足主要是因爲缺乏營養。後者則是因爲貧窮的環境(如不平等的土地分配、不公平的勞工法律、不公平的工資結構)。最後,社會不公義的根源是貪婪、自私。這些基本上是道德、屬靈價值的問題。因此,若未處理營養不良、貧窮、社會不義,及終極的自私、貪婪的問題,希望以維生素A糖來治療及防止夜盲症是不切實際的。

這種分析、識別的過程讓我們對所探討的情況的整全宣教回應的範圍有一些概念。下一個問題必然是:我們從哪裡開始?「佈道的優先性」這措辭意味著唯一正確的起點必須是福音的宣告。優先性意味著這是最重要、最迫切、必須首先行的事,其它事都居次,或排在第三、第四。然而,這種説法的問題是:(1)我們眼前的處境不一定容許我們這麽作。這也不一定可取。(2)它並未反映耶穌的作風。

反之,幾乎任何起點都可以是恰當的,也許需視眼前最迫切或明顯的需要。我們可從人類需要的圈子的任何一點進入宣教回應的圈子。不過,終極而言,我們的宣教回應若仍未涵括神對人類光景的全面宣教回應(這當然包括基督的佳音、十字架、復活、赦罪、永生的恩賜[藉著我們所見證的福音及神的新創造的盼望賜給萬人的]),就不應感到滿足。這是爲什麽我說終極性,而非首要性。宣教不一定始於佈道,但至終未包括宣告神的道、基督的名、悔改的呼籲、信心、順服的宣教仍未完成任務。這是有缺陷的宣教,並非整全的宣教。

第八章探討出埃及事件時説明了這點。神在埃及人對他們的經濟剝削和種族清洗的層次上介入以色列需要的圈子。神透過出埃及事件救贖他們之後(這措辭最先以此形式出現),進一步供給他們在曠野中的物質需要。祂接著啓示自己的名、屬性、律法,然後與他們立約。祂指出,這一切是為了使他們真正認識祂,知道祂是永活之神,並單敬拜祂。祂接著提供自己的住處,讓他們能夠與祂相遇,最後還賜下獻祭制度,讓他們能維持這關係,藉著神提供的贖罪祭處理罪及不潔淨。這全面的經歷及描述這點的敍述包含所有層面。然而,終極而言,目標在於讓神的子民認識神,全心全意、忠心愛祂、敬拜、順服祂。這是宣教的豐富模型。

(摘自《宣教中的上帝》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