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uwen1.GIF (7360 bytes)

費德尼

盧雲:作家、天主教神父、「方舟團體」於加拿大多倫多「黎明之家」的司鐸。一九三二年6月24日生於荷蘭 Nijkerk;一九九六年9月21日因心臟病發,卒於荷蘭Hilversum,享年六十四歲。

bybul.GIF (1100 bytes)盧雲著作

 

nouwen.jpg (7561 bytes)


一九五七年,盧雲甫受任神職時,和他同在大學作研究的同儕起先認為:盧雲所要栽培教化的應是重要的人。「我們誤解了,」有人回憶道,「正如我們所見,他是對重要的人有興趣,但我們沒注意到,他對大門守衛、園丁也是同樣有興趣。」

將近四十年之後,盧雲依然如故:一樣熱切地要栽培每一種人──幫助他們生根、成長。這位備受讚譽的作家,著作包括《負傷的治療者》等,超過三十本,有多國譯文。曾任教於哈佛大學、聖母院大學、耶魯大學,亦應邀於世界各地演講教學。

盧雲從來就不是清修寺院中的傳統神父。即便如此,一九八六年。當他決然由高等學府,轉而投身「方舟團體」於多倫多「黎明之家」的事奉時,仍然需要極大的勇氣。方舟團體係由加拿大人范尼雲(Jean Vanier)所創立的國際性組織,在該團體中,事奉人員和心智殘障者及其朋友住在一起。

方舟團體中許多成員都無法閱讀;盧雲無止息的心靈需要一個家;在那裡,他斐然的聲譽毫無用武之地。可是他發現:黎明之家的每個成員都對這個容光煥發、卻連三明治都不會做的55歲老神父充滿了興趣──簡直就像剛從經銷商處開回的新車。其實,盧雲這個人是:講話時,會揮動著巨大的雙手,顫抖著瘦長的身軀,帶著希望與人溝通的渴望;荷蘭腔的英語口音,使這個人所講的「face」(臉龐),更能引人進如默想──過好半晌,聽者才明白原來他所講的是「faith」(信心);這個人,單在一周之內,演講的足跡遍及三大洲;拜訪他的朋友中,有搭便車來的,也有開私人飛機來的;這個人欣然樂意在三十多本著作中,分享自己生命的點滴,對多數人而言,其中許多細節是我們羞於承認,也絕少公開的。

照顧亞當(1961-1996,連一個字也未曾講過的重度弱智者)的過程中,亞當教導了盧雲放慢腳步(短暫的!),全人投入,以及相信愛是不需要任何字眼就能成長的。盧雲在受邀演講時,多數會帶一位方舟團體的成員同去。「聽眾不會記得我所講過的任何一個字,」他反省道,「但是,他們會記得畢爾和我像朋友似地,平起平坐,一起站在那裡,一起演講。」

數年前,許多主教、代表從不同的教會受邀到方舟,要對盧雲作一正式的確認。一察覺盧雲為這個團體帶來許多歡樂,范尼雲(Tean Vanier)隨即決定要我們演一齣「盧雲短劇」。為了這位非比尋常的觀眾,我們模仿了他瘋狂工作的習慣,模仿他裡外一致地熱情於分享神無條件的愛,和對每個人的接納。我們恣意地笑遍每個令盧雲難以與之同居的怪僻,以及他吸引人樂於認識他的寬大為懷的心靈。

晚會結束時,盧雲滿懷激動地說道:「不知道你們對我的認識竟是如此之深!」盧雲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全然為神所愛,但是又無法全然相信,他自己亦為神所愛,無法相信自己已真正在神的家了。

因此,他的天賦與掙扎──掙扎於混亂的感情生活、心中的不安與害怕--繼續交織纏結於他的生命中。也是這掙扎使得盧雲對每位異己都能懷搋著深邃的理解與同情的天賦,如同他在一本又一本的書中流露的,那都是他披肝瀝膽的經歷。因為他需要如此深刻地分享愛與家的信息,就是他又相信,又不能相信的信息。因此,盧雲一寫再寫,好像對所擁有的愛、所安身立命的家,他一直在乍然瞥見與乍然失去間擺盪,也總能發現表達的新意像──擘餅與分享、空寂的教堂、張開的臂膀、扮丑角、馬戲團、鏡子、跳舞、歸家。

盧雲最深的成就之一,亦其在著作與教導背後的擎柱,就是相信:他經年艱困的生命得以成為他人的助益。一九九三年時,他寫道:「我們的死亡,可能是成就、生產力、聲譽、重要性的終結,卻不是結實纍纍的終結。事實上,反之為真……」

盧雲肉身的生命終了。在加拿大的喪禮有近千人參加,包括: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經濟階層,有些人是知識份子的領袖,有些人被歸類為心智殘障者,從荷蘭來的家人、方舟「黎明之家」的孩子、和平運動者、軍中牧師、輪椅上的舞者……,懷著感恩的心謳歌且延續了盧雲的生命。


作者簡介:費德尼(Carolyn Whitney-Brown),為作家、工作坊負責人及藝術家,於1990-1997年間亦為方舟團體「黎明之家」的一份子。

本文摘譯自 Henri Nouwen Literary Centre 網站(http://www.henrinouwen.org/) Lives Lived: HENRI J. M. NOUWEN printed in the Globe and Mail, Oct. 2, 1996 讀者若有興趣多了解盧雲的資訊可到Henri Nouwen Literary Centre 網站(http://www.henrinou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