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食堂

疫情會過去,但上帝的恩典仍會留下

/張文亮(《瘟疫是讓人學習彼此相愛》作者)

1881年,有個病人問他的醫生:
「先生,我還有救嗎?」
醫生滿懷信心的對他說:
「現在不行,未來一定可以。」
這醫生名叫羅斯(Ronald Ross, 1857-1932)。

在人類的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是「瘧疾」。尤其在熱帶、亞熱帶潮溼多雨的地區。在十九世紀,單在亞洲,每年超過一百萬人死於瘧疾。當時「瘧疾」,被稱為憤怒神祇給人的咒詛,亞洲許多的神祇,是提供人免得瘧疾的「瘟神」。瘟神得崇拜,瘧疾並沒有減輕。亞洲人的壽命,平均低於45歲,與瘧疾有關,大人、小孩、嬰孩都不得倖免。

羅斯寫道:「我相信任何疾病,背後都有醫治的法則。即使造成瘧疾的原因可能很多,外界也有許多的傳言,甚至有人宣稱,這是上帝對多偶像崇拜的懲罰,我依然相信上帝有醫治的恩典。」

羅斯出生於北印度的阿爾莫拉(Almora),父親是英國駐阿爾莫拉要塞的指揮官。他在英國聖巴多羅買醫學院(St.Bartholomew’s Hospital)受教育。畢業後,1881年,回印度當軍醫。不久,他發現傳染病的嚴重性,不單是死亡人數,與致病人口的百分率,而是對整個國家、社會、經濟、文化,都有負面的影響。

傳染病,使百姓更排斥外來的移民,國家排外的民族主義高漲,成為政治的動亂。相同的族群愈集中居住,貧富不均成階級化,造成貧民區的公共衛生更差,死亡率更高。工作人口的下降,導致經濟生產力不足。社會上的負面言語、負面情緒、負面表達、負面報導愈來愈多。他寫道:「身體不是傳染病影響的邊界,而是到人心。」

傳染病的防治是從人心開始,羅斯寫下他的禱告:「我若在黑暗中,即使有鑰匙,也對不上鑰匙孔。求主憐恤,給我光,看清問題。」

1897年,羅斯才發現「瘧疾」,他首先證明傳染病是有媒介,由瘧蚊叮人,使單細胞的瘧疾原蟲進入人的體內,是人感染瘧疾的原因。1902年,羅斯獲得第一屆諾貝爾醫學獎。他將獎金在印度孟買成立「瘟疫研究實驗室」(Plague Research Laboratory),是亞洲第一個病毒防疫的中心,後來幫助亞洲許多國家。

同學,冠狀病毒的瘟疫,將改變未來的世界,但是不能改寫人生命的意義,因為上帝掌權。瘟疫的關鍵,不在每天報導的確診數,與死亡人數,而在人心,有沒有上帝的光,否則人即使有鑰匙,也對不上鑰匙孔。

(摘自《瘟疫是讓人學習彼此相愛》)
新書簡介
瘟疫是讓人學習彼此相愛:利未記與瘟疫學

《瘟疫是讓人學習彼此相愛》

作者:張文亮
書系:河馬食堂
頁數:160頁
定價:160元
單本特價:99加入購物車
線上試讀
優惠期限
2021年8月31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