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你的行動,應該是你願意重複千萬次的行動
發生過的事情,就是已經發生。What’s happened, happened.——《天能》

/周書佑(書饗編輯室)

大學時代修了一門通識課,叫做「經典研讀」。有一天,老師問在場昏昏欲睡的學生說:「你們認為,歷史是客觀的嗎?」那時的我雖然還是秉持天真實在論的教會小可愛(才怪),但仍對校內後現代氛圍有那麼幾分察覺;老師點到我,我就說:「應該不完全是吧?畢竟每個書寫者都憑自己的主觀在寫作,不能說完全客觀。」老師繼續追問:「那麼,歷史跟文學有什麼差別呢?」我愣住了,隨口回:「歷史宣稱自己記載的事件為真,文學追求自己描述的人性為真。」還好後來老師沒有再為難我,但這個問題卻一直縈繞在我心頭。歷史與文學的分界究竟是什麼?如果歷史也是主觀的書寫,那還會有真實的歷史嗎?歷史可以被改變嗎?我們對歷史的看法,對生活會有任何影響嗎?

也許我們對過往歷史的看法,真的跟生活有關。這幾年有家出版社從日本引進一套歷史學套書,在台灣引起不小討論。這套書的出版有個特別的意圖,就是嘗試扭轉一般華文讀者「以中國為中心」的既有思考方式,改以各地域民族為主體的多元中心史觀,來重新認識歷史。塑造新史觀可能是出版社的意圖,但如何應用並發展新思維,卻是讀者自己的任務。

羅雲‧威廉斯的《教會史是如何煉成的?》可說對以上種種與歷史相關的提問,都能夠做出回應。閱讀他的書,會挑戰讀者是否願意開放可能性,因著新的歷史發現而重塑自己對歷史的看法。新約學者賴特在《天堂,有什麼好期待?》中,更是以牧者兼歷史學家的身分,告訴讀者重拾對早期基督教歷史的認知,將會對我們的天堂觀、終末論有何等巨大影響。雖然歷史上發生的事情無法被改變,但是認知改變了,「過去」也就改變了。重要的不僅是客觀事實為何而已,還必須加上你的解讀。

如果歷史是可以改變的,你會回到過去做出任何改變嗎?許多電影會告訴你,就算可以回到過去,我們也無法改變歷史;但我不禁想到,從歷史上來看,擁有改變歷史權力的上帝,卻未曾試圖改變已發生的歷史。祂的每個行動,都是祂願意重複千萬次也無悔的行動;就算要原諒人類一千次,祂已經、也永遠會如此行動。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雖然不能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卻能夠與超越歷史的上帝一起解讀過去,為未來的人類創造出不再重蹈覆轍的歷史。只願現在的每一天,我們都選擇那願意重複千萬次的行動。

歡迎改訂閱電子報

敬愛的《書饗》讀者,平安!

非常感謝您長久以來,對《書饗》雜誌的支持。您的訂閱,是我們持續文字工作的重要動力。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之故,出版社營運受到極大影響;因此,《書饗》團隊敬邀您改為訂閱《書饗》電子報,請至以下表單連結留下Email及姓名,以為您處理。(若您仍需要收到《書饗》紙本,也請填寫本表單,謝謝您!)

教會史是如何煉成的?
教會史是如何煉成的?一本不一樣的歷史神學指南
天堂,有什麼好期待?
天堂,有什麼好期待?:再思復活、終末,與教會的大使命